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流逆袭”当我听到老师给倒卷肱从意境的角度重新命名的时候,第一感觉非常的精妙!我问肖力行老师为何会想到用“枕流”两个字?老师说,年轻时在庐山旅游时看到的景象,汹涌的山泉奔流而来,不断冲击着河床中的一巨大石块。走近一看,上面书写的“枕流”二字,面对激流,依旧巍然不动,镇定自若,此景给我极大震撼和触动。
难怪每次与老师出游,看到老师驻足观望某一景若有所思,回去后,常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注坔贯月、穷幽极海、鱼窜镖击等等先贤未能完成的拳名,由此诞生!通过旅游,观察自然现象,与萦绕在老师心头强烈的体悟,一拍即合,得到佐证。
没有对拳的深刻认识,没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形象思维,没有对拳孜孜不倦的追求,没有为拳艺传承的历史责任感,是难以起出这种高境界的拳名。老师对拳的认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完成这一项艰巨的剩余的三分之二命名工程,非吾师不能为!
看到晓舟在这记拳名的启示下,体悟到内家拳应有的特质,不由得为她高兴,也羡慕老师对她的评价。有老师在亲自教学,加上老师对拳的命名,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凌氏门内的同学,都能到达这样的境界。
二年多前,我曾写过一文。把水浪拳行拳之时的各种体悟略作记录,行至这记拳时,上手从耳边向下向前滑动时,下手借势而退。看似在静静的水面擦身而过,感受到的是一股来势。
我把这奇妙的感觉告诉老师,又询问老师这记拳的真实内涵,老师说我有此体悟不易,功力大有长进。老师举了打仗的例子:欲退先进,部队欲撤退,常先用火炮炮击对方阵地。让对方以为你欲进攻,而迟疑不决,借此机会撤退,赢得时间和空间,再作调整。
如今更加明白这记拳的要义,逆是倒,在逆势中像枕流石一样仍保持笃定心态,以退来翻转不利形势,取得胜利。逆是退,在激流冲向你时,处于被动的你,不仅要镇得住,还要在不利的情况下,化被动为主动。枕流逆袭,多么生动形象,富有哲理。
拳艺非实践不能见其正,非参悟不能觉其妙,非修练不能明其理。老师在拳上丰富的经历,无人能比,不可复制。老师拳的气韵和意境,令我敬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武德、胸襟、修养决定了老师的拳艺高度,老师对拳的出神入化,毋庸讳言我辈难以企及。能遇这样的老师,三生有幸,除了认真学习,还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