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2021.10.30学拳小记过犹不及——2021.10.30学拳小记
今天老师帮国燕师姐、晓希和我把全套水浪拳指点完成了,辛苦老师了!受益之深,实难言表,随着我功力的提升,今后一定还会越来越体悟到老师这次指点的宝贵!
老师主要指点了我两记拳。一是纠正白鹤啄食。手先抓住,脚再碰到,用脚去碰手,而不是用手去抓住脚尖。二是气升昆仑。双手抱圆不要抱太大,右手不能“憋掉”。老师好像说我五圣朝天打得蛮好,当时我以为我没打好被老师叫停,没想到是表扬我。然而,没有老师的指点,根本不可能打得好这记拳。
晚上复习的时候,有两点体悟是最深的:
一、五圣朝天的“升”与月挂松稍的“升”
五圣朝天,老师由拳名的涵义给我们强调了两点,这两点恰恰是这记拳与通常的拳打法不一样的地方。
首先,是这记拳本身的技击运用决定的,用的是后手,后手攻击,用竖直的后手手指去向上戳顶贴近自己身后的敌方咽喉部位。水浪拳的先师在教拳传拳中,根据这记拳用法的特殊性起出了“五圣朝天”四字拳名,将拳的意识定位在向上顶的五指。肖师在教我们拳的经验积累中,又总结出了要打对这记拳的两个注意点,帮助没有技击训练的同学能掌握,即达到形似和神似。
1、身体的方向,不是正对前方的,因为此记拳是打身后的敌人,因此是侧身,使后手得以往后方去。
2、后手几乎是贴着自己的脑后方向上伸,如此则方向正好对准在你后背近身的敌人咽喉部位,一招封喉。
3、升的时候,后手的这条劲路从后脚的脚后跟蹬上来,节节贯串,直通手指。前手相应地前伸,起到支撑和平衡作用。
因此,我体悟到五圣朝天的“升”是自下而上的。
月挂松稍,老师说国燕师姐都打对了,就差最后到的那一点。因为今日在场的人中,我头发是最长的,且也不是长头发,老师正好拿我来演示这记拳中的“挂”。庆幸我昨天没去理发。老师一手上来在我百会穴处抓起我的一把头发往上拎,劲好大,感觉人立马被整个控住了。头发被紧紧抓住,有很大的力牵引住,身体一下子动弹不得,直挺挺地被向上“吊起来”。在脊椎被上面的力伸长拎直后,老师继续加力,将我头发拽紧上提,一吃疼,我脚尖就踮起来了。老师说,这记拳就要打到这样,上提到小腿绷紧,最好到脚尖也踮起来。尤其是对老年人,年纪轻的人平时走路走得快时脚尖都踮起来的,锻炼得到。
老师在此点出了“提踵”,我想随着拳艺的提升,稳定度和灵活度不断增强,重心在脚尖脚跟这段距离之间的移动应当是了了分明的,这点国燕师姐应是已然达到了,老师借这记站定的拳帮她点出来。或许也是老师讲的“踵息”的动态表现,呼吸节奏,重心移动,脚尖脚跟,这也是把拳打细的一种意识吧,心向往之!
“哇”,太神奇了!老师这一手拳教的真真叫人大开眼界,同时也另我茅塞顿开,原来这才叫“顶息”,这才叫“月挂松稍”!老师真神师也!由此,我体悟到月挂松稍的“升”是由百汇直接拎起来的,以后,再打这记拳的时候,我就想象着老师在拎我头发将我吊起来,意识集中于百汇,周身不得动弹,如此慢慢练着练着只要一打这记,意气到,就能打对。
老师的这一记对我的拎头发颇有醍醐灌顶之效,突然间读懂老师写给我的入室寄语了,去杂念,一往无前,这也是内因啊,正如这记月挂松稍。老师竟如此夹持,帮我带出内因,顶礼膜拜恩师!
