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0-07-04 学拳小记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2020-07-04 学拳小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1 | 点击数:637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2020-07-04 学拳小记
陈清怡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331
经验:613
金币:613
注册:2016/9/25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2020-07-04 学拳小记

2020-07-04 学拳小记

本周训练在源深的二层,来的同学比较多,而且小凌老师也来了。现在老师教拳说的东西,自己觉得挺有用的,慢慢的可以和以前讲的串起来了。

 

1.  腕直和形于手指

小凌老师这次指导王钧踩步说到了腕直,叫我打“丹转九成”后的“闭门推月”,也提到了左手腕的直。嘉严问左手推出去,不是立掌吗?现在明白不是立掌,立掌就断在了腕部,推实际是把手掌打开,但是腕部还是直的。

 

想起前面小凌老师讲“五圣朝天”手的先后顺序使得意识正确,建军手指抖说明气到手,还有毫厘和千里的差别,隐约觉得每记动作手型的正确,预示着内因的准确,所以才有形于手指的说法。

 

2.  过犹不及

金星穿拳因为胯合,虽然多打出了一点距离,但小凌老师指出打的有点过。那打到什么算合适呢?那就是如果不能一击而中,结束战斗。那习拳必须要考虑下一记拳的出拳,而过就会使得拳容易收回来,影响下一记拳出拳。我的理解所谓过犹不及,不只是习拳,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一如行军打仗要留预备队,工程设计考虑余量一样,拳用尽了就没了变化。

 

原则知道了,和金星、建军讨论踩步3的动作,大家就明白其实是一样的。很多动作可能都要再琢磨一下,看起来势大力沉的多一点,其实都是过了。

 

3.收势

储教练指出我收势的时候,鹰捉下来左脚向后晃,这个以前小凌老师也说到过,忘记了。

 

这周觉得小凌老师讲的特别重要,不只是拳,很多事情都点茅塞顿开的感觉。

本周习拳

这周习拳没什么大变化,雨天天下,但是到了晚上9点的时候总会停一会,正好出去打拳,打完接着下,到也不冲突。可能下雨怕滑的原因,踩步又想起了剪子股,把大腿夹紧的事情,已经忘记好久了,慢慢再捡回来。好多地方都是有点体会然后又不注意,要来来回回好多次。

 

收势发现自己之所以能够猴束蹲落地虎扑能出去了,是因为自己是猴束蹲合的胯打开出去的,后脚蹬的反而少。感觉应该2个都要有才好。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1/2/10 11:04:40 IP:已记录
晓希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551
经验:985
金币:985
注册:2018/3/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2020-07-04 学拳小记

2020-07-04 源深拳课笔记

引子

今天是小暑前两天,天气闷热。一早陪老师从苏州出门,赶到源深时,二层平台还是铁将军把门,老师敏捷地翻上围墙,轻巧跳下,稳稳落地,给大家上课。看老师的身手,绝对想不到老师已经年过七旬。不禁亦喜亦忧,喜者,老师依然身手敏捷,忧者,这让我们常常忘记了老师的年龄,常常意识不到老师在超极限工作,不觉使其过劳。想来甚疚之。

 

今天老师对王钧、金星、郭博士进行了指导,并回答了建军等人的提问,我摘记印象深刻之处,分段发送。

 

之一——打拳腕要直

对王钧的踩步,老师指出他的出手没有水平向前,也就是没有做到腕直。老师今天细细做了示范:小臂和手,有两个方向的连线要直。一条连线是小臂和手掌外侧,另外一条连线是小臂和手背,这两条线同时要直。腕直的要求,多年前老师在踩步摇闪把----拳理要旨中,就写明了整记拳每个过程腕直是真谛之一。

   踩步、踩步、筑基始于鸡步。

臂摇手闪腕直,腰转腹旋胯提。

提胯,提胯,虚领顶颈急刹。

附图为当时老师指点王钧踩步视频截图,在一、二、三的过程中,老师始终保持腕直,见红色箭头。

举一反三,水浪拳里,闭门推月的左手,琵琶遮面的右手,都应做到这两条连线要直。但是要做到很难,老师说没有一定的功力不能为之。老师曾经表扬说我琵琶遮面打了天然对,我今天才明白,那是我无意识当中,右手向前推出时手腕就是直的。这是我碰的运气。但是打拳不能靠碰运气,必须是有意识、有控制地做到,才有意义。

 

之二——打拳不好过

金星打穿拳,手冲出去那一下,用力很猛,身体被带了歪向一侧。老师说,身体歪了,就是过了,打拳不好过。这样的情况,如果是最后一拳结束战斗,是可以的。但如果后面还要继续打,就有大问题,因为你的力量全放出去了,收不回来了,此时易受攻击,继续则将挨打。在乒乓球比赛中常可见这种现象,A拼尽全力扣出去一记球,自认为对方一定无法接到赢定了,没想到对方居然救起来了,A则回天无力,眼睁睁看球落地,因为前一记用力过猛身体失控了,来不及调回到可做反应的状态。

 

所以打十大形,既要用足力道,又要保持身体在可控状态,才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其要诀还是,保持立身中正,在任何状态下,不管是定势还是过程中,都要立身中正,这四个字很简单,人人都懂,但要做到,极难。一般人如果能做到定势拳时立身中正,已经算是行拳高手了。老师打拳,无论十大形还是水浪拳,任何一个瞬间拍照定格,老师都是立身中正,真正神奇,叹为观止。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老师行拳,已入化境,其境界,非中庸乎?

 

之三——打拳要放松

老师说放松是通过练习, 自然而然达到的。国燕师姐举抱小孩的例子,老师深以为然。妈妈抱自己的小孩,天天抱天天抱,不管小孩是轻还是重,都抱得轻松自然,因为抱习惯了,自然知道要用几分力是正好,这就是放松。但是其他人一下子来抱,没有一个敢放松,生怕孩子掉下来。都会很拘谨很不放松,需要抱一段时间,也会逐渐变得放松。这有个过程。打拳也一样,身体没有练到那个程度,谈放松都是空谈,理论说得再高深,都是无根之木,虚而无益,放松要靠打出来。

 

之四——如何看拳照

肖师教拳,是为了传承,非以此为生。肖师的拳照,穿日常便服,所有细节一览无余,是真正的标准,是行拳之典范。曾多次有人花大价钱要来拍肖师的拳照,肖师知其为商业目的,一概予以拒绝。但是对立志传承的弟子,老师则毫无保留。如果要从拳照上学拳,毫无疑问当学习肖师拳照。

 

之五——拍摄8人版密州出猎

今天拳课的最后一段时间,老师用来拍摄8人版密州出猎,从上次找好的游泳馆二层平台俯拍下去。上面很晒,跟下面的人距离远了,沟通不便,老师喊话声音都哑了,下次拍摄要带一个话筒才行。拍摄下来,感觉大家的配合还比较陌生,有的同学打密州出猎还不熟练,需要多多练习。

 

老师要求在89月拍摄完成8人版密州出猎,打算拍一个8人男子版,8人女子版,44女版,孩子版的,全体版的,到时可以提供给美国大学做凌氏水浪拳纪录片选用。希望我们团队能有几个小男孩小女孩入镜,可以体现我们团队老中青三代人风貌,那将是非常有意义的画面。希望同学们乘暑假期间,在自己练习的同时,也多多培训自己的孩子,上拳课的时候,尽量把孩子们带来跟大家一起练习,互相配合,争取早日拍摄成功。

 

 

晓希

2020-07-04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1/2/12 21:35:09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7/24 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