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的宗旨决定了拳的风格
作者:晓希 2020年11月11日
|
日前拳课上,建军师弟向肖力行老师请教,出拳是直线对还是螺旋对?
师说,能问这样的问题,可以知道你看了不少拳书,还经过思考,到底谁说得对?如何去辨别?姜容樵先生能成为武术大家,见地深邃,就是因为他畅晓许多种拳术。我亲眼所见的就有,陈式长拳,陈式炮捶、心意六合八法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他说:“懂一门者,不能称善者。善者需全而精,知各门之长,通各家之精,集大成者也。”你能不拘一格,参考其它拳种加以比较,为师为资,这是上层次应有的途径。
这个问题,不是关于如何打某一记具体的拳,比如踩步如何打?穿拳如何出拳?其实你是在问,不同形式的出拳,究竟哪个对?这是一个总括性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就多讲几句,让大家明白所以然。
首先要清楚地知道每一种拳是因何而设计的?其追求的目标是什么?随之就有相应之规定,这种规定产生了与该拳要求的风格,有了这个理念,才有讨论的基准。也就是说,打出的拳与原来祖师设计的宗旨一致,就对,与原来祖师设计的宗旨不符,就不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心意六合拳除了要求的崇德和健身之外,注重的是自卫,其拳为此而设立。所以出拳要求简单好用,就五种劲路,踩、扑、括、束、撧。且要求:踩要撧,扑要撧,括要撧,束要撧,撧要撧,一撧而无不撧。细分下来,其实只有四种劲,撧是精神层面的。撧,就是干脆、利落、快速。所以拳都是单操,熟能生巧,唯快不破。二点之间,直线最短,越短则越快,所以十大形出劲以直。
例如通臂拳要求,冷、弹、脆、块、硬。太极拳推手则是:掤?、捋、挤、按、采 、挒 、肘、靠、进、退、顾、盼、定,他们各自打出的劲路与其宗旨相符,就是对的。明白了这些,就知道打直劲对还是打螺旋劲对,不言而喻了。
老师一边用语言,一边出拳示范,做了精爽回答。
由此推理,也可以知道拳书的好坏。拳书首先要有宗旨,然后要有体系,再要一以贯之。你们看80年代就被徐汇区武术协会称为武术界老前辈,现在应该是老老前辈的凌汉兴,写的《心意六合拳艺传真》一书。用短短的 390字简介,写明了拳艺的五个要素。一写明拳名的由来、二写明拳艺的根基、三写明拳艺的身法、四写明拳艺的意志、五写明拳艺的劲路。书中对每一记拳的描述,无不体现其宗旨。之所以被奉为圭臬,就是做到了这些。不明此者,何以著书立说?(附心意六合拳艺传真简介)拳书的高低,取决于拳设计之精妙与简陋、得师承之厚薄、武艺功力之高低、编书人自身之素养,文化内涵之深浅,决定了所编之书层次。
在汗牛充栋的拳书中,《凌氏十大形》一书实属凤毛麟角之经典。很多拳书,看上去神乎其神,满纸秘籍,大都寻章摘句,逻辑不通,自相矛盾,更不要谈体系了。稍一管窥,便知要么著作者并不是该拳种之武师,由人代笔。妙笔生花,岂能一以贯之。要么拳都没练过,毫无师承可言,自说自话,哪来什么宗旨。知道了拳的目的,了解了拳的规矩,清楚了拳的层次,再来看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吧。
我听了老师的解答,理解了什么是拳的规矩,有了规矩,就有判别的基准。也得到了极大的启发,对拳与拳之间的理念差距,得到了原则上的认识。并且还有一个新收获,就是如何看拳书,以后再看各类拳书,一看便知真伪优劣。在老师身边可以少走多少迷津啊,好多人用一生都无法了解,殊为可惜。
注:此文发表在《武魂》复刊后首期,即2021年第一期。刊发时,主编将文章名字改为《出拳是直线对,还是螺旋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