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第一次参加训练,到达源深训练点时,储教练,清怡,葡萄早已经到了。后续晓舟教练与海伦也来到了训练点,当我们刚要打完水浪拳时,接近收势时,我眼尖,发现小凌老师,国燕教练和晓希从远处走来。
向老师汇报完近期工作,大家也讨论完后,小凌老师看了国燕教练和储教练的全套水浪拳。国燕教练的拳老师没说什么,储教练蜇龙现身那里,场地够大,老师让他走满七步。接着老师指导了葡萄的水浪拳,有两三个地方进行了指正,并且带他打了这一段,让他清楚正确的路径。
没想到的是,老师也让我打给他看,没有思想准备,平复了心情后,起势开始,有国燕教练和储教练珠玉在前,发挥得还不算太差。自我感觉,前一段有点紧张,手脚没怎么控制好,无用之用后进入状态,后面可能因为体内内气熏荡,有点没控制住。老师点评前面有1/3不到,超过1/4是由内因带动,让我要控制住,后面打慢一点,打得最好的一记是月挂松梢,最差的一记是风动浮萍。差在哪里呢?借储教练之口,老师指出,两手没有合一,是散的。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地方没做好。老师更指明了,先做到两手合一,然后才能全身合一。全身合一,这是我拳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内因带动,这个阶段以前憧憬不已,这次经老师点明,没想到已经在经历这个阶段。是什么时候突破的呢?怎样才能更进一步以及娴熟的用内因来行拳,梳理一下这段时间的感悟或许就很有意义。
去年老师对我、达达、黎明的水浪拳指导完成后,接着又对清怡、郭博、东雷、葡萄、会长、桂云、刘飞等指导,清怡前段时间已经过完。基本每次我都没有拉下,老师在给他们指导时其实也是间接的在指导旁观的人,相当于反复的对我们的水浪拳进行“冲刷”,每次打到老师说过的地方,都尽量按照要求去做。除了指导,到现场时,每次老师都要亲自带打,而且根据我们的功力调整速度和风格,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的两次带打,一次变化莫测、层叠繁复,一次清晰规范,细节明了。另外还有上次串演时老师录制的两段视频,又是另一种风格,自然。经常回想品味。靠着老师的加持和其拳艺的“侵润”,我的功力和认知不知不觉地在增长,有些关口悄无声息的就突破了。
除了行拳时的体悟,生活中我也有时突然发生感悟对老师讲的拳理有更清楚的理解。这次疫情发生后,严格按照要求在家里呆了近一个月后便静极思动,上海第一阶段防止特殊地区人员输入已经取得成功。决定与妻儿一起到郊区的农田间走走,驾车拐入一条小道,道路两边的不知名树木迎面而来,我一下子被触动,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却有点抓不住。这时已经接近目的地,路的两边就是农田,就找了地方将车停好。初春时分,农田里也没有什么,只冒出一些野草和边缘处种的菜。任妻儿自行玩耍,我观察着刚给我触动种植在道路两旁的树,春天乍至,树上还没有芽叶,只有青黑的树枝朝外张展着。不久我似乎有点明白了,可能会觉得有点玄幻,触动我的是蕴含在树木体内生发的气息。同时我也有些明悟,这可能就是老师说的拳中有骨,敛之于内,不露之于外,是行拳驱动的根本。松、柔应该只是手段不是追求的目标。
在疫情期间,中医大放光彩,我认识的一位医生就是医术高超的中医,可惜未能有机会亲上一线。他写了一篇文章分析流传出来的抗一药方中的医理。其中一段:“《素问.六微旨大论》载:“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太阴主湿,阳明主燥,太阴以阳明为中见是什么意思?就是在说,燥湿互为一体,有湿必有燥(程度不同,表现不同),湿能生燥(水液停滞一处不流通,系统其它地方就会缺少湿的濡养因而生燥),反之,燥也能生湿(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某一处因燥导滞水液不流通,那么系统其它地方就会水液停滞而表现为湿。因此真正的传统医学,治湿不忘润燥,治燥不忘通湿,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迅速起效。”,医理我不懂,但他讲的道理我听得懂。我将之联想到拳术上,老师常说,松紧是相对的,只是程度不一样,两者是一体的,有松必有紧,我都是从整体上来理解的,还想了一个模型用数学语言来进行描述。看了这篇文章中的这一段,我想到一个问题,松和紧是否也应该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呢?这就将我的认知深入到局部方面。之后我就在提手单把上有所体悟,单把里面就有局部松紧的不同,比较明显。单操时与之前不一样的是感受到了脊柱末端的伸缩。
疫情缓解后,进行复工,初始复工企业还少,路也很畅通。一天早上途中,我在高架匝道上盘旋准备切入另外一条高架,进行道路观察时,余光好像看到一幅景象,车子行驶中,它转到我的面前,“霞散成绮”,不期然间与这个自然景象相遇了。车辆行驶之中观察到的与以往站立静止状态下的有点不一样。我当时感觉有点明白了,抛开其它形而上的不说,在拳上,霞散成绮或许可以这样理解。霞散成绮,在于散,霞从何来,在于太阳,是从太阳这一点从高处往下放射状散开,于拳,以百会做领的话,就会有轻快的感觉,这就是绮。江静如练,同理,在于静,江水不动,则氤氲水汽就凝聚成一条覆盖在水面上厚厚的白雾。
老师在云训练指导东雷时提到逢转必沉,当时没有听真切,就想着什么时候当面向老师请教。其实还有好多问题想问老师,因为老师连续高度集中看拳已经比较累了加上时间关系只问了逢转必沉这个问题。我的理解,逢转必沉,这是需要的,但只是讲沉的话就有点偏颇了,沉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有沉必先有起,不然就趴到地上,沉无可沉。展开一点讲,老师和老凌老师经典拳照:鹰熊斗志,鹰在长,熊在束就将拳术里束长互为矛盾互为一体展现得淋漓尽致。长而开,开而起;束而合,合而沉。不过束长二字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