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学而时习 悦活百龄——晓舟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心意六合拳论坛学而时习 悦活百龄——晓舟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0 | 点击数:1174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学而时习 悦活百龄——晓舟
凌氏艺海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连长
发帖:131
经验:364
金币:364
注册:2016/9/29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学而时习 悦活百龄——晓舟

                                  学而时习   悦活百龄

                                         凌氏艺海百岁特刊

                   作者:晓舟 2016-2-12

  

《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恰好是我从100岁高龄的太师父凌汉兴身上感受最深的。

有一次,人民公园培训点的师兄们去看望老凌老师。回来后,师兄们跟我说:“你知道老凌老师在看什么书吗?”我说:“不知道。”他们告诉我,老凌老师每天都会看一段英文版的三国演义,那天还读了一段给他们听,考验这帮年轻人的英语。老凌老师年轻时就读圣约翰大学,英语水平很高是我们都知道的,但还是没想到当时已经98岁的他,还会想着用英语去读三国演义,并且乐在其中。

去年年底,我开车接太师父参加凌氏团队的活动,坐在我旁边副驾驶座上的太师父说:“侬阿会开车子啊?看侬年纪噶小额小姑娘,车子倒开得蛮好。”随后老太爷又乐呵呵地问我:“侬看我阿好学开车伐?学一个月来赛伐?我还想买把车子来开开。”我连连点头说:“可以可以,侬嘎来赛额,肯定好学来开。”老太爷听了高兴地直点头。

现代社会提倡“悦生活”,然而“悦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了,那就是“学而时习之”。只可惜,很多人读不懂这几个字,把“习”解释为温习、复习,变得索然无味,又何来“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的本意应当是把学来的东西加以亲身实践、运用,简单的说就是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老凌老师学而时习,健康快乐的百岁人生正是“悦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学而时习之”也是我师父时常培养我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我跟随师父熟读《孙子兵法》,背的快,忘的也快。师父就告诉我,最主要的是多用,用过自然就记住了。师父说,学习关键是要有认识,什么是认识呢?是对从书本上得来的东西有了切身的体会,在实际中践行和领悟。无论认识了几分,都是有进步了。师父教拳的时候经常提到学、会、用,三者的不同概念,最高级的是学了之后,不但懂了、会了,还要能用,用是检验学好与否的最好方式,也是学的最终价值。师父年轻时,技击绝伦,名声在外,常有人上门比武挑衅。然而,见到过师父动手的人都说,看师父打架是种享受,每次都是刹那出手,轻轻松松瞬间将对手击倒。我斗胆猜想,师父在与人对攻的时候一定不是紧张、不是愤怒,而是一种“悦”,因为,对师父来说这就是把所学到的最高级的技击术加以运用了,内心自然有着一种自信和愉悦。

师父说,他一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又学到了什么有用的东西。一直以来,师父对于老凌老师都是“视父如师”的,我想,这种人生态度应该与师父从小在老凌老师那儿得到的灌输和熏陶有关吧!

如今,太师父虽然已经100岁了,可身上依然透着一股活力,脸上总是露出阳光笑容,这恰恰应证了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道理。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6/10/2 12:11:29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4/20 19: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