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练拳小记-雨天记事昨天看师父教赵丹乌龙摆尾一记,赵丹刚开始学打不好,师父指点说:“(弓步站好)下面脚不要动,动不出就动手。”我觉得很奇怪,这记拳从来没听师父说要这样打,我一直也没注意过弓步的脚不能动,为什么师父以前从来不这样讲?师父听到我在旁嘀咕,对赵丹进一步说明:“她(晓舟)来学的时候,没有像你(赵丹)那样的乱动,所以我还会跟她讲哪里需要动。像你这样一上来就这里动那里动,索性就叫不要动,以后才有可能慢慢打好,否则,一动肯定带动后面的脚。程度不到就胯动腰动,彻底打坏。”
师父又跑过来训我说:“这就是你不懂要怎么去做老师。我教你是教你,教她是教她。因此,老师在教,千万不要在旁边讲,让我又要多讲一番话。我在教她,如果你们不去跟她讲,她就只学这些,如果她听你讲了,她认为应该那里要动了,更加坏。随后,我又要花更多的功夫来指出你的不对。其实,不需要。昨天我已经说了,有种拳书是写的不对的,有些东西是不需要写的,那是需要你练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越看越坏。哪个人光看书就能打好拳的?有吗?因此,我教你的这点,你就这样练,不要去管别人。你就只能做教练,带带而已,做老师完全不是这样的。不因为你的东西,你就能去教别人。等她过段时间打好了,你就去想这就是小凌老师的教法,也就是你就是要去学的。陈德楹再三说了,我们这里小凌老师教了几十年的学生,没一个能及得上老师一点点的,对小凌老师来说,下面的学生程度差了实在太多了,小凌老师根本无需再证明自己什么了,需要把学生培养出来。我现在就是要培养你们怎么去做老师”。
这件事情很深刻,反映出了学拳和教拳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可能不同的人听了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对我来说,明白了几点,以后随着程度提升,可能会领会更多:
1、 不要说知其所以然,很多知其然我都还没有做到。自己打对的地方不知道对在哪里,就连是不是对自己也心里没底。没有做到知其然,也就无法保证动作定型,不是老师定期在旁边看着,很有可能因为各种情况就练歪了。不要说怎么去教给学生了,还很有可能被学生的坏动作带过去,“学坏容易,学好难”。所以说,师父常常讲,一上来就打对不是什么好事,如果你打得不对,通过老师指点,从不对到对,你自己对这记拳的认识更深,而且以后教拳,碰到类似的问题,就知道怎么去教。没经过这个过程,挺讨厌的。我以前听了想不通,自己碰到了,才知道此言不虚,而且还很有哲理。
2、 老师教拳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教别人的东西不一定适合你听,也不一定你就能听得懂。老师教拳的程度远远是我们所达不到的,因此,在老师教你的时候,一定要不折不扣,不增不减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千万不要再去瞎听瞎看瞎想,否则也是白白浪费了。而,老师在教学生的时候,其他人再不要去瞎指点,混淆视听。
3、 教学相长。有很多问题,你自己学的时候根本不会碰到,也就不会去考虑。只有当你认认真真去教了(卖弄地除外),你自然会发现很多问题,才会去思考。首先,你就会想,我打的到底对不对。自己练的时候,只知道我要模仿老师的动作,记住老师的要求,尽量去按老师指点的方向去做。而一旦去教了,你就会想,我打出来的这记到底对不对?然后,你会想,我应该怎么去教?为什么自己教来教去学生都打不像,小凌老师一示范,学生就能打下来?当然这些还是最最初级的教拳的问题,以后慢慢提高,肯定会碰到更多更复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