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学拳笔记2017-08-12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学拳笔记2017-08-12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17 | 点击数:2318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学拳笔记2017-08-12
刘侃希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52
经验:80
金币:80
注册:2016/10/10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学拳笔记2017-08-12

2017-08-12学拳笔记

 因为继续高温,今天还是在源深体育中心上课。国燕老师公司有重要会议,今天不能来,全程都是小凌老师指导大家,老师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真是辛苦。讲课中,小凌老师又有些咳嗽,老师还是要多注意休息,不能太累了。

 小凌老师看了我上次学的拳,从起势到鸿雁双飞,指出以下问题:练得不错,基本上都好,除了两记拳不好:摘星换斗之后转身朝西北,抬手抬腿,手向西北伸出,腿成弓箭步,再转身到正南,手从头顶上下来到胸前,翻掌,手再到胸前,然后两手从胸前向身体两侧伸展开到鸿雁双飞。我的主要问题就是在那个从西北方向弓箭步转身到正南方向弓箭步的过程中,我有好几个停顿,不好,不可以停,要连绵不绝。还有就是在正南方向的弓箭步上,双掌在胸前有两个翻掌,我翻的时候太僵硬,不对,应该身体跟着手一起动,不是只动手,翻掌的时候要记得四个字“轻拿轻放”,就可以了。我脑袋里想的要有去打人的狠劲是很突兀的,没到那个功夫,不要去想那些东西,此时还是要匀速,要连绵不断,要轻拿轻放。--现场练了几遍,还没找到感觉,没打出来,回家专门练习这个转身、翻掌。

 然后接着学新拳:从鸿雁双飞到野马追风前面的双手高举抱圆的动作。我看了老师,鸿雁双飞后右手挥到右腿处再抬起来,此过程中,右手都是虎口向前的,手掌是平的掌心朝下的,并不是手指向下的。同样下一个动作,挥动左手时,先是左手掌朝外挥动到左腿处,变成手掌朝下虎口朝前,然后举起左手左腿,左手平平地指向前,意念在食指中指上,指向对方的眼睛。然后到闭门推月,然后到孤雁出群。此两记拳的衔接,也要记得不要停,不要一顿一顿的,要绵绵不绝。孤雁出群后双臂向左后方划一个半圆再回到正东方向,然后要转身到正南方向双手对向拉开,在这个从正东转270度到正南的转身动作之前,我少了一记动作,就是右臂要向右打开。左手翻掌成掌心朝上,同时右手小臂向右方挥出,变成左手右手可以抓住对方手臂抡动的意思,然后再转动身体,手臂的相对位置不变,直到双手平着对拉开。感觉这个意念中抓住对方手臂转身的动作,跟野马追风后手臂从右挥动同时转身到正南的动作是一样的,不过野马追风后面那一记手臂抓得高些,孤雁出群后手臂抓得低一些。

 然后看老师教拳:从乌龙摆尾后到黄龙转身。方法:先从三遍,老师带打三遍,然后让学员自己打,学员各种交流各种摸索,老师在旁边看。老师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学员们先能打起来,把路径连贯起来不要断掉打不下去,然后再纠正动作。

 我也跟着一起学,感到自己有问题的地方如下:

 平分秋色之前的双臂交叉是右臂在外,我以前是左臂在外,错了。双手要平。

 走马观花之前的一个举手向上的动作,记得不要并脚,双脚是前后有距离的,然后伸右脚向前一点点,左手平伸向前,右手在右侧腹部,重心在后脚,然后再左手下右手上向前挥动绕了一个圈,打出走马观花,(插入:此处手怎么绕的,脚怎么前进后退的,我还是不是很清晰,需要再请教老师。)我跟老师说,我的走马观花老是打不好,似是而非。老师说,不奇怪的,这记拳,太认真的人难打好的。走马观花,要有点马马虎虎的意思,太认真了,就没有那种感觉了,认真是好事,但是凡事都认真,又未必是好事了。老师教拳这么多年,如果不知道何时该马虎一点, 早就累死了。

