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记慢打、快打教学训练第三课5.28 学拳小记
一、 不虚伪
经过前面两次指导家林慢打,和一次复习课,我认识到要做到老师提出的“不虚伪”,首先还是要实实在在地掌握好打拳的标准,再一丝不苟地按照标准去教。
对于水浪拳而言,其标准至少涉及到路径准确、从节点到位到整个过程均到位、意识清晰、理解拳名内涵、以及比较高阶的掌握技击用法、打出节奏配合上呼吸等。
通过教拳,我检验了自己对水浪拳标准度的掌握,如果先以国燕教练为标杆,高阶的程度我差了太多暂不考虑,仅从路径、意识、拳名的认知程度上,我目前大概只有国燕教练掌握程度的30%~40%,很多地方在看国燕教练指导学员的时候,我感觉自己都是模模糊糊的,不扎实,不精细。这点也要多像侃希、建军学习,他们对节点和意识的掌握都比我要扎实。
这次我在教家林前,先观摩国燕教练是如何运用精准拆分,点对点,面对面的方式来教学员的,加上意识的讲解,和要点的讲解,让我越看越入迷,受益匪浅。比如:野马追风前,肩的意识。伏虎听风转身过程中的两处关键节点的到位。两手成一面的意识。这些都是我之前基本无意识的。自己都搞不清楚,如何能给学生教清楚。在看了国燕教练如何教,我再去教家林,心里顿觉有了些许底气,否则真的只会带打,或者就瞎说肩不松,胯不松之类的。想不虚伪也难啊!
二、 提前量与细节
在练快打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存在两个问题不知如何来解决。
第一个问题,一旦想要发劲,出去后就断,接后面的动作至少就慢了一~两秒。我请教国燕教练,国燕教练给我们说了要有提前量。我回忆起老师以前也曾强调过提前量,当时我不怎么理解。
有了提前量的意识,我回去再练快打,忽然就发现有些老师教的招式转换过程中的细节动作+提前量的意识,在快打中就一下子能打出感觉来了,我还说不清楚是种什么感觉,但很爽。原来这样按老师要求练的细微之处的东西竟然有这么奇妙的用处啊!
三、 该快的地方要快
我的第二个问题,一旦打快就慢不下来了,也就是说还是匀速的,只是匀速地快,打不出快慢相济的效果。请教国燕教练。
国燕教练告诉我们,要先知道哪几记是打快的,把这几记快的先练出来,老师说这也不是一层不变的,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呼吸节奏想快就快。</div>我想这大概就是随心所欲不逾矩吧。
目前阶段,先是要知道哪几记要快,单操,练熟,打顺。
四、 饱满
我这次看国燕教练演示的拳,很强烈地感受到了老师在第一次视频课上点出的“饱满”,尤其是节点的拳架中。这种饱满并不仅仅是我之前以为的气盈周身,而是形气相契,内外混元的饱满。
那么,饱满是如何打出来的?我的一点认识。
1、从起势开始,最前,最后,最上,最右,最下,最左,一圈走足。
2、两手成一面。肩胛骨打开,根节劲。
3、肩与胯合,撑圆,对拔。
4、意到、气到、势到。我觉得自己目前最差的是每记拳的意识,意识不到,气和势出不来。还有就是路径没到位的地方太多,常常是不及,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老师说小提琴是靠肩和下巴夹住的,不是靠手去拿的,否则手指不灵活,拉不好琴的。老师随即做了一个拉小提琴的姿势,只见老师把下巴嵌在肩胛里,肩向前透出,手臂伸展,手指扣弦。”——摘自《拉小提琴与打拳击》王国燕 2020.6.5
五、后手
在给建军讲高山流水后面的一记发劲时,国燕师姐强调了注意后手,并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注意后手。因为这记拳后手动的距离短,前手动的距离长,更能通过控制后手来带动前手的发劲。讲得太好了,终于让我们能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了。让我想到了杠杆。
感谢国燕师姐尽己所得地辛苦指导和一遍遍地带打。在后面的教学和训练中,如何提高自己对水浪拳行拳标准的掌握程度,对我而言是要努力再努力的。
晓舟 2023.5.30
另,昨晚睡觉的时候又想了想,可能这些招式与招式的过渡,体现的是如书法中的欲前先后,欲左先右之类的起笔,衔接,可能是一种蓄而后发。动作做标准,容易打动起后面的招式。那么,拳中的“逢转必沉”是不是也是类似的道理呢?这类动作的快慢节奏是否有相同的规律呢?
晓舟 2023.5.31 晨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23/5/31 22:11:20 编辑过]
反者道之用也 (lsquanyi.cn) 老师对“反着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经典的解释太精妙了!!!今天(2023.6.1)让我突然领悟到“文质彬彬”是需要不断在文与质之间去来回修炼的。
知弱,知不足,是进一步修炼的起点,继而往反向去动,损有余而补不足。
文胜质,则损文补质;质胜文,则损质补文。不足为用,反向而动,文武双修,不断攀登新一轮的平衡,生生不息。
晓舟 2023.6.1 晨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23/6/1 7:03:04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23/6/1 7:06:11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