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初次参加团拜会心得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心意六合拳论坛初次参加团拜会心得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3 | 点击数:195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初次参加团拜会心得
小蔚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工兵
发帖:15
经验:21
金币:21
注册:2024/10/2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初次参加团拜会心得

,

2025年春节的大年初一,我们社团加入了凌氏拳艺大家庭春节团拜会的队伍,向德高望重,又亲切可爱的小凌老师拜年!

感谢小凌老师的厚爱和信任,将主持团拜会的重任交给我们社团,佳慧秘书长自告奋勇担任主持人,主席团、秘书处,各部部长积极响应,向小凌老师,王国燕理事长和沙龙领导教练汇报工作。这是我们社团成立以来第3次举行的会议,我觉得这次也是我们社团骨干发言最好的一次,每一位干部都经过了认真思考,在总结过往的基础上,对下学期的工作谈了设想,务实而有干劲。

感谢凌氏拳艺沙龙给了我们社团同学很好的锻炼机会,增强了社团的凝聚力,锻炼了各位骨干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表达能力。

我们也从这次的团拜会中学习了很多。

首先是习武先修德,尚武崇德,尊师重道,是我们在这次团拜会上切身感受到的。无论现场,还是线上,每一位前辈教练对小凌老师都十分尊敬。他们中有80多岁高龄的宣传干部,浙大的教授,美国的博士,留美的律师,企业家,500强高管,还有平时酷酷的晓舟教练,对小凌老师都毕恭毕敬,可以感受到大家发自内心的敬爱。

其次是各位沙龙的老师教练发言,自如亲切,言之有物,而且都是脱稿的。王国燕理事长忙之中总是对我们社团关爱有加,还常常给我们的视频号点赞。

特别是小凌老师最后的讲话,小凌老师给我们社团提了一个的要求:希望社团领导干部,从入乡随俗到易风易俗,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解决新问题,争取用二年时间,拿出一个相对完满的社团发展样板出来,为以后其他学校提供成功的经验。这是对我们很大的鼓励,也是很重要的社团建设指导纲领。特别特别感谢小凌老师对我们小辈的抬爱!社团的成长来自于每位社员的努力,社团的成果也是每位社员大家的成绩,凌氏拳艺华政社团是内家拳第一个大学社团,而我们是第一批内家拳社团核心骨干,是我们的机遇,也是我们的重任。

最后,斗胆求教小凌老师,什么是从入乡随俗到易风易俗,我们应该怎么做好?谢谢小凌老师!

张蔚 2025.1.31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5/2/1 15:41:46 IP:已记录
凌氏心意沙龙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474
经验:817
金币:817
注册:2007/1/29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初次参加团拜会心得

战战兢兢地答张蔚社长问

 

文章上品。下笔无尘,笔触沉稳,布局精致,不落俗套,白璧微瑕者,惟在 “斗胆求教”一句。某除拳艺之外,其它泛泛而已。更何况在人才济济之凌氏拳艺华政社团社长殿下,如蒙不屑,容某斗胆陈述一己之见。

入乡随俗,不论何事在我们不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先向内行人学习。 论语3.15 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10.14,又一次:入太庙,每事问。如果说前者有礼的原因,那后者就是要表明凡事先学习。

孔子自少以知礼闻名,为什么每事问?可见入乡随俗的重要性。每事问,先虚心讨教,与礼失求诸野的道理一脉相承,都是学习了解在先。每事必问的行为,不耻下问,应被视为一种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夫子无畏无惧,敢问细问,这种细致入微的考察方式,不仅是对周礼的深入学习、考察和印证,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和礼制现状进行的反思

把整个事情了解掌握了,再根据现实情况,加以革新,这个过程就是移风易俗。移风易俗的过程,就是截断众流,改革创新的过程。

如孔子删减诗经,定名春秋等,无不先入乡随俗,烂熟于心,而后移风易俗。对你们社团来说,应该先学习其他社团的正反二方面经验,开阔视野,这是入乡随俗。在这个基础之上,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拿出更切合自己发展要求的目标,指导后面的工作,这就是移风易俗。

没有孔子对中国文化的移风易俗,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繁荣。没有胡适他们当年的新文化运动的移风易俗,不可能有当今的辉煌。没有我们对内家拳的移风易俗,不可能挽大厦于将倾。驰鹜沿革,物理常然,生命力在于迭代。在当下一日千里的变革形势下,自当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聪明在本识之内,虚己心以求真相,入乡随俗;智慧在本识之外,实己志以求创新,移风易俗。在你们身上看到了这种潜能,你们有能力为真正的传统文化开创一片新的天地。我和你们一起努力,不辜负你们的才华,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从入乡随俗做起,到为传承移风易俗奉献出智慧。

授人以鱼可供一餐,授人以渔受用一生。尚能供一餐否?不胜恐慌之至。

天阙2025年2月5日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5/2/5 14:29:16 IP:已记录
王国燕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团长
发帖:710
经验:1019
金币:1019
注册:2011/7/4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Re:初次参加团拜会心得

聪明在本识之内,虚己心以求真相,入乡随俗;智慧在本识之外,实己志以求创新,移风易俗。老师自己的写照。读老师文章,寓教于乐。带来的情绪价值是求知、向往、愉悦、轻松,这就是老师的魅力。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25/2/5 15:54:26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5/2/5 15:53:44 IP:已记录
小蔚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工兵
发帖:15
经验:21
金币:21
注册:2024/10/2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4

Re:Re:初次参加团拜会心得

没想到这么快收到小凌老师亲自写的回复文章,太感动了!小凌老师说“战战兢兢”,太可爱了!小子诚惶诚恐!

读完老师指点,我的内心满是触动,也对为人处世和我们水浪拳的传承有了全新的认知。

小凌老师尊上,小子急不可待地想把学习体会向您汇报:

小凌老师写到论语两次提到“”入太庙,每事问”由此总结出,这不但是“礼”,有更深层次的缘由,小凌老师告诉我们,好问,是入乡随俗的基础,而好问的前提是虚心。正如婉舟学长所写的,小凌老师在武上的高度,都能做到虚心好问,更何况我们。也正是由于小凌老师的虚心学习,不耻下问,才会有在文武双修上举世无双的高度。

在不了解事物时,放下身段去请教,是获取知识、融入环境的关键。这让我不禁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在校园里,灌输式的教育缺少主动求知的提问精神,小凌老师一针见血,指点我们要好问,要敢问,还要细问。

对学习而言,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陌生的知识领域和复杂的问题,很多时候需要多向小凌老师和各位优秀的前辈学习,就像孔子,即便以知礼闻名,入太庙仍每事问,正是这种谦逊的态度,让他不断积累知识,成为一代圣贤。我们学生也应如此,无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参与平时的社团活动,都要虚心用心细心地向教练、同学请教,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成长。

而移风易俗这一理念,更是让我明白了创新的重要性。在传承水浪拳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地从旧,而要在掌握拳法基础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寻找适合我们的传播方法。在社团生活中,借鉴其他社团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让我们社团不断发展。联想到水浪拳的文化,正是因为有无数先辈不断地移风易俗,才得以传承至今。

作为水浪拳社团的成员,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发展水浪拳文化的重任。要以小凌老师的话为指引,从现在开始,虚心学习拳艺,积累有关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传承水浪拳文化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当之处,请小凌老师和各位前辈批评指正。

 

张蔚 2025.2.5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5/2/5 18:31:38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2/6 7:4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