 魁星献斗后转身到东北,手到脚到,手脚上下对齐,不可能脚在东北手到了正北,那就是手足不合了。然后向上向右转动手臂和身体,左手在低处,右手在高处,想象左手抓住对方的腰带,右手抓住对方的衣服,一把把对方揪住,身体顺势而转,把对方拽住甩到了地上。此时左腿到正西,脸对正西,左臂低右臂高,两拳骨节面相对,手腕是平的,没有角度的。然后右手从左腿外侧起,到弓箭步,右手掌心朝前,意念在右肘,右手掌朝前是虚招,吸引对方注意力让对方犯错误,右肘才是真正的攻击。然后左掌要到右耳外侧,做保护。然后右手右脚要同步挑起,此时左手掌朝下手指朝前,左手压住什么东西的意思。然后退右脚,左手伸向前,此时左手是拳头,右手是张开的,右手指朝前虎口贴在左肘下,以前我右手也是握成拳头的,今天看了老师,右手是掌。然后左手向前挑动一下,左脚同时往前进一小步。然后右腿从后面并到左脚来,双手从胸前向上向外伸开,然后原方向收回到胸前,再一起转向左身体外侧,向下向后伸出。再到黄龙转身。

 下课前老师按惯例带领大家打一遍全套水浪拳,我站在老师的右后方,跟着打,感觉气感十分明显。我看到很多很多地方,我打的都跟老师不一样,我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但是一趟下来,我清楚记得,能够复打出来的,几乎没有了。我想了想,觉得我要改变方法,根据我目前比较差的记忆力水平,我应该在跟打之前,就先想好,我今天要看老师打的哪一记,然后就看那一记就记那一记,其他的就不花脑筋记了,不能贪多,记多了结果什么也没记住。这次的跟打,我记住一个我的错误:童子抱琴,第一记方位在西南,第二记方位在西北,是两个45度方向出拳,我以前是正南正西出拳的。

 课后答疑环节,我记得以下问题:

 清怡问:以前打拳很专注,但是现在打拳会走神,想到其他事物上去了,是怎么回事?--我立刻说是思想不集中!被老师批评--太武断! 老师说这个其实是一个好现象,说明你的水平进了一个台阶,好比开车,一开始刚学会的时候,全身紧张,全部在关注开车,后面熟练了,可以边开边说话听歌等等。

感谢清怡问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是有这种现象的,我现在有的时候会天马行空想东西,很多是悬而未决的工作生活上的事情,然后突然意识到我的注意力没在打拳上,赶紧拉回来。当我走神的时候,我是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打拳的,一些需要纠正但是还没有彻底纠正过来的动作,又会不知不觉地回到错误的从前。只有当我的思想集中于我的动作,我才能感觉动作的来龙去脉和走势,也才能体会到气,体会到拳的美妙。所以当我走神的时候,我是比较自责的,觉得自己不专注,没好好打。今天听了老师回答,感到这也许不算坏事,至少说明水平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想问的,还是要追求全神贯注在打拳上,最好不要走神,对吧?如果走神了,也不要紧张,拉回思路就是,对吧?

 

黎明问:流星赶月之后,双臂十字交叉转身后,左腿一个小勾腿,左脚落在何处?老师回答:一定是西北,左脚到西北,脸朝向西北。然后双手从腰后划向前,也是朝向西北。水浪拳里有一个基本原则,叫做三尖相照:鼻尖、脚尖、指尖,三个尖对照在一个方向上了,就是对了,自己可以根据这个原则判断自己打的其他动作对不对。比如青龙三探爪,最后一记,右脚对着正东,那么脸对着哪里?显然也是正东,右手指尖也是。

此处我有疑问:这个三尖相照的原则,对于双手双脚的方向是一致的动作,比如青龙探爪,燕子衔泥,好理解,但是象临崖勒马、伏虎听风,这样的动作,两手的方向不一致,两脚的方向也不一致,这里如何体现三尖相照呢?是不是指鼻尖跟其中一个手尖一个脚尖对上了就可以了?这个原则只是讲一只手一只脚?

