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者经验也
5月5日周六,逢源深体育场训练,肖力行老师不顾开刀仅十天的虚弱身体,在晓舟的护送下,按时来到训练场。前期得知老师生病,非常担心老师身体的同学们,看到老师的到来,即高兴又激动。
九点一过,老师站在一旁,开始认真观看起我辅导的水浪拳课程。这节课的纠正动作是继上次第一个注坔贯月到第二个临崖勒马。按照老师对上节课的指导要求,在每个动作节点,我与晓舟一起,一一给同学们摆正拳架,每段动作纠正后,要求大家再重复演示三遍,以加深对每个定位动作的感知。
训练结束,我敬请老师对今天教学上不足予以指点。开刀损伤了喉咙、元气尚未恢复的老师,声音比平时明显轻了许多,却不忘先予鼓励,讲道:“今天的课你上得还是蛮认真的,但存在两个问题需要注意,首先给这么多人一对一纠正动作时,可以提醒其他人放松,否则叫大家都摆定一个动作等待,会吃不消。这又不是“陪斗”!”老师的幽默话语,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其次要讲清每个动作的方位,手脚的具体位置,这样大家回去打,才会心里有数。”老师简洁明了,切中要害的指点,顾大局,接地气,辩方位而准则。
然后老师对我和同学们又谆谆教诲:“每一段的重三遍,可以在第三遍给大家一个小结,觉得都能过得去了,可以继续教下去,如偏差太大,就得重新教。效果不佳有两方面原因1、大家没领会,2、教练没教好。作为教练此时就要思考换一种方式教,力求使大部分人都能接受能明白,个别仍没领会的,可以课后一对一的辅导。不能机械的重三遍,要根据大家的领会程度及时调整。我一直说,没有不及格的学生,只有不及格的老师。你学了不练,我没办法;只要练,不领会,我一定会想另一种办法来教好你。同样作为学生,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问。”老师细致入微积极认真的教学态度令我感动。
让我想起老师因过敏引发急性鼻窦炎,4月14日到4月24日开刀,训练课没有请假过一次,住院期间22日吊针,老师一早刚拔掉针头,即匆匆赶到训练场辅导学生,为培养传承,老师竭尽全力的在“拼命”。
接着老师又补充道,在可能的情况下,时间有充裕,可以对个别问题比较突出的,有针对性的对其指导。于是老师请学了二年多水浪拳的张黎明把今天学的内容单独演示一下,要求一旁的同学们仔细观察,指出了黎明两个明显的错误:
1、演示左右两个随波逐流时,后手的路径提起——向下——再向前向上的错误路径。而正确的应该提起,再走下半圆弧形前行。
老师对黎明说,我们常说过犹而不及,你打的拳常常会过,没的东西你会多打出来,在文章里就是不精练,放在拳里就是散。
2、第二个临崖勒马之后双手掌相压后,上手回拉时,应为直线,黎明走了弧线。
老师举了一很形象的同性相斥原理,解释了走直线的道理。内家拳中有阴阳相合,也有同性相斥,两块同性的磁铁相压到很近,其反弹时一定是走直线,不会是曲线,虽然这动作大家可能需要二年左右的时间能把相斥的感觉打出来,但通过今天讲解应能明白这其中道理。
今天把黎明做案例,他在班里功力相对较高,给他指点,他掌握相对较快。老师指出黎明的错误在于意识,一针见血。黎明对老师给他的纠错,说是讲到他心里了,完全正确。我虽然觉得黎明打这二记拳有问题,还是不能明察秋毫,对症下药。
初学者,由于动作未能定型,即使今天打得对,不保证以后不会打偏,把黎明的错误,作为“资”,可以提醒自己,要避免。
我们这么多人一起学拳,这种教学氛围是自古以来没有的,能看到各种不同的错误是大家的福分,但这种福分是有前提的,就是要有老师给予指出和纠正,如果不纠正,就麻烦,其它人会一起跟着犯错,因为没有辨别能力。
难怪许多教练独立教拳后,由于没有达到全息的认知,会发生越打越偏现象,原先打对的,也会打错。
老师说,你能看到正确的、看到更正确的,看到不正确的、看到更差的,就能“见多识广”,是积累经验。
黎明发生的错误不是每个人有的,通过示范教学,让大家认识各种错误的打法,对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打法,有积极的意义。显然一个教练掌握正确的路径同时,熟悉感知各种错误动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老师对大家回去如何练,作了提示,通过这两节学的内容,大家打拳的速度可以比之前打得慢,只有放慢,才能把课上讲的内容,仔细感知,在拳中尽量打出来。如果还是按原来的速度打,是来不及把课上讲的东西消化吸收的。大家现在有了放慢的资格,就不会断的。不到这种境界,慢了就会断,是装模作样,没有内容。
这堂课,与其说是我在辅导同学们,不如说是老师在一步步引领我向得道之师迈进,让我收益匪浅,也为今天所有受教的同学们感到庆幸。老师几十年的丰富教学经验,是其特定环境下所具备的,是千载难逢的。为我们做好传承,提供了绝无仅有的宝贵财富。
王国燕
2018-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