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17-11-25学拳笔记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2017-11-25学拳笔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11 | 点击数:1658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2017-11-25学拳笔记
刘侃希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52
经验:80
金币:80
注册:2016/10/10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2017-11-25学拳笔记

2017-11-25拳课笔记

 

今天上拳课,老师宣布了一天个新的上课形式,为了配合十大形出书的节奏,在明年3月之前,老师把拳课分成三组,一组由储教练带领,教学十大形,老师的精力主要放在这一组。这一组,上课时间调整为每周一次。第二组,没有报名参加十大形特训的同学,包括一些新学水浪拳的同学,交给我去带领。第三组是亲子班,几个小朋友,不管是学十大形还是水浪拳,仍然由晓舟教练带领。虽然老师的重点是放在十大形组,但是其他组老师依然会保持观察,觉得出了偏差的时候,还是会过来指导。同时要求学习十大形的同学,不要任由水浪拳的水平降低,要维持在现有的水平。所以老师安排每节课到10点半的时候,所有人都停下来,跟着老师再完整地打一遍水浪拳。同学们回家以后要保持练习水浪拳。这个上课形式持续到十大形特训结束,老师相关的书完成,然后老师再做调整。

 

老师说我的拳打到现在这个程度,要想更提高一步,除了跟老师学,要去教拳,从教拳中让自己成长。师和资,都是可以帮助自己提高的。师,是你要去学习的东西,资,是你要让自己避免的东西。所以,不仅要向老师学习,也要在教拳时从同学身上发现问题,那很有可能就是你也会犯的错误,你能够发现指出并且纠正,你自己也得到了提高。如果你觉得他们有问题,但是你无力去纠正,你也找到了自己继续学习的方向。所以今天我就主要是在教水浪拳。水浪拳先要从路径入手,把路径打熟了,再逐一雕琢动作。水浪拳的路径我自认为打得比较熟,所以对教水浪拳的路径还挺有信心。我今天带了6个同学。我先从起势带大家打到无用之用,结果发现后面的路径有些同学就完全跟不上了。老师及时过来指导我说, 你要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同学,对于刚刚入门的,开头不要多教,要先培养他们的信心,要让他们自己喊停。他们觉得自己学不了了,就停住,觉得自己还能学下去,那就继续再教。对于已经学了一段时间的同学,可以多教一些路径。下节课要先检验这次教的,如果学生回去没有练习,打不出来,那就不能往下教了。作为老师要尽心教,作为学生要尽心学,这样才能良性循环,教学相长。后来我就分组教了,6个同学按程度可以分成三组,第一组是刚刚开始学的,我花了最多时间,从起势到第一个临崖勒马。希望她们回去后天天练习,下节课可以继续前进。其他两组同学本来已经学到了很后面,我下面可以加快一些教她们路径。

 

课后答疑,老师讲了鸿雁双飞的含义。鸿,是雄的大雁,雁,是雌的大雁,雌雁在巢里照顾幼鸟,雄雁出去觅食,等到傍晚的时候雄雁归来,雌雁会飞出巢去迎接,然后,一雌一雄会一起飞一圈,游玩一下,飞的时候,他们是两个翅膀搭在一起,用另外一个翅膀扇动的,那是一种很亲密很温馨的感觉。这个就是鸿雁双飞,也就是比翼双飞。所以说鸿雁双飞的手臂应当基本上跟肩膀持平,想象跟伴侣雁的翅膀搭在一起,然后用另外一只翅膀扇动。腿的形式是丁八步,左脚对着正东,右腿就是一个跟左腿成八字形的角度,不是朝正南也不是朝正西,是有一个角度的。

 

