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视频:凌氏水浪拳(下半套)视频汇演——王国燕主教练领打          ·媒体精选 武术溯源之管窥 作者 肖力行          ·李道力老师 作者 肖力行          ·杨基峨老师 作者 肖力行          ·姜容樵老师 作者 肖力行          ·本门拳艺 凌氏水浪拳上半套视频          ·叶 大 密 老师 作者肖力行          ·媒体精选 受肖力行先生委托,复信吴英华先生答疑 作者:王国燕 更多>>>

心意六合拳艺传真
图书出售中

 
 
 首页 >> 心意六合八法 >> 采风厅
 

关于踵息和顶息、噫字发声的讨论

2020年12月22日

 

罗建军:

最近雷声可能有点进步,发声时能够感觉到口腔里的气流。单独打收势时发雷声要比单操其它势时要雄厚。想起之前的疑惑,经过好几次对比,得出初步的结论,yi(四声)和yiei(四声)是有区别的:
一、yi气流是从小腹冲上腭再从口腔出,yiei感觉没有冲上腭,ei音靠声带多一点
二、yiei口腔开口要比yi大
结论:雷声应该是yi(四声),气足就比较雄厚,听起来尾音有点ei化。

所以,yi的声音感觉是从身体里发出来的,而yiei的声音貌似是发在口唇之外。
算是对上次的疑问做一个短暂的总结吧,请大家指正。

罗建军

最近打左右明拨,不知道打对了没有,打动作三时,突然有个感受,从头沿脊柱到腰。这一记可能是我会打这一记以来蹲得最低的。有了这个感受后,再打水浪拳里的月挂松梢,向上时,头部有比较明显的着力点,下肢比较虚。
上面是我的一些感受,这样的感受让我对老师说的顶息有了更多的体会。同时又增加了一些疑惑,与大家讨论:
一、踵息是力从脚跟出,顶息我感受是力从头顶百会向上。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息?
二、根据我的感受,虚心实腹貌似是有局限的,至少感觉顶息时就不是这样。
三、什么时候要顶息,什么时候要踵息

晓希:

老师说,始可与言诗已矣,然也!

陈东雷:

@罗建军  受你启发,有点明白月挂松梢是啥意思了。

王国燕:

水浪拳练的是气息,通过以意导气,达到健身的效果。息者,呼吸也,一呼一吸,生生不息。

踵息和顶息最大的区别,二者的意识一个在涌泉,身体的最低端;一个在百会,身体的最高端。踵息是有意识的把气从最低的涌泉向上引。月挂松梢,字面含义就似我们的脑袋被挂在树枝上,身体感觉轻灵悬空。顶息,人的身体在清气引导下,有轻灵悬空的感知。

月挂松梢的动作安置在整套水浪拳下半班套结束之时,行拳到此时,已气盈全身,通过顶息体会清气向上引,此时,我们也认识到先师对水浪拳设计者绝佳逻辑,它也再次佐证了水浪拳是健身效果最佳的一套拳。

晓舟:

雷声发音我一直比较差,左右明拨也不怎么练,平时也就没想。

月挂松梢一记,与顶息、踵息,因老师指点过,所以常常会想。

读了侃希“气盈周身”和建军发在群里的感受,有幸与大家一起讨论。

我有次打水浪拳到月挂松梢,头顶百汇向上吸的感觉特别明显,所以我一下子想到老师说的“顶息”会不是“顶吸”。这次,读了侃希“气盈周身”一文,细想之下发觉还是 “顶息”更科学。而“踵息”和“顶息”的道理或许应该是一样的,是“气盈周身”之后身体的一种自然觉知,头顶在最上面,踵在最下面,实际上是周身完全顺应呼吸的一种自然反应,所以应当是“息”,有进有出,是通的才对,也才符合一以贯之,天人合一,当然就不应该只有吸。而且,气冲脑门无法消散好像也不利于健康。

那为什么有时强调是踵息,有时强调是顶息呢?看到侃希文中写的老师说打拳较高境界,想让气停在哪里就停哪里。对我有所启发,那么也就是说我们通过练拳可以让某个特定部位的气更聚集,气感更强。由此再推演一下,打月挂松梢时,之前经白鹤啄食,两臂从头顶过,气已经达到百会穴,人体最顶部,这时让气停在百汇,不随身体下而下,再用百汇领劲拎上去。难怪,我会有较强的“吸”感,但一呼一吸,如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就不能把“息”字改为“吸”了。而川流不息一处的上,则是气随着人身体的下先下到脚底,再有脚底向上升,所有踵息的感觉更强烈。写到这里再去品味“川流不息”的拳名,真是太有意思了。

然而“气气可归脐”,本源应该还是在丹田吧。丹田充盈了,能气盈周身,而气盈周身又能反哺丹田。

以上是我的一些浅见,请大家批评指正。重在参与,重在思考,贵在讨论。不怕大家见笑,只怕无缘提高。

罗建军:

所以岭上多白云

朱全弟:

源自月挂到松梢

 

 

 

 

 

凌汉兴心意六合拳      网址:WWW.LSQUANYI.COM (凌氏拳艺)        电子邮箱: lingshixylh@163.co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