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拳小记 2017-07-15
-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六合八法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1 )
--- 学拳小记 2017-07-15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995 )


作者:xiejianxiong
发表时间:2017/7/21 16:04:56

2017/07/15

 深源体育馆

今天8:30到,开始跟储礼贵老师练十大形.今天继续练习踩步摇把闪.想请储教练教下一式,

储教练问收式学了没有,打给储教练看.不行.于是储教练不断演示,有把重点说了几遍.

1.      转身是眼光看后,注意后面来敌

2.      转身是手臂是横摆出,不要往上.同时身体要放松

3.      手臂摆至身体正中,不要过头.

我打时,老师说肩膀过头,有点后缩.看老师打是手臂正中对的对手,肩也是要对着对手.

感觉是前出的脚,手,肩膀是一个方向吧.

尝试打里几次,不行,手臂可以朝前向,肩膀老是过头.

后面开始跟王国燕老师学继续水浪拳下半套.流星赶月,燕子斜飞,平手朝阳,翻江搅海,倒骑龙背.

之前打翻江搅海时,两手手心上朝上的,这次看发现原来打错了,是手掌有点立起的.

倒骑龙背,前出的双手老师是说起平衡作用.有同学说这一式和前面的高山流水的后一式很像.

应该只是像吧,不是同一式,不然上半套也会有倒骑龙背这一式了.

小凌老师给大家讲解着四式的时候,没赶过去听,后面老师要求我们再演示的是后,干过去了,结果在打流星赶月下一式的时候挨了小凌老师一下,不过说实话,没明白错在哪里.

后面看小凌老师演示双手十字架夹住对方的手拖动并凌厉反击对手时.感觉岁然小凌老师说水浪拳以健身为主,但也处处藏凶招啊.

后面听老师讲何谓中正.中不仅指是处于中央位置,在武术里面更是指对,正确. 中就是对了.

字理解为动词.


作者:刘侃希
发表时间:2017/7/21 17:01:25

2017-7-15 学拳/教拳笔记

今天已经入伏,天气暴热,感谢清怡帮我们联系了源深体育中心二楼的场地,得以让大家在荫凉又透气的地方上课。小凌老师冒着酷暑来给我们教拳,上了不久衬衫就全部湿透了,很是辛苦。国燕老师不辞劳苦连夜从青岛赶回来教课,令人肃然起敬。

 

这节课,一直在家养病缺课近一年的冬雷来了,小凌老师安排我帮冬雷补课,争取让他早日跟上大部队。这是我作为助教第一次从头开始指导学员,值得记录在案,或许日后可以给其他教练提供些许参考。

 

我先让冬雷打了一遍,到他不会的地方为止。我的想法是看看冬雷掌握的程度,路径会打到哪里,以及行拳的总体感觉,然后再决定怎么做。结果很惊喜,冬雷可以把上半套完整地打出来,打的路径大多都是对的,而且挺有水浪拳的味道,很不错的!那么我就可以开始一段一段地纠正他行拳中的动作偏差。我让冬雷从起势开始打到第二个临崖勒马。在这一段当中,我发现冬雷的几个比较显眼的问题:

1)手臂伸得太直: 贴纱垂帘后左手臂向前伸得太直太远,这个手臂伸出去应该是有控制的,而且是微微弯的,老师说过手臂不好伸笔直(插入:我的问题:此处左手臂是否也是之字形伸出去呢?) 注坔贯月的前手也是向上伸得太高太直,这里大臂跟地面应该是有一个角度的,不是垂直于地的。

2)重心的转换不清楚:临崖勒马前,手拍向前方的动作,此时重心在后,然后起身重心移到前脚,然后再拉回来重心到后脚,摆出临崖勒马,这几个转换重心的动作,冬雷做得不是很清楚

