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凌氏水浪拳《密州出猎》之文武双修与刚柔并济,
《张江杂咏·秋》
枇杷疏叶,芙蓉将谢,
细雨万点秋水冽。
微云遮,豪情曳,河畔托出画亭榭。
分付清茶且慢上。
拳,尽兴练;诗,乘兴写。
(小诗一首,谨记此次张江集训与文武双修的活动)
10月5-6日,正值国庆佳节,凌氏水浪拳天山路教学点诸位教练与同门齐聚张江,集训《密州出猎》并于训练间隙举行雅集。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创作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十月。正逢其在常山求雨成功后,与同僚会猎于密州城外的铁沟。
此次集训活动,也与这首词充满了历史的耦合。同在十月;苏轼出猎于求雨之后,而集训期间,纷纷密密的秋雨为此次活动做了最好的布景。千年前的北国狩猎,千年后的江南习拳,穿越时空而交汇,正为凌氏水浪拳文武双修与刚柔并济的特质做出了天然的诠释。
其一是文武双修。凌氏水浪拳《江城子·密州出猎》为肖力行老师亲创,以拳合词,从理解拳意与文意的角度来说取得了相得益彰与齐头并进的效果。词自“老夫聊发少年狂”起笔,拳以“倒骑龙背”开篇。而后,“左牵黄,右擎苍”的想象与“风卷残云”的实际动作达到了自然的合拍,随着双拳的左右开弓,牵黄擎苍的想象也随之在握。“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平时静态的课堂学习对于展现这句的意境是有欠缺的,而“步罡踏斗”的动作,开创性的使用了动态的步伐,在有限的空间内重现了卷平冈应有的豪迈。
到“酒酣胸胆尚开张”这句,与“声东击西”的动作配合,形神兼备。苏轼的词,素来画面感是极强的,酒酣之后的状态需要出彩的动作设计来衬托,而“声东击西”,采用身体下压、双掌呼应、侧耳倾听猎物动静的状态几乎称得上是神来之笔。再后,到“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此处有魏尚与冯唐的典故。画面中的关键象征物是“节”,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的“气节”就来源于此,汉代苏武牧羊的持节,也正是此物。“魁星献斗”的动作,右拳高举,左拳相持的动作,正是模拟了持节的形象,也象征着水浪拳“崇德”的气象。
其二是刚柔并济。虽然修习《江城子·密州出猎》日浅,目前还处在初期的熟练动作以求连贯表达的阶段,但已经能体会到刚柔相济的原则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始终。“鬓微霜”这句,在这首词的整体意境里,是偏向于人生的伤感,是柔化的。但“枕流逆袭”的动作,个人的体会是在蓄势推波,是刚性的,与“又何妨”的洒脱恣意正好接上。再其后,到“西北望”这句,配合“盘龙降云”到“犀牛望月”的动作,感觉也是将雄迈的意境化于动作中,力量感与细腻感兼具。
这两天的集训,不但对《密州出猎》的动作进行了学习,对于苏轼的人生境遇与坦荡胸怀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感谢天山路教学点各位教练的辛勤付出,教学相长,期待下一次文修武练的集会。
晓 晓潇 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