 老师今天着重讲了一个道理:要境界不要身价。讲习武之人,有的人时间打了蛮久,拳也打得蛮好,但是不写学拳笔记,其中一个原因,是想着自己的身价,我已经是师傅级的人了,写的文章不能掉价,要比谁谁谁都写得好,看人家写得很好,怕自己写不过人家,那就不写了吧,一次不写二次不写,久久不写,就更写不好了,干脆不写了。而不怕人家笑话自己水平低的人,坚持写笔记,越写越好,不仅文字上有提高,而且拳艺上的提高也是明显的。不写的人,文武两方面进步都很缓慢。根子还是在思想意识里。这个身价的观念,阻碍了进步。

 对这句话我的理解,就是要放空内心,不管你之前是什么样的,都沉到底来学习,把自己放到最低,当做小学生,不怕被老师骂不怕被同学笑话。坚持练习,坚持写笔记。过了一段时间,水平有了提高,上到了一个台阶,但还是要放空内心,还是要把自己当做小学生,虚心学习,不畏惧暴露自己的弱点,练拳、写作、提问,如此周而复始,不断进步。因为拳无止境,没有最高只有更高,需要我们用放空内心不在乎身价只追求境界的心态去学习。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学拳练拳,大道相通,对于书法,绘画,行医,做学问,做本职工作,做人,都是一样的适用,永远用放空内心的态度去对待,身价面子何所惜,不断追求更高境界才有真正的意义。

 老师说拳打到后来,已经不是打拳了,而是打境界。拳最后展现出来的,都是打拳人的境界,思想、胸怀、见识的境界。老师现在跟国燕、晓舟可以谈得深入一些内容丰富一些了,因为他们到了一个境界,可以够得着老师的境界了,那么老师可以低下身一点跟她们讨论讨论,之前她们的境界太低,彼此是没有多少话可以交流的,好比她们的高度只到老师膝盖那里,老师再降格以求,即使蹲到地上跟她们说话,她们也不懂,那就先不说,先培养,只有让她们成长了进步了,当她们长高了,长到老师的肩膀那么高了,那么老师稍微弯弯身体就可以跟她们说话了,她们也能听得懂老师在说什么。

 我个人感觉写笔记对自己很有帮助,首先是对自己学习内容的回顾和总结,在写的过程中,整理了思路,归纳了路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弱点,写不下去或者写不清楚的地方,就是自己有问题的地方,需要向老师请教。这个过程,既对自己练拳有帮助,也对未来后学者有帮助,让后人看到一个练拳者是如何一步一步进阶的,未来没有小凌老师这样的大师在身边指导,这些历史文献也会帮到他们,对内家拳的传承很有意义。在写的过程中,暴露自己的缺点和问题,面子是不好看了,但是你的问题可能是很多人共同的问题,被你记录了解决了,那就帮助了很多人,可以帮助老师实现更宏大长远的目标。老师说纵观古今,虽然有很多伟大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们的作品万人景仰,但是没有资料文献告诉我们他们是如何到达那个巅峰之处的,一上来我们就看到他们站在很高的高处。所以,老师有一个宏愿,就是通过艺海,网站,现在的新媒体,把学拳人的经历详细记录下来,留给千秋万代的后人去学习,让他们看到拳是怎样炼成的,老师很希望我们这帮学生,能够认真地写学拳笔记,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疑问,等到1020年后,辑录成册,每人都可以出一本书,素材就是从最初开始的每一次拳课的笔记,全部都是最真实的记录。想想吧!那样的书价值多高!绝对不是剪刀加浆糊就可以做出来的。哈哈,从没有想过自己也有可能出书。出书不是目的,帮助后来人,传承拳艺,才是目的。让我们好好努力。

 感谢小凌老师的辛苦付出。

 

                                                   刘侃希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8/13 18:02:19 IP:已记录
王国燕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团长
发帖:754
经验:1093
金币:1093
注册:2011/7/4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学拳笔记2017-08-12

补不足唯有不缺席

非常感谢侃希把这次训练详细全面的记录下来,或多或少弥补了我因为参加公司工作会议,不能现场聆听肖力行老师指导的遗憾。

追随老师十多年,每次旁听老师对不同程度同学的辅导,总让我对拳的认知有提高,有新的感悟,新的收获。老师因时因人因材的施教,无一次雷同。所谓一个人不可能二次趟过同一条河,让我感触良多。