3)腿脚的相对位置有问题:临崖勒马,前腿的膝盖方向不对,并且膝盖超过了脚尖。冬雷的前后腿之间的间距拉得非常大,前三后七的感觉基本没有。这一记我调了很久,还是觉得没调出来。不过想起我自己这一记也是晓舟老师反复调了我几个月,才有进步,所以不着急,把我的感觉告诉冬雷,他自己回去慢慢体会。

4)手臂的动作、位置错误:临崖勒马之后,手拉回来压向前再拉回来,重心要后--后地变动,而且身体的高度不变,然后后手从前手下方穿过去,从身体左侧绕一下向45度前方伸出去做闭门推月,冬雷在做这一记的闭门推月前的穿手转身出手的动作是不对的,手臂转到头顶上去了,应该是在身体侧面腹部位置转动手臂。

拨云见日: 冬雷的左手臂和右手臂基本是持平的,这个不对,应该是左手臂高高在上,意为挡住对方攻击,右手臂挥向前掌心朝外,右手臂是击打对方的。

看冬雷领会得很快,我又接着教下去。从第二个临崖勒马到摘星换斗。后来冬雷自己提出来要休息一下,我才停下来。这一段就讲得比较粗,下次需要重新来过。

此间另外一个同学张新宇问我可不可以也教他一下,他缺课的次数也比较多,我说那就一起来吧。我看了他打的拳,他打得太快,而这个快主要是因为动作没有全部做出来造成的,有很多小动作直接被吃掉了,需要一点一点做完整,不要急着往下走。他的临崖勒马和拨云见日两记打得比较有问题,临崖勒马的前后腿位置不对,前脚尖和后脚跟应在一条线上,张同学是两个脚尖在一条线上,这样双腿之间没有空间,感觉是一种脆弱的易受攻击的状态。拨云见日身体歪向一侧,脊柱不直。这两记需要多多练习。还有张同学要注意方位问题,临崖勒马的方位应该是45度方向,不是正东正西方向。

 

这期间小凌老师主要是在教二期班的学员,他远远地看了我们几眼,就知道了我们的问题。老师后来跟我说冬雷打得不错,出乎他的意料,但是我让冬雷打的时间太长了,他大病初愈,不能太累,要量力而行,下次课教冬雷的时间要减少一半,其他时间让冬雷休息和消化,教的太多不利于冬雷恢复也让他消化不了。还有下次课的安排,让我用一半时间教学员,另一半时间我要去观察学习老师如何教拳,对比之下,才有提高。

 

感谢小凌老师对我的提醒,我看着冬雷的气色挺好,都忘记他是一个在恢复中的病人了,应该要区别对待的,做老师的人应该要学会观察学生的状况。

 

这次教冬雷没有几招,就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在转肚之后的挑手推手,口头表达不清楚,还会一下子打不出来。小凌老师说教拳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模糊之处,再去问老师,问清楚了再来教,自己的拳就提升了。教拳是付出,也是得到。真正要打好拳,必须要通过教拳这个步骤,真是太英明了!不教不知道,一教吓一跳,原来自己认为很熟的段落,还是有不扎实的地方,学无止境,需要我不断练习不断提高。

下节课打算让冬雷把上节课讲过的地方再复打一下,再调一下。然后从第二个临崖勒马最多教到鸿雁双飞,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左右。

 

课后答疑中,老师回答了建军两个问题,感觉很能解惑:

1)关于“正斜”的区别:

找到了方向对准了就是正,找不到方向不知道对准哪里就是斜,比如燕子斜飞。

2)关于立身中正:

不是只有站得笔直才叫立身中正,“中”还有一个动词的意义读“众”,击中目标的意思,做对了的意思。在任何一记拳,做得跟拳名符合了就是做对了,那就叫做中。而不是仅指身体站得不偏不倚。比如声东击西、驽马回头,要做到跟拳名符合,就是中,此时从绝对角度看身体是偏向一侧的。

正:就是在中的前提下保持直,比如声东击西,左腿就是伸直的左胯是压下去的,整个身体左侧是一条直线。

 

