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2018-2-3学拳小记2018-02-03学拳笔记
这次的拳课活动分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举办井系分会年会,第二部分是拳课。现在分别做一下记录。
先说拳课部分:
2月2日下午,老师为了照顾外地学员,特地早到近两个小时,为我和桂云师弟看拳,并且请有空可以早到的上海同学也都来参加,储教练和晓舟教练也跟老师一起到了,于是兵分几路开始学拳。我把上次学的下半套起势到平分秋色打给老师看,老师给我指出一个问题:
蛰龙现身:双臂从身体左边划过头顶再划向身体右边,整个过程双臂都要紧贴身体,不可以伸到身体前方去。
然后让我接着打下去,从平分秋色一直到五圣朝天前一记,老师指出的问题如下:
平分秋色后的定势,是朝东,但不是身体侧面朝东,而是脸朝东,身体也微微朝东,要前进要进攻的方向,都是用脸去对着的,眼神的注意力保持在进攻方向;
魁星献斗后,双手是从头顶上面拍下去的不是横着扫过去的,到东北方位,然后两个拳头的顶面相对,右臂高左臂低成一条直线,从身体左侧拉动身体转动135度,从东北转到正西;
提手七星,右手从左大腿内侧启动,然后在面前挑一下成立掌,挑右手的同时踢一下右腿。
2-3日上午的拳课中,我主要是带几个不练习十大形的学员水浪拳,看到吴骎和阿湘已经把上半套全打下来了,很为她们高兴。我纠正了吴骎的无用之用一前的转身、开枝散叶、熏风扫叶,都是手和脚的配合有问题。然后我教了卜巧一段拳,从平分秋色后一记到五圣朝天前一记,用的是从三遍的方法,但愿能给卜巧留下印象。老师指导任敏的时候,我也跟着学。青龙三探爪的第三记,右手是一个罩向前的爪子状,手指微弯,手腕处不可以折。驽马回头之前的一记,双手手背相贴,要尽量往前往下插下去,仿佛要触底,但注意此时臀部不可以翘起来。我发现臀部不翘之后,想要触底变得比较困难,功夫不够矣。
再说年会部分:
这一次的年会,是我们井系分会第一次举办年会,但是办得有模有样,温馨快乐,简单隆重。晓舟教练做了热烈喜庆的PPT,主持会议,会长柏伟磊做了年度总结,学员代表张黎明发言,国燕教练对一年的井系教学工作做总结、储教练发言,各工作组负责人(我——公众号、罗建军——博客、黄腾达——艺海)述职,全弟理事长发言,最后小凌老师做重要讲话,老师对每个人的发言都做了点评,见解深刻,意见中肯。既肯定了大家的工作成绩,也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希望。老师特别为我们这个团队的纯洁性感到高兴和欣慰,具备君子之德,有纯洁性,才能把传承大业做好。老师提到论语第一章最为重要,而其中的最要紧的是1、4、7节,第1节老师曾经讲过,期待老师日后讲一讲第4、第7节。其实期待老师全面开讲论语。
这次要大书特书一笔的,是在年会的最后,大家一起为我庆祝50岁生日。这次的生日,过得特别开心,特别有意义,特别有惊喜,印象深刻,永生难忘。
开心是人生第一次有这么多我尊敬和喜欢的人为我庆祝生日,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待遇,颇有些诚惶诚恐,颇有些不好意思,劳烦老师和同学们了!
