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以人传,不可人以艺传,先器识而后文艺。读了丰子恺所写的《李叔同先生的文艺观》,觉得修习拳艺亦是如此。
这次为拍纪录片,非常难得的机遇,有幸目睹肖力行老师亲自带教亲子班的少年“水浪拳演示版——密州出猎”。七十岁的老师带领着欣珂、楚宁、茗露三位十来岁的少女打拳,说来奇怪,年长的老师和年幼的孩子们之间的互动竟然没有丝毫的违和感,整幅画面反而带着浓浓的温情,恬恬的静谧,还有那丝丝的调皮。
肖力行老师身上散发出来的至纯气息贴合了孩子纯洁的天性,一教一学,短短半个小时不到,孩子们出手间已显出大气和舒展,出来的就是精品,让我这个成年人自叹不如。老师教得细致认真,丝毫不因为教的是孩子而有半点松懈。孩子们则学得心无旁骛,一丝不苟。模仿老师,并在老师的指点下,孩子们打出来的拳凸显了一个字“纯”!纯正、纯净、纯洁。因为这份纯,拳中多了一份素雅,触及灵魂。
看着文文静静的楚宁打水浪拳,感受到老师内心的珍视,我不禁深深触动。不知为何,忽然想到我跟随老师学拳之初的样子……其实学拳本就应该是这样的呀!心无杂念,身不妄动。“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突然间有点读懂了老子的这句话。其实,这难道不是最简单,最容易的吗,初学者大抵如此吧?可是,为什么,学着学着就起了杂念,多了表现欲,有了竞争心?这些都不是我学拳的初衷,更不是内家拳所要的。耳畔想起一首歌“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是呀,岁月不饶人,可人却可以选择永葆初心,永不放弃。
先器识而后文艺,我想先守住一个“纯”字。从此往后,每当我打拳时,都会先闭起眼睛感受一下老师身上至纯的气息,楚宁脸上纯静的神情,还有我刚学拳时的一派纯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