下课后去搭地铁的路上,小凌老师跟我和晓舟老师、国燕老师讲了绮和练的区别,现记录下来跟同学们分享。首先两者都是丝织品。绮,是悬挂的丝织物,风吹动时呈波浪状摆动,可以从上往下波动,也可以左右波动,但不管怎么动,,是一匹布在动,也就是有一定规制的,因为布匹是有边的幅宽是一定的。当拳打到一定程度会有这种如丝绸布匹摆动的感觉。写书法的人比较容易体会这个,因为写书法有类似的场景,写条幅,写横幅,笔走龙蛇,既有从上往下的波动,也有左右的摆动。还有,当丝织物散开以后会变薄,变得透明,你可以看穿过去看到布匹后面的景物。

练:是未染色的平放的丝织物,平整,安静,也不会看穿过去。

从老师讲的这两者的区别,感觉在壶口瀑布看到的下面这幅景象,跟绮比较类似,不过是一匹素色的绮。是否?

  


期待下次课程。

                                               刘侃希

                                            2017-07-20

 


作者:罗建军
发表时间:2017/7/21 20:58:12

<div style="direction:ltr;border-width:100%"><div style="direction:ltr;margin-top:0in;margin-left:0in;width:5.6902in"><div style="direction:ltr;margin-top:0in;margin-left:0in;width:5.6902in">

地点:浦东源深体育馆2楼看台

入伏以来每天都持续高温,这次训练场地也因此缘故改为源深体育馆了。同时也比以前提前半个小时开始练习十大形。储教练重点指导了收势和踩步。收势我之前没练习好,这次重点训练了下,储教练指出以下的要点:

  1.转身前,眼睛要瞧向身后

  2.转身后,以身体带动右手向前,左手护住档部,两手要有对拉

  3.左手顺着右手向上时,右手只是转动,上下位置没有变。两手肘部向中间合

  4.“恨天无把”时,以身体带动两手向下,同时上下合劲

  5.向前虎扑时,两手是向下的

同时储教练还指出了我踩步步法上的毛病:

  1.前脚不要内扣太多

  2.两脚横向距离不宜过窄,不然身体侧面上的平衡就比较薄弱。

 

我们继续跟着王教练学习水浪拳的下半套:流星赶月,燕子斜飞,单手朝阳,翻江搅海,倒骑龙背。

流星赶月

要点有二:

1.开始时以身体带动两手向后,同时两手手指指向后

2.两手成十字交叉在技击中很重要

晓舟老师的记录:

 “流星赶月之后的一记“十字手”,肖师说,其理与十大形中的“抡劲”异曲同工,抡劲的拳理要旨实则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能弄懂也就能知道是哪四个字了”

 

燕子斜飞

要点:(左)顾,(右)盼,(中)定

 

赵丹的记录:

“‘燕子斜飞’这一式,虽然上节课老师已经讲了很多了,道理我明白了,但是还是做不好。。。。。。小凌老师耐心的帮我示范,摆动作,反复做了几次还是找不到手脚的位置,最后老师说,你就右手在右腿上方,左手在左腿上方,上下一致,就可以了,我按照这样做,发现手脚找到了合适的位置,人也稳定了”

“小凌老师给我纠正上次《学拳小记》中的一个问题,上次“燕子斜飞”中我写的是左顾、右盼、归中,老师说太极十三势为: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其中“顾、盼、定”就是左顾,右盼,中定,这是一个习惯用语,所以我们在用“顾、盼”时,中用“定”表示比较规范,燕子斜飞式可以写成“左顾、右盼、中定”比较合适。

“今天汪家林和我说,他看了这篇文章,有一个问题:小凌老师说“左顾,右盼,中定”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左顾,右盼”当中也有“定”,这个我没有写下来,我也想到老师确实强调过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此加上”

侃希的记录:

“燕子斜飞:是飞行中一时找不到方向,后面看看,前面看看,然后定住在中间,这个时候是斜的可以理解。”

 

