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19-8-18学拳小记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2019-8-18学拳小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5 | 点击数:785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2019-8-18学拳小记
刘运杰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68
经验:99
金币:99
注册:2016/11/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2019-8-18学拳小记

学拳小记

今天天气仍旧炎热,小凌老师带打水浪拳,这次带打速度特别慢。我特意站在老师的前面,发现有些未曾注意的细节。比如燕子抄水的双手不是呈掌形,而是剑指。事后老师说,这次带打是最慢的,大约22分钟,要打得慢才有更多的收获。

练习十大形,老师指出金星的抡劲手型不对,也就是意识未到;穿拳要打长些,短拳长打。

在指导建军三人水浪拳的时候,特别为大家演示了风动浮萍的动作,指出该动作为刀演化而来,最后一记略微外带而下划。

老师又特意演示后边一记左手搭在腕上向前推出,这几记拳非常精妙,也是我最近打拳感受最深的一段。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9/8/22 15:30:18 IP:已记录
童金星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56
经验:75
金币:75
注册:2018/1/8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2019-8-18学拳小记


学拳小记2019-08-18

这次训练老师指出了我三记拳的问题:抡劲、一头碎碑、穿拳。

其中抡劲和一头碎碑的问题是手势,抡劲动作一的意识是从侧面斜向自下而上掌掴对方下颚,一头碎碑动作三的劲意是掌指下插,所以打这两个动作时,大拇指应展开而不应里扣。

穿拳打的太短,过于注重两肘夹肋,不好把劲发出去。应该做到长拳短打、短拳长打。在讲究动作正确的基础上应学会灵活变通。

-------------------------------------------------

这次打踩步高低起伏的问题很严重,我回来练了两天发现,这个高低起伏的原因有两个:

1.   动作三步子太大,衔接到下一个拓手的时候会起来。这一点主要是由于大腿力量的支撑问题,现在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错误比较少。

2.   脚踝韧带的问题,动作二到动作三的衔接过程中,脚踝是有转动的。

在以前初练的时候,打到这一过程,脚尖会不自主向外摆,卸掉不少力,后来控制住脚尖尽量不往外摆,问题来了:

状态好的时候没问题,有时候状态不佳,刻意控住脚尖不动的话,如果此时脚踝的韧带不够好,在向前打出动作三的过程中就有很大的阻力。本来应该是全部都超前打的,但是由于这个阻力,身体会不自主的向上,这是我目前高低起伏的主要原因,也正因如此,打出去的力散了,没有全部向前。

也正是这个原因,在打动作三的时候,后腿蹬地的劲稍微大一点,脚跟就会起来。

目前,这个问题无法彻底解决,只能靠意识向前+多练习。

-----------------------------------------------

在打一头碎碑时,老师说我起来的太重了,我试了一下,还是意识的问题,如果想着向前,就会轻一点,如果想着要向上起来,就会比较重。

这其实适用于解决其他很多拳的问题,想抡劲跟龙吊磅,我的问题就是脚步太重,应该要像走路一样,意识向前,走路总不能想着向上,一跳一跳的走,而是脚踏实地的走。

还是最近练的太少了,唉。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9/8/23 9:53:51 IP:已记录
shutjy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连长
发帖:188
经验:238
金币:238
注册:2016/11/26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Re:2019-8-18学拳小记

陶嘉严2019-08-18学拳小记

一周一次的课,虽然上海天气炎热,但是老师和大家还是早早地来到了训练场地。

形于手指

大家跟着储教练打十大形,目的是为了把十大形的节奏感打出来,储教练带我们打一个来回,然后大家再根据自己的情况看是否打下去。打完之后,老师把金星叫出来,说他打的抡劲不对。我当时挺奇怪的,不知道金星哪里打得不对。只见老师让他先打1,把姿势摆好后,老师说到“其根在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看手指就知道打得对还是不对了。抡劲的1,前手的五指要张开,而金星的拇指则是朝里翻,所以老师说他打得不对。接着,老师又说为什么手指要张开,因为抡劲的1,是用前手的掌心去攻击对方的脸颊,如果手指不张开,那么意识也就到不了掌心了。关于“形于手指”这句话,一入门就听师兄师姐们说过,但是具体怎么回事,却不知道,今天听老师这么通俗易懂的讲解,恍然大悟。老师用简单的话,就说明白了一个大道理。