有意义是在我50岁的时候过这样的生日,我的人生下半程有了一个美好积极的开端。50岁以后的我,人生责任大部分已尽,会更多地去做我喜欢的事情,打拳是我喜欢的事,所以会更多地投入到打拳上来,不仅自己学好打好,还要协助老师和凌氏团队,为传承做更多的事。感谢老师定下50岁为团队成员做生日的条例,这个年龄的设定非常有意义。50岁是人生一个重要的关口,是继续扬鞭策马自奋蹄,让人生更有意义,还是从此停止追求进步,进入休息状态,这个抉择十分重要,决定了你未来几十年的人生道路。我很幸运,在分会里第一个赶上老师定的这个条例,在开心快乐的同时,也明确了我今后的人生态度和行路方向。
特别的惊喜不来则已,一来成双。真是喜出望外,笑逐颜开,老师说我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第一个惊喜是朱全弟理事长,特地为我写了一首七律诗,并且请书法家写成了条幅,在生日现场送给我。素知理事长文笔功夫了得,常有文章在文汇、新民晚报等知名报刊发表,出版有多部散文集,没想到古诗也写得这么有味道,更没有想到我成了全弟理事长诗中的人物。除了亲自写诗,理事长还请书法家写成了条幅,这当中需要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和人情,这份情意,令我十分感动。理事长觉得诗中有一处平仄声处理欠妥,当众表示要修改到圆满再送给我,这种真诚而坦荡的胸襟,令我很是敬佩,不愧是内家拳的优秀代表。
第二个惊喜来自我们尊敬的小凌老师。小凌老师在2月2日上午特地赶写了一篇文章,在晚上的庆祝会上朗读出来,作为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文章立意高远,体现出远大的志向和坚强的精神意志,读来令人肃然起敬,并且令我由衷佩服老师的博学和国学功底。特将全文记录如下:
高山流水知音难遇
---释侃希二张大雪拳照的命名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句出柳宗元的《江雪》,要了解这话的含义,首先要对柳有所了解。他不说钓鱼,说钓雪,大有讲究。这里的雪代表了他一生高洁的所求,他的所求就是继绝学。对他来说这个志向,犹如高山流水,知音难觅。不管有多难,他看准了方向,绝不改变。哪怕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仍然初心不改。所以我把这记高山流水拳比喻为独钓寒江雪。
孤舟漂泊打转,何日见冯唐? 柳宗元就是在期待正确方向的来临。步罡踏斗,什么是罡?四正为罡。管仲对齐桓公说,治国之道,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四维绝,则国亡。四维乃治国之纲领,也就是正确的方向。放在拳里,就是取这个意思。第一步决定了后来的方向,一定要踏正。这记拳要打的大小方位,都在第一步上决定,所以我把这记步罡踏斗拳比喻为孤舟蓑笠翁。
柳宗元当时想钓的“雪”,身前并没有成功,身后成功了,大大的成功,终成其愿。竖起的古文运动大旗,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人都在他的“雪”上讨生活。正是由于他的坚持,才赢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功,造福一代又一代志士。
我打到这二记拳时,常会有这种感觉。也勉励自己,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内外之分,辩荣辱之境,斯已矣。
以这篇高山流水难遇知音文,作为侃希50华诞之礼,献于她!
师字
2018年2月2日
真是难得一见的好文!!我这两记拳,原本只是灵机一动,应景摆拍,没想到引来老师这篇力作,意义深远,必将惠及团队众人。我这两记拳真是打得太有价值了。南京十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雪,除了雪大令人难忘,更令人难忘的是激发了老师的创作灵感。雪中场景,多年以后,还会因为老师的这篇文章而历历在目。
回想这次生日,除了开心,除了惊喜,心中还有满满的感恩,感谢凌氏团队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为我举办庆生活动,感谢晓舟教练的精彩主持和独唱,感谢伟磊会长、清怡秘书长安排场地,订购蛋糕,(我把那片写着祝贺侃希生日快乐的白巧克力老实不客气地吃掉了,甜在心里),感谢运杰的诗歌朗诵,感谢欣珂小师妹认真而专注的演唱。同时还感到深深的幸运。觉得我的运气真是太好了,能够遇见老师,能够遇见这一班优秀的同学,能够加入凌氏团队,是我人生之大幸。
当天晚上散会后,因为惊喜和开心,心情激动,久久不能入眠,第二天拳课上见到老师,说,我的定力还是差很远,昨天晚上激动得睡不着觉了。老师说难得惊喜,就惊喜一下吧,也没什么的。感觉一下释然了,在回南京的火车上,睡得很是香甜,结果小记写晚了。
侃希
[此帖子已被 刘侃希 在 2018/2/7 15:41:5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刘侃希 在 2018/2/7 18:43:21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刘侃希 在 2018/2/8 16:04:03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