单手朝阳

赵丹的记录:

“其中“丹凤朝阳”中重心在后,右腿蹬直起身,右手上摆,右腿屈膝下坐,左手上摆,两手上摆都要沿着身体前正中线的位置,起身右手从左手上穿出,虎口朝下,胯左腿”

晓舟的记录:

“单手朝阳一记中双肩的松沉、引领的交替至关重要”

翻江搅海

要点有二:

1.定式时两手向上竖起

2.定式后起右手时重心在前,然后起左手时重心在后

 

倒骑龙背

要点有二:

1.王教练说好像踩钢丝保持平衡一样

2.右手斜向下,右肩有点向前

晓舟的记录:

“倒骑龙背一记中通过身体平衡的感知来检验动作的对错,体会此记拳的精神。”

蓝蝎子的记录:

“每次学水浪拳,小凌老师都会形象地给我们讲解几招拳名以及来历。比如:“倒骑龙背”一招,就要有“骑”那种尽力保持身体平衡的感觉;“踏雪探梅”,要有“探”那种小心翼翼的意境,就算盛夏三伏,也会令人汗毛倒竖。”

赵丹的记录:

“‘倒骑龙背’,似人骑到龙背上,要保持稳定,重心在中间位置,左手向上,右手向右稍向前向下,保持身体稳定”

 

带打结束后,小凌老师解答了我上次提出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问的是:外三合分左右吗?比如左手要与左足和,右手要与右足合?

小凌老师回答我:我们把左手左脚叫顺步(手脚同边),左手右脚叫拗步(手脚不同边)。

 

第二个问题我问的是:怎么在身体有倾斜的招式比如“声东击西”中做到身体中正?驽马回头呢?

小凌老师回答我(以下记录的是大意),先要弄懂什么是中,不是身体站直就是中,这里的中是“中”(zhòng)的意思,表示对的,好的。拳打得符合拳名的意思就是中。驽马回头为什么头要偏着,驽是什么?是笨马,为什么是笨马?笨马你去拉它,它头倔着还拿脚踢你。然后小凌老师还示范了驽马回头的技击打法。后来我看到晓舟老师记录小凌老师当年为了弄懂驽马回头,专门去找笨马研究,还被踩了几次。难怪小凌老师对这些拳义拳理总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让人听了耳目一新,细想又觉得合理。

 

 

</div></div></div>

[此帖子已被 罗建军 在 2017/7/21 22:40:17 编辑过]


作者:shutjy
发表时间:2017/7/21 21:51:02

陶嘉严2017-07-15学拳小记

天越来越热,为了避暑,这次的上课地点改在了源深体育中心。

储教练提前半小时就来教我们十大形,非常感谢储教练这么热的天还提前过来教我们十大形,也看出小凌老师真的在我们身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王涛老师看我踩步后,指出我的身体上下摆动问题比上次好很多,但是还是有身体起伏这个问题,同时手的动作也有欠缺,纠正了之后,我们就开始水浪拳下半套的学习:

1.      流星赶月:在琵琶遮面后一记,双手和身体的距离保持不变,身体后移,双手手指向内弯曲,然后右手向前上方伸出,左手伸向后下方,身体重心先在前,然后后移。有一记需要扫堂腿转360°,这一记总是练不好,需要再向老师们请教下。

