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完了,有很多感触。
最让我感动的当然是主人公谢尔皮林,觉得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善良宽厚,人格高贵,充满智慧,充满力量,从书中的描述,我简直找不出他的缺点。
他对生命充满关怀。虽然指挥着残酷的战争,但是对战争的基本元素——人,战士,军官,百姓,都充满了关怀,他善于换位思考,会从一线士兵的角度去考虑他们实际上最需要什么样的支持,从而减少伤亡,提高胜算。以最少的伤亡实现战略目标,是这位司令制定作战计划时的重要考虑。
他有着强大的自信,对自己的计划充满信心,不管上下级如何看待,都用强大的内心力量,去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计划。
他有着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对于计划的施行,困难再大,排除万难,也要推进。
他知人善任,很了解自己的部下,每个人的品行、能力、性格怎样,一清二楚,并且把他们安排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发挥每个人最大的作用。
他博学又好学,他深刻地认识到,要指挥大军把仗打好,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他在养伤的期间,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书籍,不放过任何机会提高自己。
他坚持深入现场,对战争的势态做最直接的了解。一再冒着危险在各个战场上巡回,为的就是观察自己的部队能打到什么样,敌人的部队能打到什么样,知彼知己,从而判断自己的计划是否可行是否需要调整。虽然最后他因为自己的这个工作习惯而牺牲了,但是从他的计划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上看,他的这个方法是正确的,任何方案都有代价,他认为这样的代价是值得的,所以坚定不疑去做,哪怕他的参谋长一再反对。最后在巡视途中不幸被流弹击中而牺牲,这样的牺牲,是死得其所,对他这样一个军人来说,如果可以选择,也许这会是他选择的最佳死法。
他有大局观念,不仅通盘考虑集团军内各个师团之间的任务和配合,并且还会从赢得整个战争的高度,去考虑自己的集团军和其他集团军之间的配合,调进调出自己的部队,毫无怨言,完全为全局着想。这样的集团军司令,如果不是牺牲,做一个方面军司令,是绰绰有余的。
他对部属的关怀,真诚而自然,洞察人心,给予对方最需要的关怀,在和前副官去接自己父亲的时候,特意把父亲和孙女带出家门,给副官和他新结合的妻子有宝贵的独处时间。在最紧张的战事行程当中,也会特意留出15分钟,让新任副官和他的妻子说几句话。这样日理万机肩负使命的将军,还能留意到下属心里隐藏的渴望,并且调整自己的行程去成全他们,这是多么的善良和善解人意! 所以才会看到他的副手、副官、司机在他去世以后那样的悲痛,被他关怀过的人,谁不会情不自禁地悲伤呢?
他正直、诚实、宽容,自己处境困难的时候,不会卖友求荣。自己处境好,也不会落井下石。与跟自己私人关系不佳的上级相处,不讨好,也不抗拒,不卑不亢,一切从为了把工作做好的角度出发。这位上级非常相信他的报告,因为知道他实事求是,一定如实反应战况,绝不虚报军情。上级征求他对某人的看法,问那人是不是一个胆小鬼,他回答:让我换个说法吧,我没有看到过他有勇敢的表现。这样的回答真是高明,既真实又体现了慈悲之心。巴兰诺娃问他对于她前夫的看法,尽管他非常非常有看法,但是他回答得很克制,因为他不想让她伤心。
除了他的种种优秀品德,他最伟大的地方,是他卓越的领导才能。想想看,那么艰巨和残酷的战争,10万人的庞大军团,居然在他离世以后,按照他生前的部署和计划,有条不紊地运转,卓有成效地推进,直到取得战争的辉煌胜利,那得是什么样的领导,才能训练出这样一支队伍!不管本人在与不在,自己所建树的一切运转良好,这是真正伟大的领导!
