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19-07-21学拳笔记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2019-07-21学拳笔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10 | 点击数:1154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2019-07-21学拳笔记
晓希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545
经验:982
金币:982
注册:2018/3/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2019-07-21学拳笔记

2019-07-21学拳笔记

 

今天艳阳高照,高温35度,一扫前几日的阴雨潮湿,虽说我赶路途中汗流浃背,倒也感到汗出得痛快淋漓。

 

到达场地的时候,看老师已经在了,只是脸带倦容,面色憔悴,但又亲切如常,气定神闲。前天晚上老师被逼无奈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想必老师这两天一定失望加痛心,无法安睡,出这样的事情,人人都为老师、为团队感到痛心。惟愿自己能更多地学习和提高,引以为戒,能早日为老师分担更多工作压力,让老师不要那么累。看到大家都对老师的健康表示出万分关心,非常感动,为自己是这样一个优秀团队一员感到珍惜。

 

9点一到,老师一下精神振作,开始上课。第一个内容,领打一遍水浪拳。跟着老师打,我可以打出自己独自练拳打不出的拳势、节奏,也可以看到很多我打得不对的细节,还感到气息特别顺畅、舒服。跟师打拳,在模仿中,从形似到神似,不知不觉就打对了,就打到位了,外因带动内因,无意中就踏上了新台阶,不由得十分珍惜每一次跟师打拳的机会。

 

打完拳之后,我继续对王钧进行指导。他把上半套从起势到朝阳贯耳,打了一遍给我看,真不错!王钧虽说缺了不少课,但是打出来的水浪拳,还是很有基础,有模有样,是一棵打水浪拳的好苗子!上节课指出他的问题,基本都改正了。有几处路径略有疏漏,我指出以后,领打几遍,王钧马上就记住了。然后我接着教他从朝阳贯耳到上半套结束,再从下半套起势到迎风拂面。新的路径从三遍之后,有的时候只要从两遍,或者一遍,王钧就说,师姐我自己打一下,给你看,基本都能打出来。说明王钧的接受能力很强,能够比较快地记住路径。我自己后来总结,觉得我今天在纠正王钧动作的“好坏”上,还是着墨过多,有点偏离了老师“抓大放小”的要求,应该继续往前多教一些路径,下一节课,当改进之。

 

我在边上教王钧的时候,老师继续对黎明、建军、达达单独指导水浪拳,指导金星等其他弟子十大形,一定有许多精彩内容,可惜我无法分身旁听,后来建军过来建议我,说老师讲话的时候你最好过去听一听,讲好了你再过来教。我深以为然,我现在要多向老师学习教拳,对我教王钧、教南京的学员都大有帮助,下一节课,当调整之,谢谢建军!

 

看到大家非常认真听老师指导,想必精彩而重要。在建军的提醒下,我听到了拗鸾抟翼这记拳的要义,看到了黎明、建军、达达三位打出来的拳立马大有改观,明白了打好这记拳的实际意义。尤其是老师对抟字的解释,以武证文,令人叫绝。遗憾的是,只听到了很少一般分。这次课上老师讲拳的内容,就期待从大家的小记中学习了。

 

课后,清怡向老师赠送了自己姑姑亲手种的南汇水蜜桃,又大又美,最好品级的只有一箱,全部拿来送给老师了,老师深表谢意,并说下不为例,老师由此得知清怡是南汇人,跟自己是老乡,大悦。巧得很,我和一班师弟跟老师、师姐同在一节地铁车厢,老师请大家一人拿一只分而食之,师弟们都很客气,说不要,只有我老实不客气,说正口渴,如能得一枚火车上吃,岂不美哉,老师遂开箱给了我两只,说如此珍贵之蜜桃,吃一只添10年寿命,给你两只,添20年寿命,望你多为凌氏团队工作20年。我谢过老师,心里在想,承蒙老师不弃,此后余生,我都是会和凌氏团队同呼吸,共命运的,何止多20年焉。希望老师多吃几只,添福添寿,那是我们团队最大的福气。在此也谢谢清怡!

