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听肖力行老师《一堂风义仰诸卿》有感
凌门四子的收徒仪式在大家的期待中,于2023年10月21日在掌声中顺利圆满的完成了。回顾团队过去十八年的发展历程,无不在肖力行老师的精心策划下,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期间的艰辛,常人难以想象。没有肖师坚韧的毅力、奉献的精神、雄伟的谋略、博大的格局、慈悲的胸襟,缺一样都不可能有凌氏团队今天蒸蒸日上欣欣向荣之伟业。
十八年前,肖师不负对李道力先师在黄山之顶的嘱托,放下生意,再次出山,制定十年规划:造就师资、培养梯队、著书立说。人算不如天算,计划一次次的被打破。善于总结成败的肖师,于2012年在收晓舟为徒时提出,“学而优则师”的培养方向。于2016年成立青年同学分会之际,进一步明确,这次教学目的就是做传承,要求所有同学文武双修,以传承为己任。
十多年来,同学们撰写文章数千篇,记录了肖师对不同功力不同阶段学员的指导;记录了同学们拳艺提高过程的体悟感受;记录了每个同学从学生、助教、教练,到成为教师的认知提升和心路历程。文章可信,内容详实,无不出自自身的感悟,闪耀着各自不同时期的认知。十多年来,团队文章频频被《武魂》、《搏击》、《武魂武道》、《新民晚报》等公众媒体录用登载,没有老师的无私付出和精心培养,何来这份荣耀?
肖师文武兼修,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跟着老师经武学文,总让我不断学到惊喜,乐之不疲。回想老师对论语的解释通俗易懂,越来越令人信服。第一章第一节的讲解,让我们明白乐和悦的区别,认知君子的为人和处事之道;新疆学员兰馨曾花重金到复旦求学,听到老师的讲解,恳请前来新疆“往教”的老师,在新疆多住一段时间,期盼能在老师身边多多学习。老师对“贤贤易色”四字的解释,结合场景和礼仪,让我们明白“敬”是学习的第一要义、是克服自己缺点的第一要义。何谓“君子不器”?老师的解释:在任何地方,缺什么角色,作为君子就要去扮演什么角色。日常生活中,老师以此标准来要求自己。中秋节在苏州,洗菜洗到一半的老师,突然问我,你知道孔子为什么对子贡说,君子不器,而不对其他人说。看到老师买菜、洗菜忙得不停,想起子贡是个富有的商人,我试着回答道,子贡生活条件好,有些下等之事,他平时不肯去做,这大概就是孔子对子贡说这句话的原因吧。老师说,是呀,这是我刚才做事时,突然想到的。老师对论语结合场景的解释,穿越时空而接地气,颠覆了一些著名学者的认知,让我们听得明白和理解深刻。
收徒仪式上,老师的讲话《一堂风义仰诸卿》,振聋发聩,发人深省,让我深受启发,学到很多。团队又诞生了一篇做好传承的必读文章。何为天命?行道为职。闻此言,作为第二代传承者之一,我内心充满神圣的使命感。为师者,必须万分矜持,千分点检。习武者,能为智者之所不能为,不愿为。两句话,更是老师对传承人的提醒和警示。
肖师对“随波逐流”这记拳,从技击和健身的描述,不经意间彰显老师拳艺的高不可攀,文学功底望尘莫及。老师就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宝库,有师如此,此生何等有幸!
现在按肖师指定的规划,晓舟、晓希、我,累积学拳心得和教学感悟文字均超三十多万。可以相信,要不了多久,会有一大批这样的同学产生。在老师无以伦比的精妙教诲之下,通过文武双修,以文载道,以武证道,凌门七子掌握了传承的倚天之剑。通过文武双修,更让我看到自身的不足,深知唯有在老师的引领下,不断学习,提升格局,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不辜负老师的栽培,才能真正为内家拳做好传承。
王国燕
2023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