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3 学拳小记
老师指导国燕教练、晓希和晓舟,跟在后面听,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入。
“十字括横”
东雷请储教练再教一记十大形,储教练于是就讲解了“十字括横”。和以前一样,储教练在动作1的时候,按了按我2个手掌跟,让我有撑开的感觉。以前储教练也和大家讲过这个,只是没明白。这次自己体会,不止这一记拳,以前自己很多拳都是没经过中线就出去了。动作1拨带的时候是半身。动作1对撑的时候,和“抽梁换柱”一样,前后手是连着的。
外形和内因
东雷问小凌老师,自己打拳某个时候,无内无外,感觉是一体的。但是回过头看录像,发现拳是错的,这个到底怎么办?是要感觉还是要外形准确?小凌老师回答说(非原话)无内无外的状态是好的,但是每个事情都有自己的标准,毕竟很多事情都能够到达无内无外的状态,但如果你是打拳,就要符合拳的标准。那么动作准确的符合拳名的原则,就必须遵循,所以外形还是要准确的。
其实这里我以前也有疑问,就是到底拳到一定的程度,是不是大家都不一样了呢?其实上次老师教拳已经说了,自是之后,体现在外面就是气象万千。东雷的问题再次说明,就算是气象万千,但是如果落到具体的某记拳上,外形就需要和拳名的对应,除非你说你不是打这记拳。换一个理解,如果说我在写一个“水”字,那不管怎么变化万千,这个“水”的形一定是对的,所不同的只是这个“水”是楷书、隶书,亦或是草书的变化。
微风中打拳
“云横雪拥”之后的转身,要体会到微微和空气摩擦的感觉,这个其实老师很早就说过,在微风中打拳的体会是比较好的,其实是因为我们在无风的情况下无法体会到摩擦,那就变通一下借助外界的风来达到相同的目的。但最终无风的时候,依旧要能体会到摩擦。那就要放松,不要断。小凌老师点评我的这记拳,打的太随意,就不会有感觉。应该就是缺少一点“敬”吧。这个“敬”很重要,以前就明白,现在又落下了。其实老师好多东西,最早的时候都说过,只是那时候不懂或者不在意。
本周习拳
本周习拳如常,上次读书会,站了3个小时,最后的时候屁股火烧一样,好酸。结果现在好像倒是能体会到建军说的尾椎骨钩的意思了。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体会,前一段时间一直在琢磨踩步到底是肩往后拉,还是胯往后拉,后来发现是一起往后拉。现在发现以单边的脊柱往后拉,还不够。应该是两边的脊柱一起往后拉,这样就不会侧歪了。打拳自得其乐,还是蛮有意思的。
[此帖子已被 陈清怡 在 2021/7/11 0:14:51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