 

晓希

2019-07-22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9/7/22 17:34:58 IP:已记录
shutjy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连长
发帖:188
经验:238
金币:238
注册:2016/11/26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2019-07-21学拳笔记

陶嘉严2019-07-21学拳小记

上海这几天进入烧烤模式,但是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过来给我们上课,从老师走路的姿态来看,文成之行受的伤还没好,还是请老师多多休息。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们在日常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但是到底是什么意思?几乎没有人说得清楚。老师今天通过拳,给我们解释了这句话。在黎明给老师看“风卷残云”的时候,老师一开始说了黎明没有注意后手这个问题,等到黎明再打的时候,不单单后手的问题还在,头也开始乱动了。老师说这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是人如果想要有点进步,那要克服的困难远远比进步的那点要多得多,我认为,这是我目前以来,听到的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最准确的解释。

“拗鸾抟翼”,老师给“乌龙摆尾”前一记起的名字,拳里面有一个步法叫“拗鸾步”,老师为了求证这个名字是否正确,看了无数张的照片,终于通过一张丹顶鹤的照片,证实了这个说法是正确的。打这一记,双手是在同一个平面里运动的。通过老师对拳名的解释,黎明、老罗和达达打起来比之前都好很多,以武证文,学生佩服。

课后,老师说到今后教拳,要发挥团队的力量。我是这么认为的,虽然老师认认真真地教了我们三年,我们也好好地跟着老师的学习,但是和老师比起来,我们还是远远不如的。不过我们是一个团队,要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作用,因此,是否可以在教拳的时候,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比如教十大形还是以储教练为主,在教“单把”的时候,可以让秘书长当助教,帮助教学,教“燕子抄水”的时候可以让运杰和黎明做助教,教“大劈”则可以请金星帮忙,大家各有所长,通过团队的力量,做到1+1大于2

725日的时候,王教练在群里发了老师关于上师大教学的计划书,老罗看了之后,问学拳是否对教师公开?我觉得,可以对老师开放,因为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学生一直在流动,而老师几乎一直在学校,教会了老师之后,老师会再教学校里其他的学生,通过老师,可以将内家拳在校园内发扬光大,而学生学会后,到了社会上又会通过其他方式进行传承,如此循环往复,做到生生不息。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9/7/25 20:10:38 IP:已记录
陈清怡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329
经验:611
金币:611
注册:2016/9/25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Re:2019-07-21学拳笔记

2019-7-21 学拳小记

今年的暑热来的晚,但一来也是气势十足。大早晨的已经是烈日当空,还好训练点有梧桐树的荫凉,虽然没有全遮蔽,也算是很不错了。这次的训练讲的东西有点多。一个话题一个话题的记录,漏的大家一起补齐。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个小凌老师点评黎明的拳的时候说的。黎明本来就只有一个错误,指出纠正后,这个错误没有了,但是前面没有的错误又出来了。这个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自己的体会,就是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一个动作纠正,旧的平衡打破了。要建立一个新的平衡,新平衡建立的过程中,就要不多修正,使得新的平衡能够建立起来。以前打拳,打着打着觉得自己什么地方都不对了。后来发现就是这种平衡打破,重新建立提高的过程。

 

拗鸾抟云

指导建军的时候讲解了拗鸾步、和水浪拳的拗鸾抟云。拗鸾步是丹顶鹤的一种步法,类似于交叉步。抟是以手圆之。小凌老师特别指出,抟的时候意识要到无限。以前说到无限,没什么感觉,不知道怎么弄。这次明白就是看远方,想着已到远处,有点京剧水袖的意思。手没那么长,但是我的袖子丢的老远,手带着袖撸个大圈。

 

意识放下

指点达达魁星献斗后面双手放下的时候,说手的意识放下来了。我边上看,不知道看什么才是算意识放下来了。

 

金星收势的二气

收势的时候,金星的手总是在脖子的地方停一下。小凌老师指出了问题,但是金星就是改不了,还是要停一下再开始跳。小凌老师问大家为什么?大家一阵猜测,都不对。小凌老师解释说金星这个停,其实和他起跳的位置有关。他起跳的晚了,不停一下蓄一下势,一口气就是跳不起来。需要第二口气才能跳的起来。所以,起跳提前一点就能解决。金星和大家赶快试一试,恍然大悟。原本不顺畅的起跳,一些顺利多了。老师到底是老师,不仅知道问题在哪里,而且知道怎么去解决问题。

 

祖师、宗师和老师

小凌老师这次讲解了祖师、宗师和老师的差别。

祖师是指本门开山立派之人。宗师指的是造诣极高,能够纠正错误的人。小凌老师讲解说,出宗师其实不是一个好事情。因为门中传承兴旺,大家的水平都基本差不多,个体即使有差别也不会非常大。这个时候是不会出宗师一说的。只有当大家传承都有些走样了,突然出一个人,能够纠正大家的错误,把传承再扳回到正途中的时候,这个人才会被称为宗师。有宗师说明传承式微了,不是好事情啊。

 

老师的讲解就简单一些,就是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大家多努力

小凌老师这次又说了在安福寺前滑倒的事情,虽然没有摔倒,但有些扭伤。没摔倒是功力还在,扭伤是是因为人老了,身体的机能逐渐退化,跟不上了。现在尚且还能给大家做一些示范,但是后面会做不动的,也不知道谁以后能帮着做示范。话到此处说的我也不禁有点伤心,老师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唯有大家多努力,方能帮老师多做些事情。

