作者:肖力行
本文背景介绍:肖力行,上海心意六合拳名家凌汉兴先生之子,凌(汉兴)氏心意六合拳第二代传人。作为当今凌氏心意六合拳的代表人物,肖力行先生近年来致力于对凌氏心意沙龙的部分教练和优秀学员进行 “十大形”和“水浪拳”标准化训练,以期使凌氏心意拳的传承更上一个层次。训练中,好多人对“行拳标准”和“武拳文练”各抒己见,大家都想听听肖力行老师的见解,此文即为解众人之惑而作。
很久以来,同道言谈中经常涉及行拳标准的议论,也有人多次要我解答这个问题。最近又有好多同门要求我讲讲对武拳文练的不同看法。学问思辨行,应该提倡,这样大家才会共同提高,也能彰显凌氏拳艺的精爽之处。这两个问题,有一定联系,一通皆通。今天我把意见写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行拳绝对标准两个。
会的标准,两个字:认得!
你学了踩步摇闪把,通过练习,打出来的拳大家都认得,知道你在练摇闪把,这就是“会”。比如写字,你写出来大家都认识写的字,不就是“会”吗?你写出来的字人家都不认识,那就是不会了。
好的标准,也是两个字:无底!
追求无止境,“无底”就是学无止境。再以写字为例,古往今来任何人不管他书法成就有多高,有谁敢说、会说自己的字已经写到最好,不用再练了吗?即使到了那个很高境界的大家,有肯停下来不再追求更高境界吗?
武练是刚学入门的开始阶段,是最起码的要求标准。本门的老赵,85岁了,十大形还打得虎虎有声。日前德楹回忆1980年在武术协会我对他们的训练,练得几乎趴下,不叫停,不敢稍有松懈。同样晓舟练燕子抄水,一次下去数十次,收势稍有懈怠,我立即上前督促,必须坚持到底,哪怕收势打完,累得趴在地上,也要一丝不苟善始善终,否则就不要打。这些都是武练。
金晓庆在2003年担任电视剧群英会制片主任时,回国来看望我说;“二十年没见了,心里一直感谢老师。拳练得怎么样不好说,精神学到了,否则两手空空,人生地不熟,无法在日本打工、读大学、成家立业。”凌汉兴老师的得意弟子朱全弟,身为记者,见义勇为。卧底查传销(原文刊登于2010年《人民警察》杂志第三期),车上抓小偷(见2007年7月2日新民晚报),谁见过斯文摸鱼之人有如此之举?真正的习武者,不论处于何种情况,关键时刻,都有这种武练精神的支撑,这种精神就是武练的升华。
凌(汉兴)老师更是武练的典范,到目前为止,我们这里还无人能及,放眼武林也罕有其匹。卢嵩高老师得徒如此,深以为荣,赞不绝口。到现在凌老师年近百岁,一记发声,干脆利落,犹如惊雷。其动手时,目光突然如炬,夺人魂魄,令对手不寒而栗,直到前几年还是如此。两年前在傅敏伟拳友的宴会上,名流如云,高手林立。席间凌老师和同桌某一位名师打招呼,不见他回应。凌老师认为他无礼之极,勃然大怒。高声叫板,请他过来一试高下,全场为之动容(此举不足为训,看者切记!!!),后来才得知此人已老年痴呆(这位名师五十多年前,曾因语言上的出入,和凌老师早年弟子陈进泉一起,上门叫板八卦掌名师王壮飞,比试高下,震惊当时武术界)。没有长期的武练过程,没有精湛技击之术压身,你能想象一个九旬老人会有如此气势吗?日前金晓庆去看凌老师,凌老师又和他试了技击之法。晓庆告诉我,他总结出了凌老师动手时的路径。我看其不似叶公好龙,得其人而不教,重失也,于是告诉他凌老师动手的战略。即使凌老师现在年近百岁,不但可自卫一战,还有胜之可能,晓庆猛然醒悟。所以武练是凌老师讲的武拳文练的基础。不论是“会”还是“好”,都需要武练,而没有真正过武练这一关的人,是无法懂得文练的实质的。
还是以写字为例吧,练字三种方式,描帖、临帖、读帖,这里的读,不单是用嘴去读,用心去背,而是一种高境界的实际练字时的方式。要想上层次,就要读帖,能知道自己书写时每一笔过程的变化和由来。看到他人的书法,可以指出字中的一笔一划出自何处,基于何人字体。读帖不就是必不可少的“文练”吗?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则老而逾妙,学乃少而可勉。武练文练互补,缺一不可,文武双修,以致中庸。否则不可能求其妍妙,就是到老也只有停留在底层了。
武练文练兼具,是正确的修行之法。目前水浪拳中,王国燕、周佳怡、陈德楹之所以位居前茅,是因为他们不但武练,而且文练,文练时间不会少于武练。尤其是德楹,更胜一筹,否则在如此不利的条件下,哪来现在的成绩?当然学学停停、装模作样、不学习、不交流的坐大之人,为了卖弄而做给别人看的拳,不是自身修行,无须文练,连文练的基础都没有,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长期练拳的都有这种感觉,一段时间自己感觉打得很好,再练过一段时间,反而没有感觉了,那是功夫在提高。原有的平衡打破了,通过进一步的锻炼,重新确立新的平衡,这里就要用到武拳文练了。练拳是一辈子的事,老师不在身边,不能随时纠正,更需要武拳文练,否则找不到感觉,就会走样,方向错了,越练离规矩越远。