2.      燕子斜飞:燕子斜飞之前有一记右顾左盼,重心分别是从右到左,在燕子斜飞这一式时,重心在中间,为水浪拳为数不多重心在中间的一个招式。

3.      单手朝阳:右脚先向前走一步,右手上举,然后左脚再向前一步,左手向下。

4.      翻江倒海:定式时两手向上竖起;定式后起右手时为弓箭步,然后起左手时重心在后。

5.      倒骑龙背:重心由后向前,然后左脚往外跨一步,就像从一根钢丝上跨到另一根钢丝上,靠肩膀将右手伸出,目的就是为了保持身体平衡。

进入7月之后,就开始在外地出差,人在外地,还是不忘练拳,不过一开始的效果并不好,在7月之前,我都是上午8点左右开始打拳,然后下午再打一次,但是进入7月之后,8点左右就特别炎热,在炎热的环境下,首先打拳的时候人非常焦躁,打的时候也特别快,就像要快点打完,而且打十大形的时候,总是打不好,踩步的时候人有上下起伏,心情特别急躁。在经过一周之后,我觉得这样不对,这样打下去肯定会出问题,双休日回到上海每天就打一遍,自己也在思索要怎么办?想到小凌老师说过日出的时候打拳最好,还说过氤氲之气,于是在去芜湖的那个星期,自己每天5点起来打拳,5点的芜湖比较凉爽,微风徐徐,首先心情就不急躁,打拳的时候人也放松下来,而且虽然5点起来,但是一整天人的精神都比较好,也没有觉得很累。


作者:张耀东
发表时间:2017/7/21 22:28:19

<style></style>

由于近来连续高温,为了让大家能在阴凉中练拳,秘书长特意将学拳的地方改到源深体育中心,为此还特意提前一天现场考察场地,真是细致入微。

 

到达体育中心后,先跟储礼贵教练学习踩步,这次学到的要点是步子在踩出去的时候要手脚同到,另外就是后手要作为前手的支撑。

 

到了九点,开始跟随王国燕教练学习水浪拳,这次学习了琵琶遮面、流星赶月、燕子斜飞、丹凤朝阳、翻江倒海、倒骑龙背这几招,几个要点如下:

1)从琵琶遮面到流星赶月的转换过程中,双手先要回收,但是双手与身体的距离不变,是身体往后移动

2)燕子斜飞这一招要先领会燕子为什么会斜飞,实际上是燕子在寻找落脚之地,因此要打出左顾右盼之意

3)倒骑龙背的时候是个弓步,另外小凌老师特意指出右手需要往前伸,不是直接摆平就行的


作者:郭明虎
发表时间:2017/7/23 20:49:14

郭明虎2017-07-15

今天王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下半套开始的几招:流星赶月,燕子斜飞,单凤朝阳,翻江搅海,倒骑龙背。

流星赶月:接上招琵琶遮面,右手右脚前出,左手收于左胯上方。然后转身180度,左手掌顺势转到左脚上方,右手掌从右后上方划弧,穿过左手掌下方,和左手掌交叉收于胸前。然后以右脚为圆心,左脚画圆旋转一周,双手还是手掌交叉于胸前。按照小凌老师以实战对象演示的动作,双手手掌交叉与胸前时,假象双手夹住敌人手臂,然后把敌人朝左侧轻轻一带,然后顺势用右手肘部击打敌人腹部。在顺势用双掌把敌人推出。

燕子斜飞:接上式,右手掌向右后方收回,形成右顾,左盼,中定的动作。

丹凤朝阳:右脚,左脚依次向前各跨出一步,右手掌向上收于右侧上方,掌心向左;左手掌收于腹部,掌心向下。

翻江搅海:左脚向左侧跨出,双掌在胸前交叉然后顺势翻转打开,置于身体两侧和脚尖在同一位置,掌心向前。然后身体转向左侧,转身的同时带动手掌,右手掌掌心向上,向前上方运动,左手掌掌心向下,向左后方运动。然后,两手掌交换,左手掌向前上方,右手掌向后下方。

倒骑龙背:接上式,左手身体收回时候,抬起左腿,向左前方曾弓步,左手碰到左腿后(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不是很清楚?),左手掌伸向身体左上方,掌心向前。右手掌水平推出,掌心向下。

 

问题: 倒骑龙背的时候左手为什么有一个击打/触碰左腿的动作?