 

老师接着说,你们每人学不同的拳,这样以后就能互相教。不知谁接了一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小凌老师说大概是这个意思。

 

自己的拳

本周的拳是打得乱七八糟,比以前差的太多。手脚不一致、踩步动作3手不是直接推出去的,而是在下面划个小圈,晃上去。反正问题多多。回来只好老老实实的慢慢纠正。希望新的平衡早日建立起来。

[此帖子已被 陈清怡 在 2019/7/26 20:55:14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9/7/26 20:47:38 IP:已记录
张耀东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工兵
发帖:36
经验:38
金币:38
注册:2016/11/10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4

Re:2019-07-21学拳笔记

2019-7-21 学拳笔记

 

今天在去大宁的路上,通过微信收到了老师宣布我满师的消息,内心感到且喜且忧。喜的是这么多年的努力和坚持获得了老师的认可,忧的是自己的拳艺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现在满师了,就应该承担起传承凌氏拳艺的责任,因此为自己的水平能否承担这个责任而感到担忧。

 

到达大宁公园后,先请储教练指导了一下我的踩步。储教练说我踩步的第三步前后手应该先合在一起,然后再由后手推动前手推出去,这样才能发出劲,而我的前后手是最后摆到一起的,无法发劲。在储教练的指导下,操练了几个来回,渐渐找到了一点感觉。后来大家一起操练时,我听到老师也说東東打的有点样子了。不过最近几天回来练习的时候,又找不到那种感觉了,看来还得在培训点多多练习,有问题了可以马上得到指点。

 

后来老师在指导达达、建军、黎明水浪拳的时候,给我们讲解了蛰龙现身和乌龙摆尾两式之间的拗鸾抟翼一式。老师为了考证拗鸾步,特意看了成千上万张鸟类照片,最终发现丹顶鹤走路的时候会走出拗鸾步来。此外老师还讲解了抟翼的意思,回来后我又查了下字典,发现“抟”指的是把东西揉弄成球形,猛然想起我老家方言里有类似的发音,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本来觉得很陌生的“抟”字,顿时觉得亲切起来,原来在老家方言里这个字经常用到。

 

张耀东

2019-7-26

<style></style>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9/7/26 22:52:05 IP:已记录
童金星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56
经验:75
金币:75
注册:2018/1/8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5

Re:2019-07-21学拳笔记

              学拳小记2019-07-21
<div><div>这次训练,老师给我做了两处指点,大劈和收势。</div><div>
大劈:步幅稍微大一点。</div><div>
</div><div>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的胁肋的束展不明显,就平时练习而言,还是要多打出涨起,落下的感觉。但是如果真的强调束展,我又会练跑偏了,所以建议我增加步幅,如此一来,我的身体就自然因为要起来,而在腰胯,胁肋肋骨会多发点力。</div><div>
收势:一气呵成。</div><div>
之前起跳位置不对,原因是意识不对,在想着跳起来,意识的方向错了,所以整个收势不连贯。纠正动作后,再打收势,感觉顺畅不少,尤其是下来的鹰捉,有“捉”的感觉了!</div><div>

老师针对了张耀东师兄的小记,讲了“力”的问题,讲他以前同事说他干其他的事都没力,就打人有劲。而我有时候力气太大,反而打不出内家拳的意思了。
</div><div>
我觉得还是“意识”的问题,意识不到时,拳显散乱,没劲;意识太重的话,就会不自主的用上蛮力,手上的劲用的多了,就是老师说过的“梢节”“末节”的问题。只注重手上力的大小,就打不出内家拳的味道了。</div><div>
针对这一点,我对练过的几记拳有点感受,像穿拳,虽然是后手出拳,但是如果真想着出拳,手上的力就会大,腰胯转的反而不明显。不去想出拳的手,而是想着拉回来的手,腰胯转的就很明显,我想是因为出拳的手,我们潜意识里它就是用劲的,不去想着发劲它也有劲!</div><div>
像“一头碎碑”,虽然是上下起伏,但是如果想着怎么上下那就错了,我就记得老师有一回点评我们一头碎碑,开玩笑说“跟磕头似的”。如果不想上下,而想着向前冲击,一头碎碑就会好看许多,我想大劈可能也是这样。</div>[此帖子已被 童金星 在 2019/7/27 6:45:46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童金星 在 2019/7/27 6:47:20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童金星 在 2019/7/27 6:48:19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9/7/27 6:40:34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4/17 23: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