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水浪拳是一次和晓舟教练对于练气练拳的交流,恰好我当时正在设法寻找内家拳的锻炼方法。因为之前在无师指导的情况下练气,虽有裨益,但也觉察出不少隐忧,身体也出现些不良状况,一些练过内家拳的朋友都建议我要尽快找到名师习拳。当时和晓舟教练交流发现很多我练气的好处她练拳也有,而我的不良反应晓舟教练却从来没有,当时就感觉这个拳肯定是正宗的内家拳。
正式习拳后才知,不光拳真,更是师明!
小凌老师在第一次座谈会时就直接指出了我之前练气的问题,且是从中医学的角度回答,比我从中医那里听到的更简明,更直接,隐隐透出一位武者的风范,席间对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理解更是令我发聋振聩。
在数次听到小凌老师以武证文对于经典的解读后,带着逐渐增多的疑惑开始学习传统文化。当翻开《论语》的第一天,能形容我心境的应该是“痛快”二字,也明白了小凌老师所说“拨乱反正”是何意,甚至开始些许理解王阳明当初创立“心学”之故。
自此后安心练拳,心境、行事渐有所变,身心亦轻松不少。
正当正心习拳之际,身体却出现严重状况,术前术后小凌老师常常挂念,亲自到无锡看我恢复情况,之后的恢复期中时时查看我面色,叮嘱我注意事项,并开出适合我的食疗方子助我恢复。期间,小凌老师客观正视我的问题,积极、有效解决问题的做法,是当时我的主要精神支柱之一。后来得知,小凌老师当时也承受了很大压力,感恩师恩!
直到最近身体终于恢复到可以开始练拳了。前后快两年的时间,拳没练半套,倒是给老师添了不少麻烦,心中惶恐!
然,老师“习武当以崇德、健身、自卫为宗旨”的教训不敢忘,自己学拳初“强身健体,继承和发扬中华武术精粹”的初心不敢忘。
在此申请拜小凌老师为师,习武练文,为己、为真、为传承!
陈东雷
2017-08-27
肖师寄语
祸兮福所倚,其因能成,在于认知。经此一变,初心可期。
他日学艺有成,君可扬我国术,恩泽梁溪。
师字
拜师感想
2017.10.21,在上海皇廷花园酒店隆重举行凌氏心意六合拳拜师仪式。我亦有幸拜肖力行老师为师,正式踏上习武练文,传扬国术之路。
老师说,此次拜师有一创举,即每人的拜师申请是学生自己写的,以往武林界的拜师申请是照范文读的。当时有些不敢相信,就想起老师所说:“内家拳,大厦将倾!”,果真不假。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所以为了做好传承,就需要做好文武双修。”“文武双修”,是老师在拜师仪式上讲的要点之一,我理解是发扬内家拳的基础。
以往听说都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其中对于文武往往区别看待,听过老师的讲解后,觉得应是“文无第一,有最准;武无第二,有最真”,引用老师讲解: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所以为了做好传承,就需要做好文武双修。当时郭明虎博士就提出如何做到文武双修?好像不好做。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他想了,不想不可能提出这个问题,大家想了没有?其实拳术就是内在的哲学,非习者不能理解。它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哲学。这种哲学就是拳之道。现在你们经过学习,或多或少有些了解,还很肤浅。随着功力的提升,会越来越明白什么是文武双修,如何做到文武双修,如何触类旁通,互相促进。举个例子,或许会对你们明白文武双修有些启示。
我小时候凌老师教我读论语,照单全收,没什么感觉。内家拳一以贯之,以简御繁,哲理清晰,逻辑性极强。只要哪里没一定的逻辑,或逻辑混乱,就有问题,就知道不对了。拳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一个自学的过程,一个不断质疑而提高的过程。到了年轻时,通过练拳有了体悟。知道拳不虚动,动必有由。非如此就无哲理,就是散,就不是拳而是操。武化是最质朴的,以此促进自己的文化,可以去伪存真,拨乱反正。
再读论语第一章第一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看了所有的解释,没一个经得起质疑的,基本都是牵强附会,望文生义。三句话解释的毫无关联,浑身不得架,没有任何逻辑概念,孔子会说像他们解释的话吗?
用内家拳一以贯之的哲理来领会这句话,就可以寻找到孔子说的原来的意思,弄通了就会有领悟,内心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我们先看“悦”和“乐”二个字,书上对这二个字的解释基本没什么区别,都是愉快。其实这里差别很大,没有差别,孔子为什么不用同一个字呢?“悦”是发自内心的愉快,所谓“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是一种精神上愉快的期盼。“乐”是理智告诉自己应该要快乐,内心是不愉快的。先放一下为什么是不愉快的,讲下去就会明白。
现在来看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吗?如果大家都能轻而易举地做到,还用得到孔子来说吗?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如果这是自然而然的乐,在惜字如金的那时,孔子会说这句多余的话吗?用得到慎重其事,一本正经的记下了吗?
我们再来看一下什么是“朋”,古时同学为“朋”,同志为“友”,朋和友是不一样的。试想一下,你和同学们都是很要好的吗?要是一个你并不喜欢甚至讨厌的同学远方来,你要放下手头的事,引来送往,还有热情招待,口袋里又没多少钱,心里乐得起来吗?所以内心是不乐的,是为了同学的友谊,为了让你这个朋高兴。你在道理上应该乐,这是待人接物应有礼节,这就是悦和乐的区别。
再看最后一句“不亦君子乎?”的“不亦”二字,就可以领会到,前面二句,省略了“君子”。把君子加进去,意思就明白了,也就能一以贯之了。完整一下这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君子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君子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那是孔子对作为一个君子的起码标准,所以放在第一章第一节。这样解释就把三句话联系在一起了,这种理解就感同身受。学问之道无它,唯求自己心安。文武相通,其理一也。
唯有这样,有具体的对象,有具体的体悟和领悟,我们学习文的也好,武的也好,理解就不会有偏差,传承也就不会走样。也就“能好人,能恶人,”评价也就有了标准。
学问之道无它,唯求自己心安。文武相通,其理一也
(此段考虑再三,无法截取,亦无能力概括,只能完整引用,亦可方便日后常常揣摩)
这段正好也和老师给我的寄语有些相关:
“祸兮福所倚,其因能成,在于认知。经此一变,初心可期。
他日学艺有成,君可扬我国术,恩泽梁溪。”
自我理解,是自己原来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体锻炼皆有认知偏颇,最后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了。
最近看到《中庸纲领》中一句: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自省之前多有发而不中,且多是过犹不及。
想起习拳中亦有静时气沉丹田,动时立身中正的要求。
偶尔几次立身中正做得好的,能感觉行拳时各关节灵活如无物,不知是否是“和”的一种体验。
若照此类推,“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心境不知差“从心所欲不逾矩”多少,心向往之。
引用老师的话:
学问之道无它,唯求自己心安。文武相通,其理一也。
陈东雷
2017-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