以意导气

老师曾经说过,水浪拳是有技击作用的,只是我们打的水浪拳不能用于技击。今天老师指导老罗水浪拳,老罗打到第二记“倒拽牛尾”的时候,老师喊停,说他右手手腕外翻,打得不对(从“形于手指”上看出问题),接着,老师说了原因,因为老罗的意识没有放在右手的手肘上,所以手腕就不对了,老罗按照老师说的又打了几遍,“立竿见影”,手腕的位置马上就对了。然后老师告诉我们,以后开始打水浪拳,要有意识,要知道每记拳的意识在哪里,打出“以意导气”的感觉。我想,当我们打拳的时候,知道每一记水浪拳的意识应该放在哪里的时候,那么我们打出的拳应该也能用于技击了。

立竿见影

老师这次上课,还给我们讲了如何正确地纠正别人的问题,那就是看问题指出之后,学生是否能够立马改正,是否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次老师指出金星和老罗的问题之后,他们立马就改正,这就是“立竿见影”。我们以后出去教别人,也要有这样的效果。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9/8/23 20:20:12 IP:已记录
陈清怡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329
经验:611
金币:611
注册:2016/9/25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4

Re:2019-8-18学拳小记

2019-8-18 学拳小记

周日的太阳虽然没有前一段那么猛烈了,但是天气还是让人感到闷热,稍微动一下就出汗。早晨和老唐一起到训练场,储教练和以往一样,早早已经到了。师兄弟们也前后脚纷纷来到场子上。大家简单打个招呼,自顾自的在边上打起踩步活动活动。

 

小凌老师不多时也来了,和小凌老师行完礼,老师和往常一样,带打大家水浪拳。这次的水浪拳,特别的慢!慢的好多细节的地方都能看到。这次发现以前我和谢哥有分歧的2个动作,谢哥是对的。小凌老师说这次的水浪拳有22分钟,这么慢是让大家慢慢的可以逐步体会到以意领气。汪家林问小凌老师,这个意到气到,是慢慢的到的还是怎么想到的?小凌老师说,气是非常快的运行的,意识到了气就到了,不是刻意的。其实人很多意到气到的例子,只是有时候不在意。比如,小朋友撒谎,他一说谎,脸就通红,其实就是意到气到的例子。没有想怎么把脸涨红,有点意识,气马上就到了。而且人的任督二脉大部分人都是通的,不存在什么打通不打通。人的任脉不通,会死的。督脉不通会生病。

 

打完水浪拳,和师兄弟们一起打十大形的长距离。小凌老师指出我的踩步转身,手东西不到位,是缩着的,要先把行模仿相似了才好,并亲自带打示范标准动作。自己发现还是动作没做完就跑了。抡劲,小凌老师在金星和我身上各试了一下抡劲的动作1,对金星是直接刺向他的咽喉。对我则是一把撸在我的脸上,小腿一别,没用多大力气,我就失去平衡,差点摔倒。受了这一下,才明白抡劲动作1是既有上刺的力道,还有侧掀的力道。看来挨点打,还是蛮有收获的。

 

踩步,储教练指出我还是有些紧,而且动作3还是从下向上推的,我琢磨还是肩膀转的不够到位,要多练习“风卷残云”。紧的话,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自己觉得已经不用力了,但还是紧,看来还是要多练了。另外,储教练指出我的抡劲,宝剑入匣的动作,手不是紧贴身体,而是和身体有点距离,要注意贴紧身体。

 

建军指出我踩步动作1的时候手没有向前伸展开,要尽量伸展开。金星和我说,抡劲动作3的时候,手没有完全撑开,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问题,还好有老师、教练和师兄弟们的指正!