作者:柏伟磊
发表时间:2017/7/25 16:17:21

7.15学拳小记

开始学习下半套后,老师的教学速度也开始加快,计划10月份把整套水浪拳教完,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正好碰到上海持续高温,但是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并没有减弱,相反这次在源深的课,830就有很多同学到了,并在储教练的带领下开始练习踩步,有这样的学习热情,又有深入浅出仔细的教导,相信假以时日,大家都会收获符合自己辛苦付出的成果。

水浪拳下半套,已经学习了旋转乾坤、风摆荷叶、掩手冲拳、琵琶遮面,这次课上学习了流星赶月、燕子斜飞、单手朝阳、翻江搅海、倒骑龙背,路径记录如下:

1、流星赶月:接上一式琵琶遮面后身体重心稍微往后缩,同时两手掌指尖翻向后,再右手掌往前上方伸出,然后身体往后转,同时左手掌往下后方伸出,成流星赶月一式。需要注意的是整体动作的衔接要自然,并且注意重心的变化,需要好好练习。

2、燕子斜飞:接流星赶月之后双手在下后方交叉成十字手,注意掌心要相对,然后保持十字手,举起至和视线相平,此时手掌是朝向内的,同时以右脚为重心顺时针转身,接着打出燕子斜飞。

这里有两个要点需要记录,一是十字手的运用,在技击中非常实用,小凌老师也给我们演示了用法,用老师的话说,用十字手架住对方的手臂,然后转身带动对方身体前冲的同时用手肘攻击对方肋骨,形成对冲,杀伤力是非常大的,果然技击是武术的灵魂,这个以后要好好琢磨和练习。

另外一个就是燕子斜飞打出来身体是正的,整个动作,需左顾、右盼、中定,之所以叫斜飞,是跟停车问路的寓意一样,因为没有方向,所以要找方向,在确定下一步的方向之前,保持身正以应对未知的变化。

3、单手朝阳:燕子斜飞后接单手朝阳,重心在右腿,右腿绷直,左脚脚跟着地,脚尖抬起,右手护住中线,左手护裆,还是坚持中线不让的原则。

4、翻江倒海:我觉得这一式看起来简单,就是左右手臂依次摆动,有种在水里翻江倒海的感觉,但是要做好不容易,摆动时手、腿、身体要三合为一成一整体,起右手时重心在前,起左手时重心在后,节奏和重心的把握上不容易,要多多练习。

5、倒骑龙背:接翻江倒海后左腿往左侧跨出,就像骑上龙背一样,然后左手举起朝上,后手往右前稍向下方探出,需要注意整个身体的重心,想象自己骑跨在龙背上,需要怎么保持重心的稳定。

另外,储教练教了我们收式的分解动作,并叮嘱我们要多多练习,多多体会,要练好拳,必须要练好十大形,古人光踩步就要练三年,不禁感叹内家拳真的是非为己而练不可为也。

总结一下最近练拳的感受,感觉拳越练越难了,虽然熟练度在提高,但是要把动作做到位,要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不是这么容易的,现在更别提内三合了,不过每天练拳和思考,已经成为了习惯,自身的改变,也是看的见的,要走的路还很长,继续努力吧。

问题:最近有个问题,风摆荷叶一式中,手臂左右摆动的时候身体要上下浮动吗?我想风吹荷叶摆动的时候,应该只是叶子带动杆左右摆动,杆是不上下浮的,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因为感觉身体上下动不动差别非常大,望老师指教,谢谢。


作者:刘运杰
发表时间:2017/7/25 22:08:27

变重”小问

715日,来到源深练拳,感谢清怡的细致周到安排!

我到达的时候,储老师已经在二楼平台打水浪拳,先让储老师指点一下踩步。主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双脚不能在一条直线上;第二,收势时,手不过中线;第三,猴束蹲时主要身体下蹲,不是手臂下拉;第四,虎扑时双手指尖朝前,斜向下。

跟王老师继续学习水浪拳下半套:流星赶月、燕子斜飞、单手朝阳、翻江倒海、倒骑龙背。下半套学的这几记拳,打起来都有点别扭,不太顺,还需加大练习。

在打上半套的时候,感觉手会变重,刚开始的时候只有某个动作才有,后来感觉手重的动作比较多,起势的时候也会有。想问一下小凌老师及诸位老师,是不是血液径流量加大,手才变重?


