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线上慢打水浪拳拳课第一课2023.5.12, 第二期慢打水浪拳线上拳课开课,第一期我虽然没有参加完整,但却很受益,在打的时间上也有一点点进步,所以这次虽然还没有达到参加的条件,但还是恳请老师给机会列席参加!这节课从慢打第一段开始,即从“起势”到第二个“临崖勒马”。我的第一次作业,晓希教练事先做出了点评,如下:
晓希教练点评:@Alice66 点评慢打作业一:
向雪:起势双手往上托的时候快了。
贴纱垂帘速度还可以。
停车问路分手处略低了些。
38秒双手往下降快了。
1分05秒右手往外转的时候,不应用肘尖转,是小臂转。
1分07秒注坔贯月,起得太快了,
1分17秒随波逐流往回拉快了,
1分30秒,临崖勒马往后拉快了。
1分36秒同性相斥问题比较大,腿和手基本不联动。
1分41秒左手不要伸那么远。左手应横在右腕部。之后手下去快了,1分46秒手上去也快了。
1分56秒风迴雪舞快了。
注坔贯月2也是起得太快。
2分06秒随波逐流往后拉得太快。
2分18秒临崖勒马右手太低了,右手大拇指已经跟左手中指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很多了。
总结:手脚联动的感觉还比较薄弱。用肩膀的意识还比较缺乏。需要多打。
——晓希 2023-05-11
国燕教练在课上点评:
国燕教练说对于我来讲,现在不是教我打慢的过程,而是要想办法让我的动作打的更标准。
存在的问题如下
1)“停车问路”前的分手太低,下来提的气,手指应该正好随着胸前,指尖在肩部的位置就可以开始分手。
2)转丹田时,肩耸起来了,不能耸肩
3)转丹田后“挑”“提”的动作做出来了,这记打的不错
4)“挑”“提”之后往下坐时,双手下来太朝里了,两个手叠起来靠身体太近,往外推一点的距离是合适的,但两手叠起来就要到这个位置,没有往里收,再往外推的过程,直接下来就到这个距离
5)“注坔贯月”,两手要同时达到最高点和最低点,国燕教练指出是在两手四指相合的这个位置低了,如果这个位置再高一点,两手就可以同时达到
6)“随波逐流”,后手的位置太高了,提到肩上了,提到胸的位置就可以了,不要再提上去,前手推出去的时候,手往上翘了,上翘30°左右就可以了。前年老师和国燕教练来南京指导的时候,提出过这个问题,也纠正了,但打着打着就又错了。
7)第一记“临崖勒马”打的不错
8)第一记“临崖勒马”后,右手出去,左手伸的太远,和右手合掌了,应该在右手腕处
9)第二记“注坔贯月”打的不错,两手基本同时到达
10)第二记“临崖勒马”,后手肘太高,要降下来一点,前手的中指和后手的拇指平行。前腿太直了,丁八步,前脚要屈一点
国燕教练说讲的几点,回去之后争取改过了,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任敏同学没有来,晓希教练和国燕教练的点评记录如下,通过对其他同学的问题的观察和记录,也是可以让自己提高的。
晓希教练点评任敏同学:
@remin 点评任敏慢打第一课作业:
起势的时候,右腿往右跨了一小步,这个像太极拳了,最好不要有这个跨一小步的动作,走上去站成自己舒服的距离就好。
贴纱垂帘很好,34秒开始胸前分手右手划的圈有一点大了,停车问路很好。
58秒往右挥手,手停的位置太低了,应当停在肩膀高度或者还略高一点,
1分10秒挑手往前推,重心提前往前移了,应当是往前推的时候,身体重心同时往前移,
1分20秒这个转身转得很好,
注坔贯月手的动作重复了,1分22秒23秒手往前又收回来再往前,来来回回,然后才向上伸,不对了,手没有这个来回的动作,
1分46,随波逐流没定住,定势不清晰,后腿没蹬直,前手的手指尖应朝上。
1分54秒临崖勒马 重心太居中了,要往右腿偏一点,
2分01秒,同性相斥,右手这个手应该是往下压,而不是往下推,手掌心应该是朝向地面而不是掌心朝前。
2分09秒右手往前插时,应该是贴着左手臂下面插过去,这里是从腹部这里过去,上下手臂离开太远了
2分23秒,拨云见日也没定住,定势力不够清晰,然后右手拨的幅度也小了点。