所以每周的训练,除了因为工作不得已请假外,我都会排除一切俗事,尽最大可能不请假。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我深知老师的每一次授课,对我都是非常重要,随着拳艺的提高,感悟越来越深,帮助越来越大。也深知机会错过,就此翻篇。

孔子说,“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为理解这句话,我看了好多书,问过多位名师,甚至是上过百家讲坛的大师,解释都不知所云。直到前几年,听到老师对这句无人不知的名言解释,让我肃然起敬。老师不但传承内家拳的正统,还传承儒家文化的正统。老师最后还告诉我,纪实文章要达到百分之一百的文质彬彬,是不可能的,不是达不到,就是太过。所以,我因缺席看侃希的小记,貌似可以弥补缺席的遗憾,实际还是非常可惜,少了一次实际现场的切身感悟。

补不足唯有今后不缺席!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17/8/23 6:34:22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8/14 9:16:52 IP:已记录
晓舟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团长
发帖:961
经验:1555
金币:1555
注册:2012/3/20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Re:学拳笔记2017-08-12

行百里者半九十

算上这节课,井系二期班的课程到十月份只剩四节就要结束了,为了给大家加油鼓劲,小凌老师给我们讲了“行半里者半九十”的原因。

老师说:就像我一开始就对你们说的,我会用全部的精力教你们这里的每个人,但我只要你们这里40%的人能成为合格的老师就是达到目标了。谁不想达到百分之百,可为什么会有半者就是达不到。一是缺乏耐力,二是自我禁锢,自己把自己前进的道路给挡住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老师反问了我们一个问题,究竟是要身价还是要境界?以写每次的小记为例,有的人觉得自己已经可以作教练了,有的人觉得自己来得比别人早,打得比别人好。然而一看别的后学的学员反而小记写得十分出彩,怕自己的一写出来或者一发上去反倒不如别人,于是就放弃作业。如此,看上去好像不输身价,实则已是完全输在境界上了,自己放弃了很重要的一环学习的过程,很容易的被后来者追上。对于这样的学员,我还是想给这样一句话:放空内心,回到原点。好比计算机的“格式化”。这样才能更上一层楼。

今日,国燕主教练单位有事,小凌老师亲自带大家打到“黄龙转身”,随后让张黎明分段领打三遍。小凌老师的带打、分段、指点每一项都思路清晰,节点明确、安排紧凑,学员们学得津津有味。在看黎明领打后,老师对黎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黎明的学习方法提出了有待改进的地方。我想如果黎明自身能认真总结,应该会对今后的学拳乃至其他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不是老师的看重和期待,恐怕老师不会用宝贵的时间来讲这些吧。今天小凌老师讲解的内容丰富而有趣,期待着大家进一步的小记。

期间,小凌老师还抓紧时间分别给侃希、清怡、李巧做了领打示范和指点。两个小时下来,老师的衬衣被汗水反复浸湿。课后的回答问题,嗓子也有些沙哑。可是,老师自始自终精神饱满,还不时的和大家开开玩笑,课堂上欢声笑语不断。正如老师说的,他最喜欢看到欣珂每次的小记最后都会说:今天真开心!

感恩小凌老师把健康和快乐带给我们,人生还有什么比这两样更重要的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17-8-12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17/8/14 14:08:30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8/14 14:08:17 IP:已记录
晓舟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团长
发帖:961
经验:1555
金币:1555
注册:2012/3/20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4

Re:学拳笔记2017-08-12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17/8/14 14:12:52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8/14 14:10:39 IP:已记录
王国燕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团长
发帖:754
经验:1093
金币:1093
注册:2011/7/4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5

Re:学拳笔记2017-08-12

因为单位开会,缺席了这次训练。所以想尽量在他人的小记中,发现哪些自己不知道的。一看再看,果然多多,得益不浅。看到了晓舟拍摄的老师教拳时的照片,投手举足之间,无不尽显典范,给我启示。尤其是那张“魁星献斗”的拳照,更令我惊喜不已。
看老师的“魁星献斗”,浑身上下充满着浩然之气。随意之际,无一处过和不及,无一处凹凸。把“魁星献斗”的意境显示得如此完美,真是魁星献斗啊!给我以后打这记拳更上一层楼会极大帮助。
没想到在自己努力之下,还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大幸也!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8/15 10:09:34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7/14 6: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