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陶嘉严2019-06-23学拳小记学拳小记
张黎明2019.06.23
这次课,老师继续指导建军、达达和我下半套的水浪拳。主要讲了几点问题:
流星赶月双手交叉后转身的动作,手部动作要有架住(锁住)假想敌手臂的意识,我原先是完全没有这个意识,忽忽悠悠的就转过来了。同时也没了这记拳技击的意义。
燕子斜飞,这记拳老师重点讲解了“斜”的含义,斜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斜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倾斜的斜;另一个含义是,不正为斜。燕子斜飞这里,就是指的是不正为斜。老师举例了燕子两种“斜飞”的实际习性。其一,早上8~9点,可以看到燕子回巢前,会在自己的巢穴前,会有一个悬停控制姿态,再确定方向飞回巣内;其二,燕子会在空中悬停不动,在突然出击捕捉食物。这两种飞回巢穴前,突击捕食前的状态,就是“燕子斜飞”。
我打的这记拳,双臂打开的角度偏大,双臂没有呼应,没有打出“不正就是斜”的感觉。套用东雷之前小记里提到的,就是没有做到这记拳的”体态六合”。
翻江倒海,这记拳老师讲到了“一枝动百枝摇”,虽然我打的这记拳“百枝摇”了,却是没有根据这记拳要求的乱摇,下盘和手臂的上撩是方向的,看似蹲的很低,却毫无意义。
前后手的关系,这个老师看达达打抽梁换柱的时候讲到的,初学者往往能注意到前手就很好了,但随着功力的提升,应该要知道,决定前手能否起到作用的,更关键的是要注意到后手。结合老师讲到,说点自己的理解,不一定正确。就抽梁换柱而言,只有后手撑住了,前后才能抽梁,要不梁都塌下来了。当时老师讲这个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十大形收势的背劲,没有左手在裆部的撑住,前手是发不出劲来的,此为对拔劲。穿拳的动作3,也是类似,前手快速的回拉的劲有多大,决定了后手击打出去的劲能有多大,仅仅后手是发不出太大的劲的。水浪拳的类似动作也很多,比如风卷残云、川流不息(这记拳要注意到右手)、蛰龙现身等。
风卷残云两记前后反掌动作后,转蛰龙现身,左手需从下经过身体的中线位置,划弧线到蛰龙现身的手势。我原先左手是直接提起来的,完全没打出这记拳的势。
蛰龙现身:这记拳,我之前的认知,停留在需要把前手(左手)尽可能的探出去,相应的意识也是左手比较重。老师讲,这记拳要打出“轻灵扎实”的感觉,从外形上讲,身体不能有起伏,然后右手刚好就撑在小腹附近,意识就需要放在这里,走的时候需要把腹部(丹田)收住。慢慢的就能打出“轻灵扎实”了。
另外,课上给小凌老师、王国燕教练还有其他同学,一起看了最近在做的宣传册样稿。老师给大家讲了自己的思路,大家也提了很多有意义的建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宣传册的正式版一定会很快定稿面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