 

说到水浪拳的“风动浮萍”的时候,小凌老师说,这个就是刀法对枪法,刀向外一拨格开,然后接着顺着对方的劲道在对方的脖子上轻轻一拖,就成了。这一式的刀法,因为距离不够,所以不指望把对方的枪震开,就是往外格一下,对手被你向外格一下,自然反应就像里用力,顺势拖刀即可。这个不是砍,因为有肉,砍没用,而且距离也不够。在喜峰口对日本人的作战的大刀队用的就是这一式。非常管用。看着老师的动作,感觉又有点像单把,“风动浮萍”是向侧面格,单把是向上挑,道理应该是一样的。

 

伴随着小凌老师的生动讲解,时间过的飞快,一晃就到了11点,要下课的时间,还真是有些不舍。

 

[此帖子已被 陈清怡 在 2019/8/23 20:39:40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9/8/23 20:37:50 IP:已记录
黎明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79
经验:100
金币:100
注册:2016/10/19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5

Re:2019-8-18学拳小记

学拳小记

张黎明2019.08.18

这次课,小凌老师继续指导达达、建军和我三人水浪拳下半套,也是这一轮纠正训练的收官一课,从叶底藏莲到收势。

几个主要的问题,记录如下:

童子抱琴,动作没有打到位,就滑过去打下一个动作了,主要还是意识没到位。

风动浮萍,这记动作,我们三个打的都不是很好。我是最后一个上场演示的,老师在之前已经讲解过一遍,我还是打的有问题,比较汗颜。手刀砍的这个动作,老师以前也讲过,不过自己没完全领悟,只知道是一记以拳演示兵器的招式,具体的知道的也是似是而非。

首先,砍之前的场景是双方手(刀)短兵相接,各施全力怼在一起,所以变招为砍,只能有一点点的欲左先右,然后马上顺势劈砍;其次,也是我打的这记拳问题最大的地方,刀砍,关键在于有刃,要有刀抹脖子的意识,不是直愣愣劈上去。因为在这个实战的场景下,发力距离是不会大的,徒手或其它兵器,用这招的实际作用都不大,只有刀,只要有一点点的作用距离,就可以通过“抹”这一下,打出致命一击。

说到风动浮萍,这次和小凌老师拍的十大形合影,也是这记拳。通过拳照,发现了自己另一个问题。双手呈上下一条直线,随身体的转到左右捋这个动作,我发现自己下面的手臂伸的有些僵直,没有含住。从拳照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不但外形看着变扭,整个劲路自己也觉得别扭。

气升昆仑,这记拳大家更是打的路径都不太对。首先,接风动浮萍,应该是以左手食指侧面贴于右手脉门,撑开虎口贴合与右手小臂处,之前错误的是用左手虎口贴于右手的肘部。接着顺势变招为左手在下靠近丹田的位置,右手在上呈抱圆式。最关键的是,在后续的报圆转身、气升至最高处,这个过程中,需保持双手之间的距离不能变。自己打的时候,感觉是控制住这个距离了,但回头看录的视频,就发现没控制住了。还是需要多多联系。

十大形环节,老师主要指出我现阶段拳打的太随意了,特别是踩步,开始几下稍好些,越打越随意,特别是后脚跟一直不能控制住,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控制的意思,滑动的太厉害了。自己再打的时候,注意了下,只能说略有改观。然后我发现,重心还是偏前脚,后脚跟完全是虚的,没有撑住的力,根本就没有“其根在脚”感觉。

课上,老师有讲到, 什么是最好的老师?当时,我想的是,会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答案的老师,应该是好老师。不过没好意思说出来。老师的答案是,不但能看出、指出学生的问题,还要让学生得到“立竿见影”的改改善和提高,才是最好的老师。确实,我教同事水浪拳的时候,就经常遇到,一个问题,用了各种自己理解的方法,从各种角度讲解,同事就是很难理解,很难改正的问题。搞的彼此都比较累。

老师在教我们的时候,往往是三言两语,就能直指问题本质,听者马上能有所领悟,有所改善。而且,对老师而言,老师面对的是不同年龄,不同认知水平的各种学生,都可以做到“立竿见影”,这个要求实际上更的难多。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9/8/26 16:50:13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5/14 15:5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