2分34,这边的注坔贯月好的,没有前面那个两起的毛病。
2分53秒,随波逐流还是后腿没蹬直,没打定。
3分01秒,临崖勒马,还是和前面一记一样的问题,中心过于居中,前手位置偏低, 前手大拇指远低于后手的中指
总结:注意丁八步的重心要靠后、弓箭步后腿要蹬直、定势动作要打定 ——晓希2023-05-12
晓舟教练点评任敏同学作业:每个定势动作都没有定住,基本都是划过去的。
国燕教练点评任敏同学的作业:
1)“随波逐流”方位不对,没有超45°,超正东,正西方向了
2)“提”“挑”之后手下来,靠身体太近了
国燕教练说任敏同学很久没和大家一起打了,后面每周跟大家练,会有提高,基础在,有底子,和大家一起打了之后,自然而然知道哪些地方该停,会有改观的。其实像晓希教练讲的,我也没有机会和其他同学一起打,一直一个人打,所以进步缓慢。
国燕教练讲对每个人作业的点评,不仅仅是对个人的,对大家也都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点评完作业,国燕教练和晓希教练也指出,每周上完课,要做功课,不能靠上课这一会,然后一个星期都没有接触,下节课又来了,这样会进步很缓慢,要把课上讲的,和视频拿出来看,自己的视频对照看,找出不同,对比去练,才能有进步,争取把每周学的内容消化掉,才能赶上节奏。同学们也踊跃讲出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还有同学提问这一段拳中有快的拳,有慢的拳,节奏如何把握?国燕教练解释要和呼吸配合,我不是很理解,就像晓希教练讲的这应该是高阶的问题,现在还是按照老师的模板来。
以为课结束时,很惊喜小凌老师出现了,给出了精彩的点评和总结。虽然老师主要是针对教练的教学来讲,但还是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老师举的例子。
1) 提出问题是对的,但大的小的一起说,没有分清楚轻重。问题讲的多,对本人有帮助,但帮助不大,对其他人的帮助会更大,因为看别人会看的清楚,但看自己就不一定能看的清楚了。这一点是老师希望教练们当老师时要引起注意的,问题要分清轻重。
2) 拍的视频要注意大概的高度,否则角度会有错觉。拍视频的角度要对准自己的胸口,别人看就不会有差异,拍的时候要放平,不要高或低,然后在放平的基础上可以再去调整,打哪一段,尽量把手和脚显示清楚,尽量让别人看清楚。
3) 对于动作到不到位,停和不停,怎么感觉,对没打到位的人,怎么让他们到位的问题,老师指出其实不是停和不停,或快不快的问题,而是饱满和不饱满,如果动作划过去,其实就是不饱满。打的人和看的人,都要有这个感觉。老师举了个例子,用赵丹同学打的拳和我做的拳做比较,“停车问路”这记拳赵丹同学打的是饱满的,而我打的就是不饱满的,所以就很快,慢不下来。晓希教练点评也提出来了,我肩膀的意识比较缺乏,确实是这样,我平时打的时候,想不到去动肩膀,感觉自己的拳是流于表面的,动手就是动手,动脚就是动脚,没有全身性的联动。
另外,我打的第二记“临崖勒马”,老师指出大家看到的都是前手低,后手高,但其实问题是前脚直了,前脚弓出去一点,后手就会下来,其实上下是有联系的,看起来是手的问题,但主要却是脚的问题。老师指出这个对教练们要求高了一点,但如果有这个感觉,那做老师就做好了。
最后老师说这样的教学,可以事倍功半,有这样一个平台,对每个人都是有好处的,可以飞速发展,所以要把这个氛围搞下去。老师说“人生自信200岁”,怎么达到,就是一个学习效果,如果每次用1/3的时间,获得3倍的效果,那相当于就达到了,老师的解释精辟,真是睿智啊!我们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如果我们都能事倍功半的去学习,那我们可以用有限的生命去学到更多的东西。
这堂线上拳课让我受益良多,谢谢老师,谢谢国燕教练,谢谢晓希教练,谢谢其他的教练及同学们!
向雪
202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