下课后,我很荣幸,和桂云师弟一起,跟着小凌老师去吃午饭,路边小店的羊肉面,简单美味,暖胃暖心,十分感谢!老师说,招待你们吃饭,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吃饭的间歇,老师提起孔子的两句话,我不是很明白,饭后在车上向老师提问,现在把老师的解答记下来跟大家分享。孔子说,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我原来的理解,是说孔子是个很讲究的人,吃肉要把它切得方方正正的才吃,切得不好看就不吃。老师说根本不是这个意思,孔子曾有好几天饿得没东西吃,还会管它切得好不好看吗?这个正字,不是方正的意思,而是对了的意思,就是这个东西本来应该一整个烧的,你就要整个的烧不要切断,这个东西是应该要切成段烧的,你就要切成段烧,比方说带鱼就是要切成段烧,鲫鱼你就是要整条烧,不要切错了。再说不得其酱不食,这个酱是指食物做到最佳味道时候的那个状态,比方说红烧肉,你就不是煮十分钟到了最佳状态,而是要烧几个小时到他酥软入味,才是得其酱,但是你做鱼片就不可以说要烧几个小时,而是要取其嫩,才是得其酱,每种食材是不一样的。孔子的这两句话是说你的切割要符合食材本身的性质,并且要把食材本来应该有的最佳状态做出来,才是对的。老师的解释非常符合逻辑!令人信服。我想,引申到其他事情上,都是一样的道理,要按照事物自身的性质、应该可以做到的样子去对待,去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对做好。有意思的是,我们到了上海师大以后,老师从车上拿出一个鞋盒,里面是一双皮鞋,老师说要把教拳时候穿的运动鞋换下来,穿着皮鞋上讲堂才合适。换好以后走了几步,老师突然转身说,这个就叫割不正不食!神态带着一种孩童一样的天真。是不是越是德行高尚洞察人生的人,越有某种接近孩童的天真?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纯真无邪,简单明澈。

                                                              侃希 2017-11-26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11/26 21:00:32 IP:已记录
刘运杰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68
经验:99
金币:99
注册:2016/11/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2017-11-25学拳笔记

“十大形”特训(一)

本周六(1125日)起,小凌老师安排十大形专项训练,安排我们集中学习十大形,每周一次。

我跟黎明到的时候,嘉严和储老师已经在练习了。我请储老师指点一下我打的踩步,储老师指出存在的问题:一、动作3时前手和后手应有合的感觉,也就是向内绞,绞在一起的感觉,不能松;二、动作1时,后手虎口不必紧贴前手肘部,稍微放开点,手打开;三、手型呈微扣,呈虎爪,要放松。四、收势时,最后一个前窜(动作6)身体都是正的,不是前倾。

后来储老师教虎扑双把。轻步站开始,左脚迈向左前方45度,呈弓步,左手前右手后,右手虎口卡在左手小鱼际。动作1:左脚稍作调整,身体带动双臂横扫,右臂在前,左手按在右臂臂弯,右臂要弯曲,不要笔直。右脚画弧向前。动作2:左脚稍后退,右脚收起,双臂同时后撤,呈猴束蹲。动作3: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向前推出,注意是双手竖起,手掌微曲,呈虎爪。所谓虎扑是也。

小凌老师带打两遍,感觉动作干净俊朗,开扬大气,大师风范。我辈楷模。

小凌老师讲:我们学和练要分得清楚,在这里是学,回去后要练,不是在这里练习,更没有时间站着看。学会了之后跟老师讲,要学新的,这才是“学”。还讲到了练拳的场所的选择,南面、东面要开阔,北面、西面要有建筑物遮挡,以利避风。我想人打拳时,出汗而毛孔打开,西北方向风为凉风,侵入人体,对健康不利。更深一层,人的站位要合乎八卦,是为天人合一。

因参加同事婚礼,未赶上跟打水浪拳和下午听课,甚为遗憾。临走之时,小凌老师叮嘱不要来回奔波,开车小心。感谢老师关爱!此次练拳,运动量稍大,晚上双腿发酸。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11/27 22:04:45 IP:已记录
陈清怡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331
经验:613
金币:613
注册:2016/9/25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Re:2017-11-25学拳笔记

2017-11-25 学拳小记:

因为答应了出版社出书的请求,小凌老师需要赶在明年3月份前,完成十大形图书的初稿。同时为了借此机会推广凌氏拳艺、考虑书中的拳照采用同学们的习拳照片。为此,小凌老师特意在本次课上对以后的拳艺教学做了一个调整。

1. 为了让大家十大形的拳力能够胜任照片的要求,达到一定的水平,专门针对十大形组织短期的特训。时间从20171125日本次课开始,到20183月底结束。

2.  从本次课起,学习十大形的同学学习的重点转移到十大形上面来。每次教学以十大形为主,时间从9:0010:30分。其后小凌老师带打一遍水浪拳。

3. 十大形特训的训练频率为一周一次。内容进度由储教练统一安排。

这里小凌老师特意提到储教练提议将教学频率由以前的21次改为11次。由此可见老师和教练对后进们的关照,倾囊相授而不计较各人付出,各位同学当自珍惜。

 本次的十大形教学,主要为踩步的复习和双把的教学。

对于踩步,储教练指出我的问题如下。

1.  我打1/2的时候还是绷的太紧,不够放松。(这个我也很想放松,但是就是放不松啊!也只能假以时日了。)

