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12月30日学拳小记学拳小记
张黎明2017.12.30
这次是本年度最后一次课了,虽是假期,但大家还是都很积极的参加,基本没什么人请假。
这次课,储教练主要指出了我下面几点错误。
抡劲:
1. 两手抡开的幅度过大,要小一点,另外还有一点点耸肩,不够放松;
2. 动作1的时候,前手要保持在空间的位置不动,是后手肩膀随着身体向前的时候,去靠近前手的。而且,要求是肩膀领前,对准假象敌,同时做到与前手的“合”。我的问题是有些刻意的想让前手和后手肩膀的“合”,导致前手有后撤的小动作,同时肩膀为此有些刻意的扭,去合前手。按储教练说的,刚开始练,肩还不够松,不必刻意去合,有那个意识就行;
3. 两手抡的过程,手臂与手臂,手臂与身体,应该是要贴合摩擦的,我的动作太散了。
收势:
还是上次课,小凌老师指出的手腕有小动作方面的问题。最近在家练习的时候,也尽量注意到这块,这次让储教练又看了下。只是好了一些,还是比较明显。有点挠头。
回来后,这周的练习,在打收势的时候,我重新按照分解动作来练,把手腕和小臂,当成一个整体,找那个感觉。自己发现,分解动作的时候,好像还行,但一连贯起来,就又有点滑过去了。所以这周我收势基本上都是打的分解动作。希望一段时间后,能慢慢纠正过来。
收势另外一个问题,在动作1的时候,十字手左手贴在脸部,我是掌心朝外的,应该是掌心朝内,才能护住脸部。
另外指出了踩步3的动作时,前手手指没伸直,方向不够对准正前(假想敌)等几个相对较小的问题。
在给大家复习了所有已教的动作后,今天新教了拗步大劈。大致路径如下:
分解动作1:就是踩步2和3动作的连起来;
分解动作2:接上式,后手手掌顺着前手手臂,贴着上穿伸直,中间略带旋转至后手手掌像刀锋一下,对准正前方的假想敌;同时后脚由弓步,顺势上前半步;
分解动作三:接上式,猛地劈下后,后手顺护在肋部,前手下劈后,掌心向外,贴在另一侧脚的膝部外侧;同时后脚顺势下蹲,膝部抵住前脚小腿肚位置。注意事项,这个动作需保持上身中正,不能前后左右倾斜。
问题:
1. 如果每天打拳的时间长度一定,该如何分配水浪拳和十大形的比例?我现在因早上出门时间的不同,大致是1遍(20分钟不到些)或2遍水浪拳加十大形,总时间大概在40-60分钟。然后,十大形各动作中,在体力足够的情况下,是每一式尽量打多一些,几天轮一遍好,还是相对平均分配,每一式都过一遍好?
2. 水浪拳,川流不息之后有一个类似下半套月挂松稍的动作,在于一个掌心向前,一个掌心向后。具体区别在哪里?
3. 鸿雁双飞、燕子斜飞、樵夫担柴等动作,怎么理解守住中线这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