作者:于一碧诗
发表时间:2017/7/27 20:53:57

侃希首次带教学员

王国燕主教练指导井系二期学员

肖力行老师指派储礼贵为不巧的水浪拳专职教练。

一年多的休养,冬雷又回到了凌氏团队,肖力行老师与之亲切交谈。

肖师不顾40度的高温,亲自指导清怡秘书长,汗流浃背。

[此帖子已被 于一碧诗 在 2017/7/27 21:14:17 编辑过]


作者:陈清怡
发表时间:2017/8/13 16:09:47

2017-07-15 学拳小记:

本周学拳,小凌老师依旧让我把上次指导过的拳打给他看,我想想还是从上上次的“野马追风”开始,因为“野马追风”后面手掌是平的还是竖的,有点不清楚,而且“川流不息”也不知道最终打对没打对,一并想让小凌老师一起看看,结果还是有不对的地方,耐心纠正之后继续往后打。以往的指导,小凌老师会指出哪里哪里不对,示范动作。但这次和以往不同。打完15-丹转九成”、“16-拨云见日”、“17-顺水推舟”、“18-驽马回头”和“19-瓶花落砚”之后,小凌老师不吭气,走过来说:“你跟着我打一遍。”听完,实是惭愧。L估计这几式是错的太多,已经是没法下手了。于是跟着小凌老师打,结果不止一遍,糟糟懂懂间,好像从了三遍。然后跑到一边慢慢琢磨刚才的动作,依然感觉不对。

 

这里要谢谢一下谢哥。正当我在边上琢磨来、比划去,是对非对的时候,谢哥过来帮理顺动作,告诉我哪些地方要怎么打,省却了不少时间,而他自己却错过了小凌老师的点评。J

 

下面把小凌老师这次指导的地方记录如下。

 

10 “野马追风”

“野马追风”上次说其后的动作,右手掌绕到左手掌完成时,左右手掌的距离为1个立掌,这个不对!

 

因为上次回来练习后,一直对“野马追风”后面转身180度时,左右手掌的姿势不确定,不知道两个手掌是像“摘星换斗”一样侧立相对的,水平的?这次学习问了一下小凌老师,小凌老师马上找了边上一个同学为对象,左手握住同学的手腕,右手虎口顶住同学的手臂关节处,往外一抡,同学便站立不稳。此时双手掌为水平相对,两掌间距为一个小臂的距离。所以,上次小纪说间距是1个立掌的距离,不对,应该为一个小臂的距离。

 

15式“丹转九成”

“丹转九成”我的右手放太低,小凌老师示意位置。当时没有什么想法。回来看了一下拳照,自己比划了一下。我的手以前是放在腰的,好事对比拳照是太低;拳照基本手臂是在肩下面一点的。

 

 

16式“拨云见日”

“拨云见日”之后转身,左手在腰间,右手在头顶前。这里小凌老师说,右手掌的投影在左脚尖。然后再转的时候,右手掌和左脚尖一起转到,保持相对位置。

 

17式“顺水推舟”

“顺水推舟”第二次推出去后,双手要先划到左腿左侧,左脚掌外转,然后双手划到腿的右侧。这个动作不大,但是要做到位。

 

19式“瓶花落砚”

这一式,我是右手直接压到左手手腕上,然后左手翻腕到右手之上。小凌老师手的动作感觉打的和我不一样,下次还是要去问一下。

 

(2017/8/13 注:瓶花落砚的动作在8/12日学拳的时候,储教练正好在教不巧同学这一记,于是向储教练请教,原来都是身在动,而不是手在动!真是大受脾益。详见8/12日的学拳小纪)

[此帖子已被 陈清怡 在 2017/8/13 16:14:48 编辑过]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5/15 5: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