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云横雪拥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云横雪拥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2 | 点击数:541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云横雪拥
晓希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551
经验:985
金币:985
注册:2018/3/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云横雪拥

云横雪拥

 

5-30的源深拳课上,为拍摄“快速版凌氏水浪拳”,肖力行老师继续对储礼贵教练进行指导。

 

“孤雁出群”之后,双臂平行向左后方横划弧线,然后向正前方推出,该动作在已知的拳名里没有名称。上次课上,肖师要求储教练,前推手臂的同时,要双脚起跳向前。储教练回去练习后,今天打给老师看,老师说,动作差不多,但味道不对,这记拳,要打出的感觉。大家四顾茫然,清怡问“什么是涌”?老师答道,“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句出韩愈 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这记拳就要打出这句诗的意境。

 

读诗,可以想见诗中场景:层云压境,横际前路,阻隔去处。大雪封路,抱拥关口,战马惊惧,立蹄嘶鸣。所以这记拳的起跳推出,应是重若崩云,整体涌出,不该是轻灵的感觉。

 

老师说,因为个人经历,年轻时读这首诗感触颇深,深有体会。某日,反复单操这记拳,体悟中,凸显这两句诗的意境。“云横秦岭”就是蓄势雪拥蓝关”正是挤劲。百密不疏,壁垒森严。这记拳的意境,就是一个“”字,整劲而发,浑身齐到,让对手感受到重压当前,遂取拳名为“云横雪”。

 

老师接着说,今天因缘际会,清怡问了,我就公布这记我还没最后确定的拳名。或可对大家打对这记拳有帮助,也算是对提问者奖励吧。

 

听到拳名,敬佩不已,文字高雅,形意俱佳。既交代了动作要求,也表达了行拳意境。当晚再去打拳,马上感到了不一样的意味,拳打出了之前没有的厚重之感。一个好拳名的意义所在,是可以在每个人身上得到体悟。由此理解老师为何一再说取拳名很难,为何几十年孜孜不倦研究思考,仍感叹难以取得绝妙拳名,今日也略感受到了一二。

 

 “云横雪拥”,形象思维、形态意境,均为一流,堪称绝妙。

 

由于储教练的练习,清怡的发问,让我们有缘得知这一拳名。感到这不仅对我行拳大有帮助,对我读书也大有启迪,谢谢两位。更感谢老师的垂范,给水浪拳历史上又增添了绚丽一笔。

 

 

晓希

2020-05-31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1/2/12 21:54:38 IP:已记录
晓希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551
经验:985
金币:985
注册:2018/3/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云横雪拥

“云横雪拥”再析

 

5-30的拳课上,肖力行老师因清怡的发问,公布了“云横雪拥”这记拳名,课后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记录成文《云横雪拥》,同学们在分会群里讨论时,有一样的看法,也有相反的。一时我也有所疑惑,是否自己理解有误?大家都很期待上课时向老师请教。6-13的拳课答疑环节,清怡向老师提问,“这记拳,如厚雪拥蓝关,马欲前行却障碍重重,不得进。所以拳要蓄势,用中节奋力向前涌出,方可突破而行。我这样的理解可否?”

 

老师说,大家积极思考,互相探讨,就能做到层层递进。这样的学习气氛非常好,希望有更多同学参与讨论。清怡从诗的主人公角度去理解,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思维方式,不过诗是形象思维的,所以是可以用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的。我当时说了一个要求,你们要做到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这记拳要打出“涌”的感觉。就是说,打出拒人千里之外之势,让对方的人马无法进来。拥者之意是抱,大雪环抱整个蓝关,严密无缝,壁垒森严,那就是一个整体,令人无隙可钻。用十大形的拳论来讲,就是整劲。就是要你把身体变成一整块,不是只用手臂来打,而是用整个身体来打,势大力沉,难以阻挡。

 

老师进一步说,更深入地理解,这里还有一层意思,云和雪,实际上是同一物体——水。云可以漂浮在空中,轻至忽略不计;黑云压城城欲摧,至重不可计量。当中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从水到汽,升腾变成云,云可慢慢积累,到了一定厚度,可变成为大雪。其实移动的物体,最轻的是云,最重的也是云。云横就是一点点积蓄力量的过程,势蓄到满了不能再满了,一涌而出,排山倒海压向对方。这记拳也就是这样一个变化过程,一个厚积薄发过程。

 

听了老师的解析,我不再疑惑,坚定了自己的理解。这记拳,要把自己当成云、当成雪,当成给对方造成巨大压力的一方,横的来,直的涌,压向对手。以诗而言,就是要迫使入侵者远离,使其无法突破。拳名出自于诗,意境是重若崩云,整体涌出的感觉。

 

一记拳名,包含如此丰富的哲理,又有如此广阔的形象思维空间。细细体会,回味无穷。六合八法拳艺之妙,岂是我辈尽一生之力,所能尽知哉?

 

 

晓希

2020-06-14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1/2/12 21:55:01 IP:已记录
晓希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551
经验:985
金币:985
注册:2018/3/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Re:云横雪拥

云横雪拥 三析

 

自从肖力行老师公布了云横雪拥拳名,我勤加练习。

 

将近一个月过去了,今天老师看到了我练拳,说,这记拳,你还没有完全打出“涌”的感觉来。记得我要求做到百密不疏,壁垒森严吗?要做到,你必须用尽全力。你的力量有多大,就用多大,全力以赴才行。为此,你先要把力量全部收集起来,从孤雁出群结束后就开始收拢你的力量,边边角角,每一寸的有生力量,全部归拢,集中到身体中节,然后重重地推出。现在你的注意力只在最后出手那一下,就不会有涌的感觉,因为你只用到了部分的力量。你必须集中全身之力,势大力沉,再出手。那就需要将收集力量的时间放长、范围放大,所以这记拳的转幅特别大,水浪拳里这么大幅度的拳,云横雪拥是唯一一记。你要特别留意,细细体会。

 

至此,我也明白了,为何我跟老师打云横雪拥,总是比老师快,是因为我对力量的收集不充分,最多收了120度范围。

                                          

我再练习这记拳,双臂在身体左侧大幅度转动,划足180度,感受到力量逐渐集聚起来,越划越觉力厚,力量之大甚至有时会站立不稳,然后左腿蹬起用身体的力量将双臂重重送出,自觉颇有拒人千里之外之感。老师评,有点涌的意思了。

 

老师又说,现在你再打,就不会走样了,如果你没有认识拳的内涵,没有打出自己的体悟,离开了老师,回去自己打,逐渐就会变形,比如,慢慢可能就转90度了,再往后甚至不转了,将来传到后面人,必然面目全非。这就是传承内家拳的难度所在。

 

一记云横雪拥,练习了百十遍,听了老师层层递进的讲解,才摸到一点门道。水浪拳里有数百式,每一记拳都要如此深入钻研,理解内涵,习得体悟,才能真正掌握,才有可能真正把拳艺传承下去。吾辈任重道远,当不懈努力之!

 

请吾师审阅此文,得箴言:”收尽百骸之力,索齐经络之气,集于丹田之中,涌于周身之外。”喜出望外,无有过之。

 

 

晓希

2020-06-26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1/2/12 21:55:27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5/12 13: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