二、 气升昆仑感受两手臂掤劲的“过”犹“不及”
今天老师终于教我气升昆仑的细节了,至少说明我的火候到了。这记拳外形就挺难模仿像的,我想可能也是因为“斜中寓正”的缘故。老师以三林荡绷瓜举例。如双手捧瓜(形状如橄榄球),中轴如地球仪,转一圈。
我的双手之间距离过大,右手在转的时候总做不对,老师说“憋了”。老师带着我打了多次,让我放松,在反复模仿老师的动作后,我好像体会到什么是“憋了”,右手和右肩之间是有种距离感的,无论如何转,这种距离感是要保持好的,就如同左手与右手间的距离不好过也不好不及,因为,左手与左肩的距离也是保持住的。所以要想象着抱个球,维持好间离的不变。我突然体悟到这就是掤劲,恰到好处,过犹不及。过,则散;不及,则憋。行拳中两手应当有这样一种恰如其分的分寸感(除非是为特定情况,比如为健康效果),全松等于不松,松不离掤。
然后,再去回看今天我打拳的视频,发现我还是有好多地方没有打出“掤”来,要好好体会“气升昆仑”这记拳。有进步的是右肩比以前又松了些,有些拳意识可以到肘,打出去的感觉与以前就不一样了。借助练“月挂松稍”这记拳继续要拔长脊椎,除了两肋外,把腰解放出来,我想慢慢就能使上腰劲了。
从我刚开始跟老师学拳倒推过去回想“月挂松稍”和“气升昆仑”这两记拳每回的教法,真的是循序渐进,让我达到自然而然,也可见这两记拳对我的重要性。老师教拳好有耐心,好有方法!!!对恩师五体投地之余,也觉得自己十分幸运。
晓希马上要去香港了,老师教她的多一些,让我第一次了解到燕子穿云这记下手的转。除了把这一段教完,老师又着重指点了晓希目前最大的问题和可以进一步提升的方向。前者,主要是晓希打拳有时会一顿一顿,她自己意识不到,老师为其看出了大多是丁八步不能一次打到位,需要再摆正一下。但晓希能摆正已经很不容易了,至少说明她对定式动作打到位心里已经有底了,有些我还不行。晓希弓步做得好,可能归功于老师对晓希云横雪拥一记的精心指点。老师会根据每个人身体条件等有针对性地特别教某一记,让我们析一招而众式明。老师又以云横雪拥转身接无用之用的过渡细节给晓希讲了今后提高的方向,在转身的过程中注意脚尖的调整,从重心脚开始转脚尖,以及重心如何过渡,一动无有不动。在稳定性达到一定程度后,能更好地体会到风与手的摩擦力。老师对晓希的用心程度可见一斑。
看晓希的拳,我的感受是标准。看国燕师姐的拳,我的感受是精致。好多地方都是值得我仔细学习的。国燕师姐通过十几年在老师指点下的学拳和教拳,看得出老师指点我们的很多细节国燕师姐已经了然于胸,且基本都能很好地演示出来。老师为此提高了要求,一是要将一动无有不动尽可能做到极致,二是动作落位同时精神要达到。当然,国燕师姐本人理解和体悟到的肯定比我深得多,每次从师姐的小记中我都能学到不少自己没意识到的,或者没弄清楚的点。
再回看昨天打的视频,发现我最近一直在注意肩松,没注意锻炼胯,胯也要撑圆,不能憋也不能散,道理应该和肩是一样的,否则架子撑不起来,顾此失彼。难怪国燕师姐的拳虽然打得慢,但看上去很矫健。前两年我的拳有点可惜,追悔莫及,今后要加倍珍惜!
今天老师为我们完成了整套水浪拳的指点,我总感觉才刚刚开始,真是意犹未尽,不过已经太辛苦老师了,学到好多好多,要好好消化,反复琢磨。谢谢老师!
晓舟 2021.10.30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21/10/31 11:35:32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