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日,我们凌氏拳艺团队在齐鲁万怡大酒店,举行了肖力行老师70华诞庆贺典礼暨凌氏拳艺弟子满师典礼,简约而神圣。我有幸作为主持人参加了这次盛典。更有幸聆听了老师所作的讲话《一个社会人应有之公德》,论述丰富,哲理深刻,完全颠覆我之前对庆贺典礼上发言的认知。感触之处,几乎比比皆是,最引起我反思的,是老师对于苏东坡、王安石的分析和评价。
千年以来,苏东坡一直备受推崇,公认的才华横溢,文章人品天下一流。但他为何仕途如此不堪?一再遭贬,离政治中心越来越远,无法施展才华。如果说因为他批判朝纲,惹得龙颜大怒,那他的弟弟苏辙骂得也很厉害,却做到了付首相的高位,执掌朝政。为何苏东坡不行?特别是在宋朝那样的文人社会,开国皇帝宋太祖“勒石三戒”,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苏东坡有此遭遇更是令人不解。
老师给出的观点是,苏东坡不守体制内规矩,缺乏公德,若为官从政,政务一定生乱,故而朝廷弃之不用。老师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是他开创豪放派诗词的名作——《密州出猎》,从这首词中可以充分看出他的狂,打猎能动用千骑,且倾城而出,显然不是恪守职责。作为文章,是千古名篇,作为官员,则德不配位。他的上司,对于这样的下级,何敢委以重任。老师换位设想,假使穿越一千年,他碰到苏东坡,也是不会用他的,做人首先是要不逾矩,当官更要如此。
而王安石,文章人品也是冠绝天下,但是没有苏东坡的这些毛病,遵守礼制,大局为重,公德为上,可堪重任,所以他可以做宰相,治国安邦。老师更进一步说到王安石的变法,从历史现象上看,变法是失败了,但是他变法的精神和意义一直延续到今天。民族存亡之际,仁人志士举起的都是变法大旗,变法的基因始终在我们的灵魂之中,才有今天我们伟大祖国的复兴。所以从更高的层面上看,他的变法并没有失败。
我听后深受教育。不守规矩,无视礼制,做事缺乏公德,即使才高八斗如苏东坡,也无用武之地,更何况我们普通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属于某个工作单位、某个社会群体,各个都有相应的规矩,我们必须用公德来约束自己,遵守规范,才能得到施展身手的平台,否则事业有成无从谈起。感谢老师给我敲响了警钟,此生当引以为戒。
老师的观点,令我感到醍醐灌顶,百思不得其解的苏东坡命运之谜,老师拨云见日,一下给出了合理解释,简单明了,符合逻辑。对王安石的变法,从形而下的层面看是失败,从形而上的层面看则意义非凡的观点,令我心悦诚服。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这样的观点,我也没有看到有哪位历史研究者,给出这样令人信服的结论。可以说,这些历史知识大家都有,即使现在不知道,买两本书读一下,知识马上就有了。但是如何从知识中勘破真相,还原本来面貌,得出自己的观点,且逻辑自洽,一通百通,则非常之难,需要长期的思维锻炼。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往往都停留在知识层面,也就是形而下的层面,人云亦云。很佩服我们的老师,总是能从广袤的历史知识中,提炼出形而上的历史观点,跟随肖师学习以来,听到很多老师总结的独一无二的历史观点,比如,对《论语》开篇三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肖师提出:乐和悦此处并非同义,悦是发自内心的,乐是要求自己做到的,这三句是对君子最基本的要求。比如,对《越人学远射》这篇寓言, “适在五步之内不易仪也”这关键一句, 老师的解释为“当敌人在五步之内(士兵仍)不知道改变瞄准的方法”,而不是“士兵射的箭都落在五步之内而不知道改变方法”,把士兵的形象从傻瓜还原成普通人,显然更符合情理更有说服力。再比如无数武林中人奉为圭臬的“虚领顶劲”身法,老师认为这种提法于文于武都不成立,应该是“虚领顶颈”,于文,对仗工整,于武,符合拳理。这些观点,都是肖师的独创,都是老师在学习中先发现了疑问,然后孜孜不倦地探索,直到找到能说服自己的答案。这个过程,简言之,就是学问思辨行。学习——询问——思考——质疑——实践,不断重复,螺旋式上升,小到一个词,大到一个理论,无论读书、学拳、还是工作,老师都是用这个方法去得出自己的结论。除了读书所得,这种方法更多地是来源于老师几十年不间断的内家拳修炼。内家拳是为己,当你心无旁骛,只为自己而练的时候,拳就会融入你自己,你就会有自己的体悟,拳就会变成你自己的东西。体悟无可替代,必须靠自己练习和感受才能得到。行拳时,如果你的体悟跟前人所述不同,甚而相反,你自然会有疑问。老师的过人之处,就是从不会放过疑问,一定会用各种方法找到答案,并且把答案运用到自己的行动中,所以老师的拳艺拳理独步天下,所以老师可以校正并注释《心意六合八法拳经》,将数百年武术历史中对水浪拳的附会与谬误一一匡正,造福万千练武人。读书与此理同。当你读书是为了解答自己的疑问而读,是为探寻自己追求的道理而读,你就不会止步于知识给你的表面化的东西你就会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感悟,有感而发,就会得出自己的观点,看到本质的东西,进入形而上的层次。
由此想到,这种读书为己的情况,在民国时期甚为普遍,我想这是民国时期大师辈出的一个重要原因。那时人们读书学习,多是为自己而学,是为了兴趣爱好而学,为了探求真理而学,为了格物致知而学,所以可以出各个门类的大师,文学,物理,数学,化学,工程,方方面面,都有大师。而现在,学习是为了考出好成绩而学,为了找工作而学,为了挣更多金钱而学,大家读书都是在力求掌握更多标准答案,独立思考得出自己观点的能力因为无助于考得高分,故而不受鼓励甚至倍受打压,所以现在我们培养出了千千万万优秀的复读机,但是却难以诞生具备深刻分析力判断力的大师。
我本人是应试教育的典型产物之一,虽然也读到大学毕业,略有一些知识,但基本停留在形而下的层面,很缺乏分析判断得出自己观点的能力。参与凌氏团队工作以来,感到比我的本职工作要复杂很多,这里需要与来自各行各业的、带有不同目的人打交道,常常困惑于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判断和取舍。有幸得到老师的教导,开始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多年思维定势很难改变,进步非常慢,但相信只要保持学习的精神,日积跬步,以致千里。当不断努力之。
老师谦虚,一再说他当时中学初二没有毕业,他的观点只是一己之见,仅供参考。老师用内家拳为己的精神来做学问,总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时常令人耳目一新,更多时候振聋发聩。我们凌氏团队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比比皆是,个个都对老师的高屋建瓴敬佩有加,许多的教授专家也难以望其项背。可见学历并不代表水平,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不是知识,而是观点。
在自己的70华诞典礼上,对弟子们做这样的讲话,除了我师,不知还有第二人?用国燕师姐的贺联,描述吾师,恰如其分。
日历中修行,水低成海,先生当为巨匠
体悟中觉醒,人谦成贤,老师堪称义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