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0-07-12 学拳小记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2020-07-12 学拳小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2 | 点击数:552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2020-07-12 学拳小记
陈清怡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331
经验:613
金币:613
注册:2016/9/25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2020-07-12 学拳小记

2020-07-12 学拳小记

本周训练在大宁,雨后的缘故,天气非常的闷。以前一直用的场地因为养草,一直圈着。没看见园丁把这片地翻一遍,感觉这么多年的踩步打下来,土面应该是很硬实的,估摸着草是不会长了。看看也就是多了点暗绿的藓或藻。好在场地上面的长廊,阿姨们锻炼到9点基本就撤了,算是每次都能顺利交接,有片场地可以练拳。雨天因为会在湖边的亭子打拳,中间抽空去了一趟亭子,想看看人多不多。结果路上碰到八哥,说一起去看,另外还有片小场地,带我去看看是不是合适。到长亭,不像雨天,亭子中只有稀稀落落避雨的早客,边上白沙滩小朋友人头攒动,开心的玩沙子,亭子里面是好多玩累了休憩的大人小孩,已经没有什么空间了。于是随八哥去看他以前找的一块地方,倒不远也安静,但还是觉得有点局促,不太好,简单看看打道回到老场地。

 

小凌老师这次依旧过来,国燕教练的同事祝总和儿子也一起过来。赵丹博士毕业,特意带了一本自己答辩的博士论文给小凌老师,老师很开心。天很热,明显感觉老师教拳很是辛苦,衣服全部湿透,一个一个的纠正讲解。快结束的时候,叫住我,让我打水浪拳,没有什么思想准备。结果起势就错了,“拨云见日”后停在那里,小凌老师提醒说往左,于是往左,打到第二个“临崖勒马”。自己也搞不清楚,明明要打水浪拳,但拳总是往“密州出猎”上走。

 

这次小凌老师给我看拳从“起势”到第二个“临崖勒马”。主要纠正为:

1.  “贴纱垂帘”下来的手前后分,我是左右平分,应该是前后分,左手向前,右手向后。

2.  “停车问路”前右手从右胯边抄上来的时候,我手向下掉了。手是托着的,下是肩膀下,托还是在的。

3.  “停车问路”后,手在腹部旋转之后往左边挑和撑,不要刻意往左边倒。小凌老师这里说了八个字,当时觉得好对,结果回来就只记得“提线木偶”这4个字,很可能还不是原话。意思就是这个挑和撑是由丹田带动,手不过是个木偶,手部的动作是靠丹田提起来的,所以立身要中正,不要歪出去。我自己对丹田没什么感觉,相信是要往这个方向去体会。

4.  “注坔贯月”我举高的手掌只是略过了头,要尽可能的向上,用肋旁骨向上拉。这往上送的多一点,一下觉得前胸上下错位的隐隐痛。这记和后面的“荷叶承露”一个上左右错位拉,一个是左右同向拉肋骨头,挺有意思的。

5.  “临崖勒马”我第二记的时候,左手大拇指老是放下来,右手还好。这是第二次说这个事情了。其实“临崖勒马”和“注坔贯月”好像差不多都是拉胸骨的,一个上下,一个前后。所以,经常觉得水浪拳就是十大形的基本功。

 

下课和老师汇报了“密州出猎”画脚印的工作进展,准备画8幅,上下段各4幅。这周工作比较忙,耽搁了,周末抽点时间争取完成。

 

小凌老师还交代了需要考虑拳的不同层次的人的需求,时间宝贵的1分钟的“密州出猎”,年轻的觉得十大形单式简单,可以考虑多式的往返,就像全年参加比赛排练的一样。这个应该是比较好的。

 

本周习拳

这周习拳依旧,没什么想法。踩步因为剪子股的原因,觉得胯应该是前后而不是左右,和龙吊膀一样的。但不是那么容易,时不时就变成左右了,慢慢体会吧。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1/2/10 11:05:22 IP:已记录
晓希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551
经验:985
金币:985
注册:2018/3/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2020-07-12 学拳小记

2020-07-12拳课小记

 

依然没有出梅,今天难得的不下雨,但非常湿热。肖力行老师记挂团队各项工作的进展,一早就从苏州出门了,去大宁授课。

 

赵丹前一段时间忙于博士论文的答辩,缺席几次,现在答辩通过了,及时归队,并带来自己的博士论文,恭谨地双手递给老师,请老师指教。老师高兴地祝贺赵丹学业有成,同门们也纷纷恭贺。老师要我记下:我们这期来学拳的有中医博士赵医生,金融博士祝总经理,冶金博士郭专家,我下次和他们三位一起照个像。

 

祝博士练过多年太极拳,觉得凌氏拳艺博大精深,跟着国燕教练从浦东培训点到源深、大宁培训点继续深造。老师看到东东,希望他勤加练习密州出猎,能够在拍摄时候出境。也想让他在纪录片采访的时候,从自己的角度谈一谈,比方说腰伤的恢复,比方说人到中年生二胎的感受。老师见到外语学院的刘一蓓老师,表扬她对凌氏拳艺纪录片提的建议具体可行,颇为青睐,要求她多从外国学生那里,了解他们需要的方面。

 

9点到了,大家向老师行礼,上课开始。

 

老师今天指导了王钧、赵丹、刘一蓓的密州出猎,强调踩准几个关键节点,并亲自带打。对储教练的水浪拳高速版继续指导,毕竟是快退休的人了,关照他天热注意休息。对澳洲留学的小祝的十大形进行了指导,并且亲自带打。拳姿的矫健、行拳的节奏、气势的凌厉,让我欣赏与赞叹。

 

