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平安夜》拳与《平安夜》曲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平安夜》拳与《平安夜》曲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1 | 点击数:172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平安夜》拳与《平安夜》曲
晓希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545
经验:982
金币:982
注册:2018/3/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平安夜》拳与《平安夜》曲

,

《平安夜》拳与《平安夜》曲

昨天,华东政法大学凌氏拳艺社团召开了一场视频会议,考虑到同学们期末考试在即,肖力行老师用了15分钟,分秒必争地点评了任玉欣同学的一段水浪拳练拳视频,从“混沌开基”到沉蚌献珠,背景音乐选用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平安夜》。从动作到音乐的搭配,老师的讲解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老师用诗意的语言,指出了动作中的亮点,还从感觉和艺术的角度,阐释了拳与曲结合的内在韵味。这次点评让我对拳的艺术性、文化性以及老师的高度、老师的用心有了更深的体会。

 

 

老师提到,优秀的内家拳和优秀的乐曲,都自带一种天然的韵律与美感。借用佛教中的一句话,或许正是本性自足,这种独特的见解发人深省。这种特质,是它们与生俱来的美好,也是它们能够深入人心、长久流传的原因。

 

 

《平安夜》的旋律流畅而温暖,像冬夜里的一盏明灯,柔和却坚定。它的韵味中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宁静与祥和,仿佛带人进入一个充满希望与美好的世界。而气象万千的水浪拳,起势部分的这一段,恰好能与这份韵味产生共鸣。混沌开基让人感受到天地初开的缓缓展开,贴纱垂帘带有一种柔和的优雅,而风迴雪舞则透着灵动和轻盈。这些招式与《平安夜》的旋律相结合,两种自带韵律的艺术彼此呼应,融为一体。

 

 

这种内在的契合,使得拳与曲的结合超越了它们的表面形式,形成了浑然天成的和谐美感。

 

 

在点评中,老师没有拘泥于动作的细节,而是从动作的速度、思维和形态入手,引导大家从更高的层次理解拳艺。老师举了三个例子:日月争辉后的步伐稍显急促,削弱了《平安夜》的安宁氛围;风迴雪舞这一记,应该更强调轻盈的灵动感,以展现曲子中纯净明亮的意境。对最后的亮相动作,老师说,要打出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传递一种甜美的期待感。如何做到?适当调整姿态,注视镜头,就能为整段拳画上一个惊艳的句号。这些充满艺术性和想象力的建议,让同学们大大提升了对拳艺的理解,也让习拳10年有余的我大开眼界,没想到拳还可以这样评。没想到拳和曲的结合可以产生如此美妙的感觉。不禁有一种冲动,想尝试一下用拳表达出老师描绘的美好意境。

 

 

老师曾说水浪拳博大精深,气象万千,所有的拳术中也只有水浪拳有。跟着老师打拳体悟到舒筋活血,导引得气,有时虽能模模糊糊会感到老师一点特别的意象,却不能体会到内里的东西。今天老师一讲,猛然醒悟,难怪老师一直告诉我们,水浪拳对我们身心健康、胸襟格局、为人处世有很大的帮助。

 

 

老师谦虚,说这段视频给了他灵感,为拳艺未来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已经有了以拳合词的简化版《密州出猎》,我们以后要创作以拳合曲、以曲合拳的多种简化版,适合不同场合的需要。《平安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用外国人家喻户晓的《平安夜》配合水浪拳的动作,既有助于外国友人理解拳艺的精髓,也是一种创新的文化交流形式。老师号召华政社团的同学们,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尝试编排《平安夜》简化版,为水浪拳走向世界做好准备。

 

 

听完这次点评,我内心的触动很深。老师让我看到了拳与曲结合的无限可能,也让我重新思考了什么是真正打动人心的艺术。本性自足,是水浪拳拳艺的核心所在,也是它能够传承和发展的动力。我相信,水浪拳这种内在的天然之美,不仅会感染我们这一代人,也会吸引更多年轻的有识之士加入到凌氏拳艺的大家庭中,为这项中华文化瑰宝注入新的活力。

 

 

晓希

2024-12-29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4/12/30 15:58:20 IP:已记录
晓希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545
经验:982
金币:982
注册:2018/3/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平安夜》拳与《平安夜》曲

微信图片_20241230143317.jpg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4/12/30 16:00:07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2/6 5: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