要实现这个目标,我觉得有几点要做到:
1)一个结构稳固,层次分明、职责清楚的组织体系,在这方面,军队有天然的优势,连团营师军,一层层上去,每个层次都明白自己的位置和职责是什么。这一点,没有占用谢尔皮林太多的精力。如果他是和平时期在地方上从无到有创建和领导一个机构,难度陡增10倍也不止。
2) 一个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理解、配合默契的核心领导圈。核心领导人,无论品德还是才能都应是最出色的,他们的力量合在一起,再相互补充,形成的领导力、执行力就会非常强大。书中的谢尔皮林司令、鲍伊科参谋长、扎哈罗夫军事委员(政委?),就是这样一个领导核心,鲍、扎,可以很好地理解司令的意图,鲍随后制定出相应的计划,扎再去督促各部门执行,效率很高,效果很好。
3)一套高瞻远瞩又切实可行的计划,对目前的大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正确的判断,对自己以及对方的优势劣势都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制定出优秀的作战计划。战争的计划,要设计到全部战役胜利之后,而和平时期的计划,需要考虑未来5年,10年,或者更长久。同时计划也并非一成不变,发生预估不到的情况,计划也会适时调整。书中描写了谢尔皮林现场考察战场以后,根据地形,对原作战方案提出了修改,事后大获全胜。
4)一套简单可行、人人明白的规章制度,以及严明的纪律。
5)政令畅通。司令部的命令会得到各级部队忠实的执行,部下不会阳奉阴违,更不会篡改命令,指令下去不会走样。这一点需要高层领导对部下的反复训练,还要有规章制度跟上。
6)信息交流及时、真实。司令部始终掌握前线的真实情况,这是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谢尔皮林说不准确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恶,因为那会误导指挥员做出错误的决策。这一点,同样需要上级对下级反复的训练。
7)上下一心,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奋斗。书中,从将军到士兵,都是为了打败侵略者,保家卫国这个目标,大家心很齐,内耗很少。在和平时期,要做到这一点,难度会大很多,因为那时会有多种多样的个人诉求。
8)每个层次的领导人都能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完成自己的任务。这需要司令有识人之明,用人之慧,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9)培养新人的机制,对有才能的年轻人,要着力培养和加以磨砺。比如伊林这个年轻人,谢尔皮林很早就发现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一路培养他重用他,在实战中迅速成长,24岁就做了团长,打了很多漂亮仗,司令事业后继有人。
由此想到我们的团队,感觉老师要完成传承的使命,难度比谢尔皮林打这场战争有过之而无不及,每一个层面都更加困难。任重道远,我可以体会老师感受到的紧迫之感,希望自己能更多地为老师分忧。
读了这本书,我也感到,即使优秀如谢尔皮林,也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国家命运改变,政治风向转换的时候,再厉害的人也无能为力,他也曾被投入监狱4年,他能做到集团军司令,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斯大林对他的赏识,如果没有斯大林的支持,李沃夫一封报告就会让他失去司令员的位置。但是为何斯大林会赏识他,重用他,是因为他本人足够优秀,德行深厚,才华横溢,这样才有可能赢得上司的赏识。自身的条件过硬,这是前提条件 。所以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是先修炼自己,让自己优秀到令人无法拒绝,这才是正道。
书中另外一个让我很欣赏的人物是扎哈罗夫,集团军军事委员,他跟谢尔皮林配合默契,生死与共,对谢尔皮林有着坚不可摧的信任,在他的上级——方面军军事委员李沃夫面前,极力维护谢尔皮林,不惜得罪自己的上级。但他的维护不是盲目的,是来自他对谢尔皮林的深入了解,他有足够的把握对自己的话负责。他的仗义直言,帮助了谢尔皮林,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他不喜欢的那位上级要来视察,他故意在各个师团之间转来转去,躲着这位上司,挺可爱的。谢尔皮林去世后,他的伤痛令人动容,他对谢尔皮林后事的料理,对他遗志的继承,可谓毫无私心,肝胆相照。书中描写的那种品格高尚的男子汉之间的情义,令我很感动,很羡慕,很向往。
扎哈罗夫,他对人对事的评价,事情发生后的心理反应,对很多事情的做法,跟我颇有些相像,而且我感觉,在他的位置上他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够做到。而谢尔皮林能够做到的很多事,我是做不到的,因为我没有他那些伟大的才能。
读了这本书,感到人性是相通的,在那片土地上,虽然人种和文化跟我们完全不同,但是美好的人性和丑恶的人性,却是完全相同的,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完全相同的。真善美是全人类永恒的追求。我愿意学习书中主人公的美德,也学习他们优秀的工作方法,让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都成为更好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