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恭请老师命此名! ——“海底捞月”拳名议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恭请老师命此名! ——“海底捞月”拳名议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0 | 点击数:483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恭请老师命此名! ——“海底捞月”拳名议
王国燕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团长
发帖:754
经验:1093
金币:1093
注册:2011/7/4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恭请老师命此名! ——“海底捞月”拳名议

恭请老师命此名!

——“海底捞月”拳名议

 

上月16日肖力行老师针对王钧的升降之气不平衡,升得多,降得少,提示他打水浪拳时,注意每记单脚起立的正确脚形。特别演示了野马追风后提右脚,右脚尖向左向上,膝盖力求垂直地面。内行看门道,实质老师是在通过外形,逐步引导王钧丹田得气。

 

次日,我在晨练时,特别注意每记单脚起立时的脚形。当打到这记拳时,右脚膝盖尽力垂直地面,骤然感到收紧的丹田,下抄的右臂托住了,随双臂从左向右的转动,内在气感跟着转向右侧,此时让我恍然领悟对接下来的动作,为何老师一直强调:左手为引、为副,右手前伸为主的道理。显然左手托住了球,唯有右手来引领才能引内气向前,反之左手过于向前,托住的球就会滑落、消失,如果不纠正过来,不可能打出体感。

 

本周日线上课,老师应达达之邀听课,课间表扬向雪这记拳打得好,为了便于讲解,老师说了“海底捞月”。又说拳名还没想好,不是很满意,今天公布就作为暂定吧。

 

“海底捞月”四字一出,我一个激灵,把我的体悟表述得一清二楚,概括得惟妙惟肖。对我们理解这记拳的内涵,有非常大的帮助。遗憾的是,我虽然打出了体感,却不能喷薄而出。我想老师一直在等待我们的灵光一现,慈悲啊。 

 

这里的“底” 即会阴也,“月”为丹田,而海平面就是提起的手臂的平肩高度,手臂不能太低,也不能过高。初期学这记动作,形似的要求:左手的中指,与右手的中指相对,与提起的右大脚指相对。前次线上集训,嘉严提起的左臂肘部折了,抱球的体感就不会有,我给他指出后,有所改进。21年集训时,老师提示张博士提起的左臂过高了,告知他提起的左臂是有上限的,不能过高。而两手中指相对,也把下手的位置定好了。随着动作的标准,功力的提升,外形带动内因,捞月的感觉会越练越显现。

 

老师各方面对自身要求十分严格,几近苛刻,对海底捞月这么好的拳名仍不满意。陆机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我知之却不能之也。班固曰“道有夷隆,学有粗密。因时而建德者,不以远近易则。”以此而论,恭请老师命此名!

 

王国燕

2024724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24/7/24 14:05:24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4/7/24 12:06:53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7/13 3: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