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 师——柳家明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心意六合拳论坛老 师——柳家明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0 | 点击数:1123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老 师——柳家明
凌氏艺海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连长
发帖:131
经验:364
金币:364
注册:2016/9/29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老 师——柳家明

              老   

                                                           凌氏艺海总第十二期

                      作者:柳家明 2016518

 

老师,在中国人心中有特殊的位置我心中,老师在上,我在下,这个是永远不会变的

人们从幼儿园到大学,再到走向社会,一生中会拥有许多老师;我的武术生涯中有四位老师,其中三位是我在心意六合拳生涯中的同门老师。

我第一位老师-----永年师父。是一位民间拳师,在长宁区杨家宅一带的人称其为大力士。是一位杂家,摔跤、石担、石锁、少林拳、查拳、长拳、擒拿、十大形、刀枪器械都会几套、几趟。

耿师父是朴实、善良的劳动者,待我像家人。投门是在1971年,是同学引荐的,伴随了我中学时代。

第二位老师-----高培华先生。我们尊为高师父,当时追随其在中山公园、天山公园学艺的有十多人其中包括师弟储礼贵。投门是在1975年底,由其弟高敏华先生引荐,敏华兄是我单位同事。

高师父随凌汉兴先生修炼心意六合拳拳风规整、沉稳、舒展、有气势;对拳义拳理颇有研究,其所言所演,跟后来我在凌汉兴老师、凌彪老师那里听到的、看到的,是基本一致的,可见是得其真传的。

高师父教拳严格,学艺前三年,主要练三组拳:踩步摇闪把、抡劲、龙吊膀,其它拳组也练,但不是主要的。

高师父待学生有长者之风,耐心周到,循循善诱,倍加爱护;为人平和、低调、谦逊,待人诚恳高师父为人,不仅影响了我拳艺生涯,还影响了我做人。

第三位老师-----凌彪先生。高师父对凌汉兴老师、凌彪老师是出自内心的,平日经常跟我们提及二位老师,知道他们是父子关系,敬意油然而生。

1977年春天,一位戴眼镜的斯文瘦高个来中山公园看我们练拳,一言不发;其外表似乎和拳没有关系,高师父让我们喊小凌老师,从此“小凌老师”一直喊到了今天改口,觉得不亲切、不自然了。

随小凌老师学艺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段时间是1981年至1984年间时期上海市徐汇区武术协会聘请凌汉兴老师为心意六合拳教授,聘请凌彪老师任徐汇区武协总教练。

后来,小凌老师下海,高师父以凌汉兴先生入室弟子的身份,担任了徐汇区武协心意六合拳总教练。有随高师父学艺6年的经历,1981年至1984年间,我担任了徐汇区武协心意六合拳教练。

凌老师演拳是一种享受,其拳架工整,行拳干净利落,如同欣赏一幅出自名人之手的正楷书法。一次看完老师演拳,感叹其技艺精湛,不由脱口而“谁说十大形难看,完全是一门艺术!”

近些年,我一直在社会上各个方面领略心意拳,跟我看到的老师的拳艺比较,未见出其右者。

我心意拳的大量拳组和心意六合八法拳,是这段时间里小凌老师教的。凌老师的拳艺及其指导影响了我对心意拳、心意六合八法拳拳艺风格、拳艺节奏的理解和把握

我的拳,从老师那里批来时,由于自身的原因,是打了折扣的。但我毕竟领略到了当时最好的拳师在其青壮年时期所演示的拳艺,这种经历及其受到的影响,是现在许多习武爱好者不会再有机会得到的,我是幸运的,师恩是不会忘记的。

跟随小凌老师的后一段时间,是2005年小凌老师再度出山,执掌凌氏拳艺大旗今。

这段时间里我一边继续接受老师的指导,一边协助老师完成了对当时学员的首期心意六合八法拳”的普及;协助老师完成了对当时资深学员的“凌氏心意六合拳教练”资格的培训和对当时学员的“入门弟子”的培训。

2008年底,我受小凌老师指派,在人民公园设立了“凌氏拳艺培训点”,运作至今。

跟随小凌老师学拳期间,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回忆的。这里先提及一件:上世纪80年代跟随老师在徐汇区武协教拳时,某日因雨天而改为课堂教学。老师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而不息”开题,启发学员要奋发努力。这是我1975年中学毕业以后,在现实生活中第一次听到有人用传统经典文化来启迪人们对人生认识,让当时的我领受到了老师传统文化的修养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的第四位老师-----凌汉兴先生,1976年起我经常随高师父到老师府上拜访,而直接受教于老师,那是在1984年之后至今,是追随时间最长的一位老师。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打破大锅饭”口号下,凌彪老师下海经商,后来高师父也跳出原单位另谋职业,他们被卷入了激烈的竞争浪潮。这种情形下,年近七旬的老师又毅然回到“教学岗位”,继续为学生授业解惑。

    上世纪1980年代中期始,至2005凌门弟子包括朱全弟、王瑞同、董建良、周现龙、储礼贵、张玉山、王涛、郭梅生、吴福贵、金国忠、李杰、杨光、蔡松德、龙世明、我等等学员,先后跟随凌老师转战全市许多公园及学校练拳。例如:虹口公园、中山公园、杨埔公园、复兴公园、浦东公园、长风公园、金陵中学等等。

老师开办了“心意沙龙”活动,每年两次(每年4月、10月各一次),最早沙龙活动是在老师家里进行的,后来改到了公园、饭店进行。

老师做事严谨认真,讲究规格;意志坚定,注重言传身教,平等待人,循循善诱;无论在人品、学识、拳艺等等各方面都是学生的楷模。30多年来,我由青年步入了老年,所看到的老师的方方面面都是正面的,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我五体投地的钦佩老师,老师影响了我人生,我身上有许多东西都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

2011年底,我申请晋升国家武术六段,需要授业老师写推荐书,征得老师同意,我事先拟了一份推荐书的草稿,一句一句地念给老师听,老师斟字酌句地让我修改。

其中,老师让我加上37年来,....是一直在我身边的高才生。”(注:这里的“37年来”当时是从1975年跟随高师父入门算的。)这使我特别感动,因为这里面包含了老师对我这个学生的认可。

老师一辈子要求他的学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我要说,老师对我这个学生的教导和影响是成功的,老师为您骄傲、自豪。

 

[此帖子已被 凌氏艺海 在 2016/10/2 13:44:02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6/10/2 13:43:40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4/20 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