学拳有师承未必能行,无师承则断断不行。称职的老师要激发出每一个学生不同时期的学习潜力,使之逐步向高标准迈进,循经法则,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用的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相对标准。其教拳之法,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量身定做,各得所宜。根据不同的对象、年龄、性别、追求、功夫、时段等具体要求拟定标准。就是同一个对象,也要根据他的年龄变化、健康情况、工作环境,设定不同的要求标准。
追求健康人生的,从锻炼强度来讲,分为三种锻炼标准:少年、青年、壮年紧张锻炼,中年到老年合适锻炼,老年以后舒适锻炼。
这三个阶段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不可缺少武拳文练,只是比重不同。同样的道理,内家拳中任何一种拳术,用一种练法,可以从小练到老是没有的,也是不科学的。可以肯定讲,说“可以”的人要么无知,不懂拳术要义;要么骗人,装腔作势。卢老师、老老师、凌老师既是武林中的天之骄子,又是同道中最为健康长寿之人,都是武拳文练终身不渝的践行者,凌老师还是倡导者。也正因为他们一生练拳,从不间断,才会有如此心得,才会有他们骄人的业绩。昔时书法先贤,观舞剑之势而悟运笔之法,触类旁通,不是武练和文练都极精之人,不可能有此启发联想。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进庐山,何以为知?进庐山只见眼前局促之地,坐井观天,浮云遮月,何以广眼界?只缘身在此山中之“身”字,乃身心也。身在境中,武练;心在界外,文练,方可探得真面目。
印光大法师(1861年—1940)是民国四大高僧之一,曾说:“念佛之法何可执定?古人立法,如药肆中俱备药品。吾人用法,须称量自己之精神气力、宿昔善根,或大,或小,或金刚,或默,俱无不可。昏沉则不妨大声以退昏,散乱亦然。若常大声,必至受病。勿道普通人不可常如此,即极强健人亦不可常如此。”虽时代阻隔,无法谋面,然其所说之理与凌老师讲的武拳文练之义如出一辙,不谋而合。念佛尚需如此,何况练武?不知者必病。我这次出山,第一次讲话,即以此理告诫,你们有些人多年不练了,不要为了给我看,一下子猛练,要循序渐进,否则要出问题的。果不其然,有人说我神了,已经有人应验了。
凡能坚持长期练拳的,都必然会得出武练文练缺一不可的结论。一加一,正确的答案只等于二,就这么简单。他人学之,一定会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凭想象是不会有这样真实感悟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要说乐之者,索变化之奥赜。也不要说好之者,求体势之多方。即便是知之者,只要认真练过一个阶段后,都会在不太长的时间里,知道文练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凌汉兴老师文武兼通,博涉多优,无惭于即时,有益于将来,诚可谓内家拳之宗师。拳是武术,武术武练,天经地义,无须多言。强调武练的同时必须注重文练,这才是练好拳的关键所在。能用“武拳文练”这么简洁的语言,把练拳的要义深刻地加以概括,惟凌老师这样既有高深武功,又有精湛文化修养,身在境中,心在界外的达人才能做到了。凌老师以他多年实践之深刻心得,总结到理性层面,谆谆告诫我们武拳文练,乃经典之说,是指导我们崇拳艺、懂健身、精技击的必经之路,是不可多得的武学真谛,是对后人莫大的关爱。测浅者不可以图深,见小者不可以虑大。由于个人智力、拳历或其他的原因不能正确理解,就轻易下结论,是不可取的。曲解武拳文练,把凌老师经典之说与李英昂先生说的斯文摸鱼混为一谈,不但误己,还要误人。这也警示我们,要认真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虚心求教,相互交流,只有这样才会有拳艺的提高,才有可能进入内家拳可以到达的境界。
以上是我的解答,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摘自2015年《搏击》杂志第三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