2.  1的时候,手太高,现在只在肩的下面一点。还要再塌下去一些。

 对于双把,有一下几个地方需要注意。

1.  虎扑的时候,2个手掌要竖起来。哪个脚在前面,则相应侧的手在前面。后手大拇指放在前手虎口的位置托住前手。

2.  猴束蹲的时候,前脚自然放松下垂,后手放在腰际。

3.  虎扑之后,前脚有一个小的垫步转脚的动作,然后手臂横扫。这个垫步要有,不是直接转脚。

这次学习,双把的转身,还是没有弄的太清楚,虽然也是能转了,但是不知道对不对。

 课后问答

1. 任敏爱人问:打拳要选什么样的地方?冬天打拳打完出汗厉害,停下来又冷怎么办?

小凌老师答(非原话):打拳场地以前讲过了,泥地比较好。要东面和南面开阔,西面和北面要有遮挡,建筑也可以,树林也可以。因为冬天易刮西北风,西北有遮拦,风就能挡住。就算是东南风,碰到西北的树也能缓和风势。以前,xx公园请我去教拳,看场地有一片树林,问,能不能留下西面和北面的树,把南面和东面的树弄走,辟出一块泥地?答可以。那好,弄好了就来教。这个就是天人合一!

第二个问题,像你们这个年纪,踩步练习一次至少要20分钟,才能停下来休息。休息一般3分钟。就算冬天冷,但是你体内的热力还在散发,不会冷的。3分钟后,开始下一组训练。怎么会冷呢?

补充第三点,踩步如果条件允许,场地可以尽量长,一路打下去。效果比往返好!

 2.      鸿雁双飞场景介绍(非原话)

鸿和雁都是指大雁,鸿指的是公雁,雁是指母雁。一般在产卵孵化的时节,母雁在家照顾小雁,公雁出去觅食。那么,日落时分,母雁在家辛苦一天了,公雁会陪母雁一起进行飞行。这时两只雁子内侧翅膀互相搭在一起,靠各自外侧的翅膀飞行。这就是鸿雁双飞,像夫妻二人傍晚一起手牵手的散步,是一种非常轻快、愉悦的放松状态。

3.      学和练(非原话)

大家到这里是来学拳的,不是让大家到这里来练拳的。看见大家三三两两都站在这里,都会了吗?不会,不会为什么不问?学拳是来学习的、是来纠正动作的。学会来,回了家就是练。不是到这里练给我看的。如果都会了,就告诉储教练,继续学习新的动作。

[此帖子已被 陈清怡 在 2017/11/28 20:15:33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11/28 20:03:29 IP:已记录
xiejianxiong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67
经验:83
金币:83
注册:2016/11/15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4

Re:2017-11-25学拳笔记

2017/11/15

源深体育场.

因小凌老师十大拳出书事宜,大家都报名了十大形强化训练班,今次以练十大形为主.以后改两周一次为每周都练.

踩步问题点

1.     3式到1式时,后脚上前不是一直线,小凌老师说是要鸡步,看见过鸡走路不?脚要走直线.我自己打的时候,下意识的后退要略微向外拐一下,感觉这样顺腿.

2.     3式,储教练说要肩正对前方,按要求打了几下,是有区别,以前身体有点侧

 

虎扑双把

1.     2式时要注意双掌竖起,这里的问题点是打拳过程成有时竖起,有时双掌有点平,主要还是多练的问题,要养成习惯

2.     猴束蹲 前腿离地,但不要往前翘,小腿要自然垂下. 双手要有太高,要贴近抬起的腿,同时双手是保持前后.

 

小凌老师答疑

有同学问鸿雁双飞,双手高低的位置. 老师说鸿指大雁,这里特指雄雁,雁指雌雁,双飞乃指雌雄比翼而飞,故双手应该是较高的,比肩的.

