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拳靠功夫——240804学拳小记,
打拳靠功夫
——240804学拳小记
近来持续高温,今日车外气温42度。上次课汪家林提了请小凌老师看一下他跟步踩步的问题,还没轮到教他时,家林店里有事提前走了。老师觉得给家林理清这个问题对提高他的拳很要紧,对所有想认真学拳的同学也都很有意义,于是义无反顾,又踏上战高温斗酷暑之旅。9点钟,我开车送老师到达大宁。
清怡跑步来迎,一面说这么热的天,老师您就别来了。老师说,教拳我不想欠债,没事的。
上课仪式一过,老师先给家林答疑。
家林问踩步提胯,老师说家林以前打的蛮好的,现在反而打得很不自然。一连问家林三个问题,谁给你讲提胯?何时讲的要提胯?在哪个地方提胯?家林说提胯是从拳书上看来的。老师说,如果书是对的书,它描述的一个平面,只告诉你要提胯,没错。但它不可能知道各位看官此刻的功夫,没办法告诉你何时提胯,在哪里提胯。你在不对的时间提胯,在不对的地方提胯,自以为得计,拳越打越错。真正的老师是在你不同功夫的情况下,因材施教。作为老师不应想要证明自己有水平,以寻找你的问题为能事,这种人往往不懂装懂,要不就是拔苗助长。作为被教者,要感谢他人的指出,但那并不一定是指正。
自己没有中心思想,听了各种各样所谓的指导,无所适从了,则忘初心。虚心学习是好现象,但是一定要有分辨力。六祖慧能说,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不要被维度不高的好心人牵着兜圈子,不但浪费时间,而且离正确的方向越来越远,学拳容易改拳难。
不禁有所感触,小凌老师在武术界,做了和六祖慧能一样的事情,截断众流,把所有前人经验做了研究总结,得出最核心的精髓,然后用最简单的语言教给我们。 我们真是幸运!看小凌老师教拳,直指中心,看似简单,极见功力。从没有今天这么说,明天那么说,被教者按着习练,功夫到了,自然而然就好了。
老师不仅亲自给家林做了分解动作的示范,还告诉我们踩步的标准是什么,该如何掌握,怎样去描述,条分缕析,听罢便有自己的中心思想。前后近一小时,这样的待遇在我们这里前所未有。老师说,我教好你,希望你将来到安庆去,开枝散叶。我一直讲,做拳教师的两个基本要求,第一是不虚伪,第二是不骄傲,这是我从教拳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人人教拳都会犯这样的毛病,只希望做教师的你们,早日走过那个阶段。这是对家林的厚望,更是对已经在做拳教师的我们,深深的鞭策。
老师接着指导清怡,着重指导他的手型,川流不息,意识从虎口到手掌外侧平滑变换、声东击西后右手翻绞向前、声东击西二左手出去意识在左小臂,通过对手型细致入微的改变,带动末梢循环的流通。
老师指导王钧,王钧领会很快,老师很高兴,说这让他教下去有很大的信心,告诫王钧要注意身体,不要练得太狠。老师指导他开枝散叶,前手要尽量往前伸,后手对拔往后。王钧说,我的理解这里是动梢节。老师说,现在的你不需要多想,打时注意前后手对拔匀称可以。明明说动手很简单,为啥要说动梢节?梢节二字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解释,反而弄复杂了不好理解。现在武术界有一种风气,教拳要讲一些玄乎的概念,好像不玄不显示水平。其实真正高水平的老师,都是用最简单的话让学生明白,因为只有到了高境界的老师,才能抓住本质,大道至简。你模仿老师的外形去打,先把外形打对,打打打打,感觉出来了,再按内在的感觉去指导你的外形,就不会打错了。拳是打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你外形还没打出来,就去想内因,想的都是假的虚的没有根基的,适得其反。
老师说王钧是乐于思考的人,今天讲这些,希望他把拳课上明白的道理,也运用到他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希望他不要思虑过度,放松头脑,那样才会对提升健康有益。
观摩老师今天教拳,既治标又治本,不仅纠正学生动作上的问题,更多是在纠正学生思想意识层面的问题。把错误的观念纠正过来,学生才能真正地进步。再次深切感到老师教拳与我们教拳的巨大差距,每次按学生不同的功夫,不同的需求,用不同的方式,提不同的要求。每课都是新的内容,不知此生能否学到老师教拳本领之一二?
送老师回苏州,疲惫的老师又在思考拍十大形拳歌的事情,为了团队的发展,老师永远在奋战。
晓希
2024-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