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传承者的楷模——读肖力行老师“有子之言似夫子”之警示有感
内家拳传承者的楷模
——读肖力行老师“有子之言似夫子”之警示有感
2021年10月17日,凌氏拳艺弟子集体拜师仪式暨资格证书颁发仪式上,肖力行老师作了“有子之言似夫子”之警示的重要发言,震耳发聩。为凌氏团队的长治久安,老师把该文选为内家拳传承者必读的18篇文章之一,意义深远。
2013年5月在炮台湾公园凌氏拳艺交流联谊时,老师提出凌氏团队应逐步进入“后肖力行时代。”对易经“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进行答疑,此利“大人”者,乃有为之青年才俊也。开府建牙,需要不断地培养接班人。这种的解释令人耳目一新,高屋建瓴,不得不佩服老师对儒家文化的高超修养,让对易经颇有研究的跨国公司的财务总监勇超师弟佩服不已。
1、勇超的“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553
2、晓舟的““开府建牙”时代的凌氏拳艺发展之路探索”:http://www.lsquanyi.com/BBSXP/ShowPost.asp?ThreadID=556
2015年8月在大千生态园,第60次凌氏心意沙龙活动。老师提出学练一年以上学员,可以轮流去各培训点训练。可以自由选择,取长补短。教练应该通过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各位教练、师兄弟不能贬低别人,师兄弟之间要团体友爱、相互补台,不能拆别人台脚,最好有一个行为约束规定。不允许培训点教练有拉人行为。将“凌氏艺海”杂志的工作继续做实,不认同的可以不参与,参与的一定要有共同归属感。让“凌氏艺海”促进凌氏团队的发展,让团队的发展来夯实“凌氏艺海”的内涵。文武双修。
3、附:晓舟、王国燕整理老师讲话“小凌老师在第六十次沙龙上的简短发言”:
http://www.lsquanyi.com/BBSXP/ShowPost.asp?ThreadID=708
2017年老师在分会的讲话“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队伍的纯洁性很重要,因为有了这一点,分会各方面工作做得很好,值得我们其他团队好好学习。以后还要增加抗干扰性,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以及某种劣根性难免会影响到我们,及时打些预防针,可以增加免疫力,还好增加识别能力。
凌氏团队的作风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有始有终。必须做长期的,做按时按刻的,做不到就不要做。和学拳一样,从实际出发,由低到高,由粗到细,由外到内。”(节选)
2017年1月老师在沙龙第62次会议上提出;我对赵丹以后的工作提一个宗旨,身份是双重的,代表自己,无所谓。但作为秘书长,有要求,因为她是新来的,我希望她对以后团队的工作,可以改变,可以改革,可以革命。可以听取任何不同意见,不会有成见。另外,我想对她说,我们这个团队,很难说怎么好,或怎么不好,但我的要求是把事做得最好,为了历史传承,这是历史使命。
做工作的事,我要对赵丹说,要切记:一言之虚,百患丛生,一事之虚,危害终身。学习上,我想给你四个字:敏以求之。这四个字,好像人人都懂,其实没那么简单,不然孔子不要说了。“我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这里要把古、敏、求三个字解释出来,就能真正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我用这个话,表示对你的祝贺,欢迎你上任。
我们团队将来要走的路,组建公司,为了适合现代的潮流,跟上现代化的发展,我们要组建凌氏拳艺文化发展公司,当然要政策允许。这样的话我们以后的教拳就可以按市场化进行,对我们品牌,团队的前进,内家拳都有促进。
我不咎前事,希望以后大家能齐心协力,拳艺进步,有更多合格的教练能派出去。我不要求你们都像我一样,只知耕耘。你们是可以名利双收的,但派出去的应该是精品。
4、附:老师讲话原文http://www.lsquanyi.com/sl-sxt-100.asp
2019年11月在庆贺肖力行老师70华诞上,老师作了“一个社会人之公德”讲话。提出做社会人就要有社会人的规矩,这些应有的规矩,就是公德。对团队来讲,团队的规矩,团队的意志,就是公德。举谢而皮林为例,觉得谢而皮林这样结局,是最完美的,是作者康.西蒙诺夫给他最高的人生价值,最高贵的歌颂。人来世上一趟不容易,想带走什么是不可能的,能留下些有益的东西在人间,就算没白来。举苏东坡为例,他的人品、才华、文章、诗词、都是极品。为何他弟弟能做到付首相,而苏东坡仕途如此不堪呢?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直到不惑之年才找到原因。认为他唯一的不足就是不遵守体制内的规矩,即公德不足。文章是个人之事,可以任意挥洒。而工作是集体之事,岂能随心所欲。我们的一些所谓的人才,如果能够正真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把所谓拿掉了。不按团队规矩办事,不知应该谨慎从事,连做一个团队人的公德都没有,只会荒废个人才华。这就是德不配位,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
