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心意六合八法拳师范教学第三课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心意六合八法拳师范教学第三课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0 | 点击数:840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心意六合八法拳师范教学第三课
王国燕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团长
发帖:751
经验:1088
金币:1088
注册:2011/7/4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心意六合八法拳师范教学第三课

心意六合八法拳师范教学第三课

 

2021年6月19日下雨,肖力行老师一早乘坐侃希的专车,从苏州赶到源深,一如既往的对我们进行拳术指导。

 

上课仪式后,我替现龙师兄发放了他女儿婷婷的喜糖。进入凌氏团队十多年来,一路看着婷婷的成长,从懵懂少女跟着老师和父亲学拳,考进同济大学,踏入工作单位。转眼又成了新娘,感慨光阴如箭,在此祝婷婷新婚快乐!夫妻恩爱!向你爱人问好!

 

紧后的提问环节,建军问老师:如何来识别腰转还是胯转?对于好问的建军,老师今天不正面回答。告诉他,你们每一阶段的学习,都按照我的要求来,从形似,慢慢提高到神似。这阶段你们的拳要不走形,还需在我的视野之内,一旦走偏,可以得到我的及时纠正。通过我一遍遍的指导后,待某一天你们达到了自是,就会顿悟。沉积在心里的问题,就会豁然开朗。

 

“取法务上,得乎其中”,是否学生永远无法超越老师?老师的回答更为精彩,说:非也,否则不成了一代不如一代?接着说,拳一旦达到了自是,就会气象万千,呈现出每个人各自的特性。老师教每一位学生是不一样的,根据其特有的习性,加以引导。以不抹杀个性为前提,力求把他的个性发挥到最佳,劈开学生的综合能力,凭这一点有可能会超越老师。

 

老师站在凌极顶的高度,向我们阐述凌氏拳艺的教学宗旨、理念和方法,让我们对拳艺的学习历程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懂得了以后怎么去指导学生,去培养学生。老师今天的一番讲话,堪称经典。

 

老师最后不忘对建军说,希望以后你的学生问你问题,你的回答要比我更好。老师对建军寄予殷殷的厚望不言而喻啊。

 

今天老师对嘉严、王钧、小潘、我和二晓一一进行了指导,我和二晓的拳续上节课,从第二个临崖勒马到张弓搭剑。

 

一、打拳切忌囫囵吞枣

老师今天把指导嘉严的最后一段纠正完成了,嘉严学拳五年多来,拳艺进步明显,但也存在最大的问题,动作囫囵吞枣,老师要求他接下来打的拳要向“难”靠拢,一个“难”字,告诉嘉严行拳要走向标准,否则拳的“势”,拳的“精神”难以体现。如嘉严的犀牛望月一的前脚不够向前,导致犀牛望月二时,没有向前移动的空间。其次风动浮萍的勒,手太低了,拳的意境没有正确体现出来。

 

二、肩动的把控

老师对侃希摘星换斗后的转身,告知她右手臂的推出是在肩转动下,平推出的,手不可能向下的,转动时左手臂是被动不变的。老师现场演示了这记拳用法,刹那间,把肩动体现得淋漓尽致。

左右两记的鱼窜标击,手臂的穿行,要先有个肩部的蓄势,才能在肩的带动下向前穿行。老师举例道,这就是“猫捉老鼠前的情景”,猫捉鼠前,前肢肯定是蓄势的,老师的比喻形象生动,一下子让我们明白了所以然。这记动作侃希没有把肩的蓄势体现出来,导致后面的穿行距离不够,变成了手臂带动肩,而不是肩带动手臂。

 

荷叶承露前的两手从两侧向头部合,意识应在中指,侃希的意识落在了小指,再次不得不敬佩老师的明察秋毫。

 

三、踵息

晓舟荷叶承露前,两手臂从两侧向头顶合,身体的重心在脚的前半掌,没有落在脚后跟。老师提示起身时,就似吸壁功,当身体从半蹲的状态提升,后背要完全贴着墙面升起,这样脊椎就不会前倾,来锻炼督脉,使气血顺利无阻的行至百会最高点。在老师的提示下,晓舟这记拳明显改观。

 

四、节奏

拳打得对不对,看是否符合拳的要求;拳打得好不好,看行拳的节奏。如果该停的地方不停,不该停的地方停了,即使外形动作对了,味道不对,拳艺水准就打折扣。鱼窜镖击时,要把节奏打出来,蓄势时稍作停顿,窜出时,相对较快,拳的灵动感就体现出来了,肖师指出晓舟演示这两记动作时,匀速了,没有把蓄势演示出来。

 

五、 “引鸟趋林”时的手动与身体动融汇一体

看了我的演示片段,老师说这我这阶段的拳进步很大,外形上看我这段拳几乎没有什么毛病。今天老师把摘星换斗前的动作,正式公布了他几易其稿、相对满意的拳名:“引鸟趋林”。从之前起的“逆来顺受”改为“迎来送往”,到今天公布的“引鸟趋林”,一次一次的修改否定再修改,老师治学的严谨可见一斑。老师“归”为“引”,体现这记拳的“引劲落空”之意即把迎面而来枪引向一侧。“趋”表达了动作的方向非常的形象四个字画面感极强再次从心里敬佩老师的博学和丰富的想象力。

为使我这记拳打得更完美,老师指出过程中不能停,手的动与身体的动应做到真正的融汇一体。跟着老师打了几次,不能令老师满意,看来这记动作唯有达到自是,手与身体才能融汇一体,还尚需不断练习。

 

六、五云捧日的意识引导

王钧在老师的指导下,五云捧日手形意识有了明显加强。老师说,随着年纪上去,这记动作可以从原来的三记,打到六记,意识对手的引导可以不一样。通过排列组合,来变换对手意识的把控,来锻炼腰肌的弹性,达到保护腰椎的功效。

 

七、抵篙摇橹的手形

学拳半年有余的小潘,水浪拳已学完了上半套。老师最后不忘给他看拳,纠正了他抵篙摇橹的手形,食指、中指、无名指要并拢向前向下插。这记拳的手形在拳中绝无仅有。

 

随着我们的功力上升,老师指导我们的拳艺不断向深度和高度迈进。每次近二个小时的课程,精彩而丰富。要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完全消化明白常需几天。难怪老师说,我们加在一起能理解掌握老师每次课程内容的最多也仅有30%~40%。到顿悟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王国燕

2021年6月26日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1/6/26 20:19:05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7/9 2: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