对祝博士的水浪拳从起势到临崖勒马进行指导,告知闭门推月,转身要四梢动,一言提醒,妙不可言,让受众得益匪浅。对清怡的水浪拳进行了与祝博士同步纠正,可以提高他们一起进步的功效。指出注坔贯月不仅是上手上举,同时把胁肋拔开。舒展经络,强健筋骨,疏通血脉。

 

老师指点祝博士和清怡同样的一段拳,但是指出的问题,让他们改进的方法,都不一样。因为他们处于不同的阶段,两个人基础不同、功力不同,能够接受的东西也不同。老师今天对两人的指导,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对一旁观摩的教练和学员,帮助极大。

 

答疑阶段,清怡把他画的密州出猎方位图拿给老师看,老师表扬清怡画了很好,建议出一幅总图,然后再出分步骤的图,既有总体印象,又有细部指示,与清怡想的不谋而合。老师说,画方位图有三个意义:第一,给初学密州出猎的学员一个参照,如何踏准方位。第二,给有一段时间没打,中间有些模糊的学员一个提醒,忘的步伐在哪里。 第三,给很多年以后,有些打了走样的学员互相无法认定谁对谁错的时候,一个标准,符合图的打法才是对的。老师说清怡在做一项有着历史意义的工作,密州出猎方位图只是第一步,下面我们要做水浪拳全套的图,对内家拳的传承意义重大。

 

为了配合美国大学拍摄凌氏拳艺纪录片,老师肯定大家的积极参与,也指出目前工作组成员们提的意见,大多是空中楼阁,过于抽象,看上去很美,如何实现?缺少具体事例,具体手法。老师表扬金星做的学拳故事小视频很不错,他用的形式是质疑——寻找答案——释疑,而不是单纯地下结论,给观众的说服力比较强。而且他用来释疑的事例非常好,不仅可解自己的疑惑,也可触类旁通,有多个角度解他人疑惑,希望我们多向金星学习。

 

纪录片的一个重要部分将是对凌氏团队成员的采访,老师要求我们团队自己先做好素材积累,以给美国大学选择,请大家回去都准备一下,被采访到的时候你将如何回答?

 

自己大学毕业后,几十年来,学习不止,追求不息,上过多少殿堂,听过多少教授授课,乏善可陈,几无什么可以沉淀下来的东西。学习凌氏拳艺之前,跟过著名瑜伽老师,练了两年。期间告诉自己要坚持,纯粹为坚持而坚持,并没有得到什么。接触到凌氏拳艺后,完全是天壤之别,凌氏拳艺的内涵如此博大、底蕴如此厚重、健身如此有效,文武如此儒雅,才是我血脉中真正向往的。

 

 

两个小时的时间,眨眼而过,老师不停地教拳、示范、答疑、指导工作,无不体现宗师风范。每次看老师教拳,丰富多彩,不论文武,提纲絜领。内心无一次不被震撼,学习无一次不长进。下课总是情不自禁地第一时间记录下上课的内容,生怕少记录了什么。能给与我这样愉快的持之以衡的长期,舍师其谁呢!

 

 

晓希

2020-07-12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1/2/12 21:36:00 IP:已记录
shutjy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连长
发帖:188
经验:238
金币:238
注册:2016/11/26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Re:2020-07-12 学拳小记

陶嘉严2020-07-12学拳小记

因为原定的去河南出差取消,得以周六从贵州返回上海,赶上这次上课。

周日的上海,非常的闷热,在贵州山区待了一周,回到上海之后觉得非常的不舒服。来到训练场地之后,发现这次课来了好多同学,祝总也带着小祝同学来上课。博士毕业的赵丹师姐这次也来了,还呈上了自己的博士论文,老师看到非常高兴。

上课后,因为这次来的同学很多,所以老师分别指导。我们在清怡的带领下先在一边打十大形,小祝同学也和我们一起训练。有大半年没有见到小祝,看到他打的十大形,觉得他平时练习得不够,体能跟不上,动作也有点僵硬。打完老三篇之后,我请教清怡关于上次课老师说的“腕直”的情况,从清怡那里了解到,打踩步的时候,不单单前手的手腕要直,后手的手腕也要直,这个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而且水浪拳里也要做到腕直,比如“闭门推月”,听了清怡的讲述之后,我发现我之前打的是有问题的,需要纠正一下。

老师指导完别的同学之后,过来给小祝同学看拳,看了他打得拳之后,指出小祝同学平时的练习不够,我的看法倒是和老师一样。看了小祝打的踩步之后,老师亲自下场让他跟打。天那么热,老师之前指导别的学生已经满头大汗了,但是为了指导小祝,还是在太阳底下带他打了一圈,我也趁着这个机会,跟着老师的节奏打踩步,好好把握不多的能跟着老师打拳的机会。老师打完踩步以后,让我带着小祝打“抡劲”和“龙吊膀”。小祝打完踩步以后,我发现他已经很累了,但是老师并没有让他停下的意思,还是让我带着他打。这让我想起来我刚学的时候,也是在很累的情况下,老师让我反反复复不停地练习。我个人认为这么做有2个目的,一个是小祝打的拳很僵硬,而人在累得打不动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放松了,另一个就是小祝年纪不大,应该努力练习,平时的训练也不应该懈怠。

随后向储教练和王涛教练请教了“碰意”,两位教练指出我可以蹲得再低一点,后手应该贴着身体,最后出拳的时候,应该是朝前朝上,不是只朝前。

两个小时的课结束之后,老师已经满头大汗了。老师为了拳艺传承的敬业精神,真的令我非常感动。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1/2/17 10:28:33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7/24 2:3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