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视频:凌氏水浪拳(下半套)视频汇演——王国燕主教练领打          ·媒体精选 武术溯源之管窥 作者 肖力行          ·李道力老师 作者 肖力行          ·杨基峨老师 作者 肖力行          ·姜容樵老师 作者 肖力行          ·本门拳艺 凌氏水浪拳上半套视频          ·叶 大 密 老师 作者肖力行          ·媒体精选 受肖力行先生委托,复信吴英华先生答疑 作者:王国燕 更多>>>

心意六合拳艺传真
图书出售中

 
 
 首页 >> 心意六合八法 >> 书香厅
 

拳师今年九十二

作者:朱全弟( 摘自2009年2月22日文汇报)

 

    旧上海,老北门,一个身材瘦小的年轻人,每天天不亮起床从家里和哥哥一起出发环城跑。他当时想到世界运动会上拿冠军。他从老北门到河南路、南京路,再往延安西路、美丽园到静安寺。不管刮风下雨,冰天雪地,租界里的外国人看了都伸出大拇指,连声称Very Good!就这样,他从12岁跑到17岁,“九一八”淞沪抗战开始,炮火阻断了前路。
    时间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年轻人已经变成了耄耋老人,他每天看奥运,却不是旁观者,而是奥运精神的践行者。他身轻脚健,依然每天早上出门,到公园打拳,下午一时回家。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八十多年来,他以一己之躯诠释个中真谛。
    凌汉兴出生武术世家,祖父是医生,却好拳。父亲兄弟三人从小一起练,南拳蹲马步,不是大马档,而是如坐小凳子一样的小马档,要练到小马档在门槛上一站,别人推不动。结果,兄弟两人都练得便血,只有父亲成功了。凌汉兴特意说明:从前练拳是硬上,不科学。接着,老人讲道:记得父亲玩石毂子,力大无穷,马步蹲得很低,出拳不离窠,势沉,一般难以抵挡。父亲一直讲:“好看不好用,好用不好看”,这句话影响了我一生。
    中国功夫,传说中的许多绝技都已湮没不闻了,见过练过也不多了。凌汉兴在上海国术馆见过吴鉴泉、孙禄堂、杨澄甫等名家,耳濡目染,已属不易。他习武同时学文,人生中的最重要的两个老师是卢嵩高和薛学潜。前者是刚猛激烈的武术高人,凌汉兴不折不扣地跟着学,后者却是名重一时的大学问家,是凌汉兴可敬可爱亦师亦友的忘年交。文武并举,凌汉兴的古文修养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能从浩瀚的典籍中读出自己的东西,1953年写就的《心意六合拳艺传真》,通篇用文言,师古而不拘泥,辞约义丰,明白晓畅。“文革”中,这部书稿一度散佚,到1992年凌老重新整理此书,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很快被爱好斯艺者奉为圭臬。
    上一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在虹口公园里见到了先生。他刚过60,一套中山装,风纪扣扣得严严实实,上面左边口袋总是插着一支派克笔。头发梳得纹丝不乱,鼻梁上架一副金丝边眼镜。及至示范打拳,一记踩步摇闪把,足跟着地,上身挺拔,工整严密又舒展自如,一拓一摇,双手如火车轮子飞快转动。此前我在外滩练拳有年,看见凌老师的拳,顿觉有美的享受,力的感染。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么一个儒雅的教师模样的人,拳打到你的面前,他把镜片后面的一双炯炯有神闪闪发光的眸子,也打到你的心里去了,摄人心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先生后来告诉我:“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武术中追求的境界。我因此联想起“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佳句来。
    教拳比教书更费劲,因为必须一招一式地示范。寒来暑往,刮风下雨,凌汉兴老师总是第一个到场子上。上世纪80年代,有一次台风刮过,大树倒地,电线杆横卧于路中央,我一路踌躇地来到虹口公园,却发现老师早已站在那里了。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冰天雪地,公交车也不能通行了,但是步行而来的他一如既往地准时到场,除了坐着的鲁迅雕像,凌汉兴恐怕是这个公园里最守时的人了。
    新上海,桃浦镇,92岁高龄的凌汉兴老先生仍在跑,每天早上乘坐公交车去南翔古猗园打拳,风雨无阻,虽然只身前往,但他是精神领跑者,他的身后已经有了数不清的跟跑者。在上海武术国际博览会上,他的数名学生参赛并获得了心意六合拳的各种奖项。去年十月金秋,他的学生参加了他年轻时就加盟的精武会的武术比赛。最后,学生们把奖牌挂在他的脖子上,老人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从今年起,他要把这一武术中的瑰宝传授给当地小学的莘莘学子。心意六合拳,刚猛威武,出神入化,他希望年轻一代由此强健体魄,磨炼意志,强盛民族的未来。


    


 

 

凌汉兴心意六合拳      网址:WWW.LSQUANYI.COM (凌氏拳艺)        电子邮箱: lingshixylh@163.co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