另小凌老师有特地指出,学拳时,大家要抓紧学,不要站着,不清楚,不明白的要多问教练. 看来大家有点怠.学而要时时的习之,大家还是要多努力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11/29 16:16:17 IP:已记录
黎明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79
经验:100
金币:100
注册:2016/10/19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5

Re:Re:2017-11-25学拳笔记

学拳小记

张黎明2017.11.25

到的时候,一如既往,陶嘉严已经向储教练讨教十大形许久了。发现每次上课,储教练是到的最早的,学员中则是陶嘉严最早。这个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为配合十大形出书,小凌老师调整了下学员分组:十大形特训组、水浪拳和亲子班的小朋友。十大形特训组,持续到明年3月书稿交付前为止。我参加的是十大形特训小组。

这次课,没有教新的招式。主要还是复习踩步和虎扑双把,有部分学员是第一次学习虎扑双把。需要多说一句的是,参加特效组的,虽暂停了水浪拳的提高学习,但小凌老师每次课结束前,还是会和大家一起完整打一遍水浪拳。并要求大家回家后继续练习,保持水浪拳水平不降为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加大十大形的练习。

踩步我还是老问题,手腕这块有改善,但还需要多注意。这个我自己最近的体会是,就不要去想他,123连起来打,让手通过惯性的作用力摇起来,注意力慢慢的好像移到了整个手臂。而不是像之前,全集中在手腕处,反而僵在那里,现在突然有松下来的感觉。

虎扑双把。之前虽然已经学过,大致路径也知道,但分解动作:123,还是有些混乱的,不清楚具体是哪一记。原先还以为,是左右两记(双把),合起来一共123,练得时候总觉得别扭。实际是左右各为虎扑双把的一把,分别分解为123,这下就对称了,感觉也顺畅了。原先也太笨了,咋就没想到双把要分开来计算。

这次有纠正到一个动作细节:右式时,左手虎口贴合在右手手腕处;左式时,则右手虎口贴合左手手腕处;同时双掌要竖起来,略微有一点点向前的角度,我是略微先后到的角度了。

收势。最近练收势相对多一些,慢慢也能跳起来了,猴束蹲偶尔也能站的住,就是下来那下,还没什么合的感觉。另外,收势的起跳(3),到高点(4)这两个分解动作,静态分开来打的时候还行。但连起来后,发现左手的路径,从开始的裆部位置,顺右手臂上伸,到高点后变爪,这个过程是乱的,左手的路径有走“近路糊弄过去的感觉。相应的,由45(猴束蹲)时,有的时候是双手成爪下来的,有的时候双手是左右相对着(还是向上伸时的姿势)下来的。

也不知道问题出在那里,就是感觉不太对。初步理解可能是起跳后滞空时间不足的问题,但看储教练打的时候,整个动作过程时间还更短,各分解动作却交代的很清楚。下次课,再具体请教下储教练。

课后答疑时,有同学问,鸿雁双飞时,双臂应该摆放的高度。小凌老师给大家描述 了现实世界鸿雁双飞的场景:鸿(雄)雁(雌),傍晚翅膀搭着翅膀,比翼双飞秀恩爱的场景。直观生动,直指根本,让人一下子就非常清晰、牢固的理解双臂应该摆放的高度。

下午,按原定计划,大班师到上师大,小凌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述了氤氲之气的理论知识。以民话,通俗易通的,把平时认为非常深奥难懂的经典古文,讲述给我们听。从混沌的“炁”——无极(道),到太极,到阴阳,再到氤氲之气,进而万物,并循环回到道,整个循环演化的过程。最终又形成八卦。如此的清晰、如此的直观易懂。

理论课后,老师让我送万桂云去机场,顺便看下他的拳。在上师大找了块相对平整的草坪,先是讲了下十大形的收势,后面看了下万同学打的上半套水浪拳。作为完全通过远程视频学习下来的,整个路径的完成度是超出我的估计的,有点惊讶于万同学的领悟能力,也能想象其平时练习的勤奋。

万同学想出一个非常好的方式,让我用他的手机,在看他打拳的时候,发现有问题的地方,随时抓拍下来,后面讲解的时候,对着照片,容易记住,也便于回去后回想。

大的路径方面,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有一些地方,可能是看视频的问题,漏了些细节的路径,分解讲了下,很快也就能记住了。然后,我看下来,觉得其目前最大的问题,每个定式的位置,存在较为刻意的停顿。问他,停顿的时候,呼吸上也存在憋气的现象。和我之前犯过的问题一模一样,所以一下子看出来了。说了下我对此的理解,并建议回去看了之前群里、小记中“慢而不断”的讨论。

去机场的地铁上,我说自己当时是通过把憋气的问题改善,进而让动作慢慢做到不断的。建议他回去也按这个方式试试看。和不过可能因人而异,不一定完全可行。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12/1 14:13:06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7/16 2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