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18-01-06学拳笔记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2018-01-06学拳笔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9 | 点击数:1399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2018-01-06学拳笔记
刘侃希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52
经验:80
金币:80
注册:2016/10/10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2018-01-06学拳笔记

2018-01-06学拳笔记

 今天是新年以来第一次拳课,还是在源深体育中心。

 我今天主要是教拳,感觉我目前教拳,只会带打,打一遍两遍三遍都没有问题,当要用嘴巴去讲出学员的问题的时候,就常常捉襟见肘,词不达意,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我看学员打拳,能看出来她们很多地方都打得不对,但要判断什么是当下该同学最大的问题,此刻该挑什么问题出来讲,我还不知道如何把握。·这一点需要重点向老师学习请教。

 比如川流不息,我自己打,还可以,但是教任敏打,就说不清楚。老师说教拳,“该模糊的地方要模糊,该清楚的地方要清楚“。川流不息这一记拳要模糊一点,模模糊糊连起来了,就像了,但是你非要分清楚去教,任敏的注意力一旦分散开来,打出来就会很突兀,不该突出的地方突出了。这一记,记住注意力一直放在右手,左手只要做一个翻掌的动作即可。老师说了这两点以后,任敏再打,果然就看上去舒服了很多。很佩服老师教拳,可是自己怎么才能做到知道这样去指点学生呢?路漫漫其修远兮!

 老师还说,不同的学生,身型体格不同,要根据他们的身型分别加以指导。老师举冬雷和任敏的例子,同样一记拳,哪怕冬雷打得还不如任敏,但是看上去却会觉得冬雷打得好一些,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冬雷的身高比较沾光,身高腿长,动作舒展,就会觉得他打得蛮好的。任敏的身型小,本来动作就比较包裹在一起,那就要格外鼓励任敏要把动作尽量打开。

 老师在指导卜巧的时候,讲了倒骑龙背这一记拳:想象龙背是一条斜的有坡度的钢丝,伸出去的右臂就是走钢丝人手上拿的那根竹竿,做调节平衡用,走在钢丝上,要能保持左右的平衡,老师向身体两侧晃动了几下,可以感觉到老师的重心始终稳在身体的中轴线上。

 最后大家跟着老师打了一遍全套水浪拳,我站在老师身后,结束后老师指出我打的流星赶月,左手的动作多了一记,左手从胸口直接插下去就行。

 今天还有一件事值得记录一笔。老师一看任敏打的川流不息,就知道我没有讲清楚,但是当老师说你没讲清楚吧,我还挺不谦虚地说我讲得“不够清楚”,被老师批评,没有讲清楚就是没有讲清楚,不要粉饰自己的问题。经过老师的分析和示范,心悦诚服,自己哪里是“不够清楚“,根本就是“一点不清楚”。学生的问题,就是教练问题的放大版,老师一看就知道了,我自己不认识到,还想掩饰,是不虚心的表现,应该批评。老师很细心,担心批评了我我会不高兴,课后在地铁上特地问我,我说我一点点都没有不高兴,老师指出我的问题,就事论事,让我进步和提高,这是多好的事啊,怎么会不高兴?我应该庆幸人生当中得遇这样的明师,及时发现我的问题,指出我的问题,让我成为更好的人。感谢老师!

                     侃希

[此帖子已被 刘侃希 在 2018/1/7 11:51:58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8/1/6 21:23:55 IP:已记录
xiejianxiong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67
经验:83
金币:83
注册:2016/11/15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2018-01-06学拳笔记

2018/01/06

源深体育场.

练习缺了两次课,十大拳进度有点拉下.这次到场后先跟储教练补学坳步大劈.

先是踩步,然后储教练演示右手沿左手小臂内侧而突上,左手贴右手肘处,同时右脚跟上半步.接下来是双手下劈至身体左侧,身体引领双手下劈至下蹲状态.右膝盖抵前左脚小腿近腘窝处,略斜处头.右手在左脚膝盖处,整个手臂要竖着,挺直挺起,左手在左跨处.接下来类似踩步2,但注意身体要直,打出踩步3,如此反复.

后面小凌老师在评点坳步大劈时说黎明上身不直,2,3式前俯后仰.清怡2式大劈比较好,我看了也感觉有气势.个人总结2点就是

1.     上身要保持直特别是在大劈后,手回收到脸腮部,再打出是容易前俯后仰.