5、附老师“一个社会人之公德”原文。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PageIndex=3&ThreadID=1338
综上所述,八年前,老师惊世骇俗地提出“后肖力行时代”。八年来,老师为“后肖力行时代”凌氏拳艺的顺利传承,利用各种会议,结合团队出现的情况,发表了系列的讲话,环环相扣,一以贯之,现今终于画上完满的句号了。从培养接班人,开府建牙;到相互交流,设立规范;到抵抗干扰,教学相长;到组建公司,发展传承;到个人公德,纯洁团队;最后到洞察世事,警示后世,一气呵成。这种有机联系讲话安排,问世间能有几人做得到。
老师对“有子之言似夫子”进行了充满哲理的解读,表示这是收官之作,以后不再作会议讲话,可谓用心良苦。
再读老师警示一文,感觉老师在凌绝顶俯视2000多年来的人生百态。人性皆通,古今无异。警示一文发人深省,同时又一次让我学到了很多。
一、读书方法的重要性
曾听肖师讲,他阅读论语始于批孔时代,那时抱着批孔的心态去读,怎么也读不通。而以敬之心态重读,认定它每一句话都是对的,才读通了论语。此后,每隔几年,老师都会去重读一遍。随着人生阅历的提升,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悟和认知。老师对全篇论语分析之精、之透,超出我的想象。整篇论语出现的人物次数,人数多少,他们之间不同身份人的对话,老师不仅进行了归纳总结,甚至就某个字出现论语中多少次数,如何确切的理解它,进行综合考究。孔子说的某句话,与前后之间的关联性,老师都有自己独到见解。大家耳熟能详的论语第一篇”学而篇”,老师的解读,让我们懂得了作为君子的为人之道,生活中老师的一言一行也是以君子之道待人接物,是常人很难做到的。
警示文中,老师把称呼“子曰”和“孔子曰”的人物身份,从礼上来推测两个说话人的不同身份,老师观察问题之细致可见一斑。我曾帮老师对论语中出现的30个人物,进行了罗列,老师对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历代历朝大儒们对他们的评价,都相当的熟悉。“能通篇做到一以贯之的,唯论语也,论语堪称经典之作的经典。”这是老师对论语的最高评价。
能把“有子之言似夫子”一文的言下之意看得如此透彻,没有对论语人物的全方位研究和了解,是不可能写出推理如此清晰的文章。世事洞明的老师,教导我们读文章时,要学会感知作者的言下之意,老师的这篇具有独到见解的警示文是教导我们感知文章意识流的最好样板。唯有读懂了作者的言下之意,才能知道作者的用意。
老师从一个拳艺传承者,转身以研究历史学者的身份把弟子们引入了2000多年前的人文环境,让我们看清了作者的用意,给予我们警示和教育,令人叹服和震惊。
掌握老师的这套读书方法,不是那么容易,需要多多的在学、问、思、辩、行中很下功夫。能在老师身边学武攻文,是世上最幸福的一件事。
二、尊师重道礼为先
警示文清晰的逻辑推论“有子之言似夫子”为有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所作。其之所以没有被选人论语中,关键还是缺失一个“礼”字,以贬低曾子,来抬高有子。以为这样做,能损人利己。但最终结局,被2000多年后的肖力行老师的揭露得羞涩难当,其最终还是落得损人不利己的下场。
当今内家拳传承到了岌岌可危,独木难支的地步,饱读史书的老师,清楚的意识到不利的人文环境是阻碍传承的一大主因素。为继绝学,老师特意在编写《一个武者的古文观止》五十篇的基础上,精选了其中18篇,为内家拳传承者必读。其拳拳之心,用意之深,令我们敬仰。
2005年老师重出山,制定凌氏拳艺十年发展规划,非出类拔萃之宗师想都不会想。组建文武双修的凌氏团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以传承凌氏拳艺为宗旨的青年才俊。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心血,非常人能理解和想象。十多年来弟子们在老师带领下,拳艺日精,文武双修。老师深知崇德是内家拳传承者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醒大家要敬业重道,互助乐群;不能为己私利,做损害他人之事。人非圣人,私心难免,做任何事,要以不损社会公德为前提。为团队的长治久安,老师不希望团队在将来的某一天会出现礼崩乐败毁于一旦。“传承艰,殊非易。予志苦,人难知。”是老师五十多年来为拳艺传承的内心写照。成功须自炼,炼者去杂,便是老师自己的写照,更是对每个凌门弟子的发自内心的教诲!
为往圣继绝学,肖力行老师是当之无愧楷模。
王国燕
2021年11月3日

2013年4月,肖力行老师与炮台湾培训点主教练吴新猛和学员孔勇超合影。

2013年4月凌氏团队各培训点在炮台湾公园举行拳艺交流活动,当天电视台进行现场采访,并于当晚作了新闻报道。

2015年8月第60次凌氏心意沙龙在大千生态园召开,肖力行老师与灵石培训点部分学员合影。

2017年肖力行老师在分会会议上讲话

2017年1月肖力行老师在第62次凌氏心意沙龙上发言

2019年11月2日,肖力行老师作重要发言

2021年10月17日,肖力行老师作重要发言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21/11/6 19:05:03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