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混元气(2021.9.4学拳小记)内外混元气(2021.9.4学拳小记)
今天依然在大宁公园训练,气温还是很高。看到老师来了,大家都很激动。清怡又带了好多瓶饮料供老师和同学们解渴,细心周到。
老师开始教国燕师姐、晓希和我下半套了,我挺紧张的。我下半套要比上半套还差个一大截,虽然看了无数遍肖师和国燕师姐双人六合八法拳展示板,但我对路径的掌握和熟练度都不行,因此更加珍惜老师这次的指点。
一、下半套起式
(一)直接上
站定后,直接上去,不要有一个先沉一沉的动作。这是这一次老师帮我纠正的一个错误意识。
(二)贴着上
手边转边伸上去,贴着衣衫。这是之前老师讲过的,我有时会不注意。
(三)手指与肩平
下来的时候,下到两手手指与肩膀平行的高度。
(四)贴纱垂帘
两手掌在下来和转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贴纱垂帘的意识。老师为国燕师姐纠正时,与国燕师姐两掌心向贴住一起转,这与老师教上半套起势贴纱垂帘用了同样的方法。老师说这样可以对练太极的推手,先要听劲。老师与我、晓希一一试了。因为我跟老师差距实在太大,只能老师带着先尝试一下。
二、旋转乾坤
这记拳是站定了打。双手胸前划圈,路径上似乎没什么难度,没想到原来有那么多那么细的讲究。老师用短短几个要点就给我们讲清楚了如何双手划出两个圈,动态定型,后面无非就是大家按此去练了。
老师指导的旋转乾坤打法:
双手等距离,绕各自的圆心划圈(圈逐渐画大)。1、右手,不到鼻尖一点。2、左手,到鼻尖(中线)。3、右手,到左肩。4、左手,过左肩一点。
此处,老师强调身体不动。
老师说,按上面的打法,等打到不用去想手了,圈也能画出来,两个圈动态定型,就能学画第三个圈了。
现场按老师指点双手意识交替画上述两个圈时,感到原先的散乱、飘浮之气逐渐收住,并按意识主导下双手的划圈开始带动,这让我想到肖师校正版五字歌诀中的“内外混元气”。
没想到老师下半套一上来的指点,竟然让我第一次有了敛气的体悟。
三、形于手指打出涩
枕流逆袭,老师今天强调了两点细节:
1、 两手相对运动的距离尽量长一点。我想这是可以举一反三的,并且可以从有实体的相对,到轨迹(延长线)的相对。
2、 指形,要气达指尖,手指不可能是松松垮垮的。从跟节开始动,但气要送到指尖,不能顾此失彼,顾前不顾后,或顾后不顾前,都不是一枝动百枝摇。再要打到老师上次指点过的,两手的指尖有呼应。
我还注意到老师双手伸出去的时候应该是转着出去的,道理可能也是骨头在转。我想等哪位同学把前面的打好,老师自然就会告诉我们的。
四、其根在脚
流星赶月,我在打到伸右手的时候,左脚脚跟离地了,老师火眼金睛,马上给我指出,这样的拳都是没有“根”的。当我把作脚跟踩稳后,右手是不可能伸那么高,那么开的。于是,我认识到这个问题好像和我打燕子抄水右手过的问题如出一辙。手过了,原因出在脚下没根,脚跟踩实,把根扎住,两手呼应,应该可以慢慢纠正过来。另一个是,这两记拳,我动右手的时候,原先意识都在右脚了(同一边),左脚跟没有意识。以后练拳时,左边的意识要加强。特别是身体出现斜向横线时,往两端拉伸。
五、琵琶遮面
老师上节课教过我手形,我觉得有点难,学不像。这次看老师教晓希,因为晓希天然对,老师对她的要求就更高了,对我来说太难,先把外形学学像。先记住两点:1、后手手掌先要往外翻,留出余地。2、推的时候意识从左手手肘处开始带动小臂骨头转,整条小臂(从中指到肘)像一根棍子。
六、燕子斜飞
我打不出来,被老师说像“蹲坑”,还是要注意含胸敛臀,重心在中间,不偏不倚。今天看国燕师姐打的燕子斜飞感觉要比拍再版照时又进步了不少,架子看上去很舒服,老师果然对师姐提高了难度,演示给我们看打燕子斜飞到中定时,人要有种向上升起来的劲,如无人机悬浮在空中原地,像鸟悬停在空中。老师点出来,再给我们一演示,哇,好像呀!内家拳真有意思。虽然自己打不出,看看也觉得十分过瘾。沾国燕师姐光,让我们分享到内家拳极其精妙的东西,太长见识了。老师还说,要打出这种感觉,前面一记双手准备向前推时的蓄势要做好。我要想办法慢慢找到拳中“蓄势”的感觉。
经老师这次指点后,回家练拳的体悟:
1、意动气相随,关节含蓄力。气要敛,不能散乱,不能浮躁。两肩的开合要有呼应,在意气带动下收放。臂脊须抱圆。
2、两腿似弯弓,伸缩腰着力。行拳中要循着这样的感觉,首先脚跟要踩住。
3、这次我终于意识到,我打拳很多动作都要收一点,虽然我十分羡慕老师和国燕师姐舒展的拳架,但他们手长腿长,是我的身形所不能比的,所以我的动作不能开那么大,否则永远打不出来。
老师教得那么好,真得花时间多多练习。
晓舟 2021.9.7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21/9/7 20:47:14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