2.     大劈是双手是由身体带下.

 

到目前为止十大形已经学了踩步,虎扑双把,抡劲,龙吊膀, 坳步大劈及再加上轻步站及收式.个人最喜欢打龙吊膀及抡劲,最省力了.踩步学得时间比较长,感觉打起来还有点顺手.虎扑双把最吃力,而且总感觉猴缩蹲打不好. 这次加了个坳步大劈也累,劈几次把自己劈下去起不来了.

这几式都有个共同点就是肩膀前领.觉得这个,打的时候要有意识.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8/1/9 14:18:57 IP:已记录
renmin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71
经验:63
金币:63
注册:2016/11/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Re:2018-01-06学拳笔记

学拳小记

 

                    浦东源深体育中心

                         2018--01--06

今天是2018 年的第一节课。许是跨了个年的关系,这两周的时间觉得过的特别慢 ,特别期待。

先来记录一下这节课的收获:

  1. 野马追风  两掌推出的时候是横掌。

  2. 川流不息  这记拳总是打不好,侃希师姐已经帮我纠正了两节课了,还是打不出那个味道,我觉得是自己领悟性不够。老师指导侃希师姐教这记拳时说该模糊的地方要模糊,该清楚的地方要清楚“。川流不息这一记拳要模糊一点,模模糊糊连起来了,就像了  。我的理解就是先不要太关注左手,而把重点放在右手的变化上,这样打出的拳才看起来顺眼些 ,在实战中这记拳右手应该也是主导者。

  3. 声东击西---青龙探抓   收手转身时我手的幅度不够大,因为我的体型矮胖,如果动作不到位一来不好看,二来实战时太近身达不到技击效果。

    这节课我错误的问题比较多,老师让我先练好这几式,我还得好好消化领悟。

    在纠到声东击西---青龙探抓这里时老师拿我和东雷做比较讲解,指出不同身材体型会有不同的要求,像我体型矮小,动作一定要做到位,东雷高大,可以适当收着点打,在实战中不让对手钻到空子,这种教学方法很生动具体,容易理解。

    有种感觉,就是若想学好拳,除了勤学苦练,还要对拳名拳意要有深刻的理解,老师教是一方面,还要自己去悟。这是我现在的短板。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8/1/9 20:27:24 IP:已记录
刘运杰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68
经验:99
金币:99
注册:2016/11/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4

Re:2018-01-06学拳笔记

学拳小记

     16日,源深体育场。大家来到后,都在加紧练习,不清楚的向储教练请教。小凌老师过来后,看大家打拳。可能看到大家有不少问题,就指出让大家打给他看。

    清怡的“虎扑”,老师指出,双手推出,打的是整劲,不是抖劲。“踩步”时眼神不要看在手上,应该是往前看,老师还特意模仿了一下清怡的动作,我们都会心一笑。

    黎明的“拗步大劈”,老师说,黎明前突后出,因为后出,所以前突,要中线平移。

    会长的收势,双手的前后位置反了。

建军打完之后,老师说,“龙吊膀” 时,上步的步子可以大些。其实我也很想上去打一下,让老师指点指点,可心里发虚。下次争取早点下场。

 继续跟打水浪拳。“野马追风” 后,提起右腿双手隔开后,双手前后分,感觉小凌老师前后有对拉的力,以前只是简单的合在一起。

课后,小凌老师回答大家提问。黎明问,如何合理分配练拳时间?老师回答:以十大形为主,水浪拳不能退步。生疏的多用时间,熟练的少用时间。

我问了一下,我练拳的感受。在打完龙吊膀和抡劲后,再打水浪拳,手指有针刺般的感觉,特别强烈,手心热乎乎的。小凌老师说,因为龙吊膀、抡劲是气到手指的,所以你的感觉是对的。十大形,有的劲到手指,有的劲到肘部,有的到腰部,我可以打你,让你感受一下。现在不行,等你练练再试。得到老师的鼓励,很受鼓舞。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8/1/10 22:06:12 IP:已记录
黎明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79
经验:100
金币:100
注册:2016/10/19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5

Re:Re:2018-01-06学拳笔记

学拳小记

张黎明2018.01.06

这次课是18年的第一次上课。早上有事,比平时晚到了一些,不出意外的,葡萄已请教储教练多时。

这次课比较开心,收获满满。不仅有储教练指点了我的拳,小凌老师也逐一看了我学过的各式十大形。按自己的理解,记录如下:

收势:最后一记的发声太小,没有气势。这个可能和我平时是早上,在家里客厅打拳有关,不能太放开。看样子,还是得想办法,调整打拳的时间和场地,尽量到楼下练习。

龙吊膀:小凌老师说我两个手的开度还是太大,这儿之前储教练也有说过。小凌老师进一步指出,两条臂膀要成一个字型。

储教练还指出了我另一个问题,就是打龙吊膀的时候,不要挺肚子,要含住。光记得立身中正,有些过犹不及了。

拗步大劈:小凌老师说我打这招,不但没有立身中正,上身存在明显的前后仰。老师当时用的另外两个字来描述前俯后仰,虽然也是上海人,但还是听不懂,也不会写这两个字,有些汗颜。老师并进一步说明,十大形的要求,上身(脊椎)是水平前后移动的,我因为有了前俯,才会有后续动作的后仰。

虎扑双把:这一式,小凌老师指出了3的动作,手停留的位置,应该在前脚脚尖的正上方。

同时补充说明,这个对于十大形的通用的一个原则。也就是发力的击打着力点,都是在前脚的脚尖正上方。踩步如此,双把如此,抡劲两手的开度,也是如此。

我自己理解,之所以手部发力位置应该停留在前脚脚尖上方,一方面,前脚是要求踩住假想敌脚面的,而人体是一个整体,既然踩住脚面了,就相当于控制了假想敌的位置,正上方也就是假想敌的上身位置的所在了。另一方面,手脚在这个相对空间位置,对于自己来讲,整个拳架是稳定的,不过远也不过近,在此位置能够最大的发劲。

小凌老师还指出了我打十大形的另一个通病,或者说提高要求。十大形123这个分解动作分别对应垫步、跨步和跟步3个步法。要求我跨步尽可能的跨的大一些,现在还是太小。这个我也有意识到了,特别是跟储教练一起打踩步的时候,能非常明显的感受到,只要几下,就被储教练拉开老远距离了。

小凌老师在看我的拳的时候,特别提到了井系分会成立那天,我提出的内家拳和外家拳区别的问题,为此,小凌老师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內家拳与外家拳之区别》。由此,我的大名也将随这篇文章而流传下去。老师指出,这对于我是一种福分,也有一份运气。我听了,更多的觉得是一种责任,一种压力,更要把拳练好,把拳打好。

小凌老师也一一指点了其他同学打的十大型。印象比较深的是,在指点清怡秘书长的时候,秘书长的劲发不出去,全绷在自己身上了。问题出在,他的神没有透出去,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手掌虎口位置了。正确的应该是,要透过虎口,目视假想敌,把神出去,集中在假想敌的身上。这样,经过多练就慢慢的把劲发出去了。

另一个是在指导建军的时候,也是和神有关的问题。一个是虎扑左右式转换的时候,神过早的转移到了一下式的方向上,而回身的动作,神又慢与肢体的动作。过快过慢都不好,不对。要做到手到、脚到、神到的同步。

 

课后,小凌老师还解答了我上周小记提出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每天练拳时间分配的问题。

小凌老师说,现阶段因为面临马上要出书的因素,期望大家在短时间内把十大形赶上来,因此在保证水浪拳水平不下降的前提下,可以2天或3天打一次,优先练习十大形。

其次,现在学的十大形招式逐渐增多,该如何分配。同理,如果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在保证其它招式不生疏,水平不下降的前提下,可以每天重点练习其中的一到两式,特别是不太熟悉的。

第二问题,川流不息后面有一个类似下半套月挂松稍的动作,掌心一先一后,问两者的区别。

老师的回答是,下半套是要教我们可以用来打人的,川流不息之后这一式,是要练内息的。现在大家的体悟还没到,多说无益。

第三个问题,鸿雁双飞、燕子斜飞、樵夫担柴几个动作,怎么理解守住中线的原则,感觉中门的开的。

老师的回答是,其中除了燕子斜飞,是因为还没确定进攻的方向,另两式不是说好像中门开,就不受中线了,而是这两式,面向的假想敌不是中门方位,而是前手指向的那个方位。这样就不存在所谓的中线没守住的问题了。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8/1/11 15:51:07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7/22 23: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