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亲子班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9 ) --- 2016年11月12日 学拳小记 郭海睿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823 )
作者:叶丽敏 2016.11.12 周六 源深体育中心 天气晴
距第一次学拳相隔了两个星期,今天定在了源深体育中心室内学习。 首先小凌老师给大家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再次重述了让我们的小朋友成为快乐的普通人。可见小凌老师对这些新一代的重视。如何做到让小朋友们将来成为“快乐的普通人”,是大家可以一直探讨的话题。 会议结束后,就进入了今天的新的学习。 开始,教练都让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的知识,检查我们每个人是否练习过。我很惭愧,由于一些原因,我属于不刻苦的学员,做为亲子班的班长,没有给大家带好头。同时,也没有给自己的孩子做好的榜样,致使了郭海睿今天的整个学习状态不佳,大多数时间没有认真的跟着晓舟教练学习。感谢教练对我们的宽容。我们会努力克服懒惰状况,认认真真学习教练教给我们的水浪拳知识。 复习好上节课知识,紧接着就是学习新的内容。王教练不厌其烦的反复的教我们新的路径。晓舟教练也非常有耐心的教小朋友们。 最后还是小凌老师带领大家把水浪拳从头到尾练习了一遍来结束当天的教学。 [此帖子已被 叶丽敏 在 2016/11/14 12:55:25 编辑过]
作者:陈清怡 2016-11-12 学拳小记: 本次学拳为2期和亲子班的第二次教学,地点位于浦东源深体育中心西区3楼。时间为早上9点到11点30分左右。 本次6位小朋友参加,3男3女。男孩分别为6岁、6岁和7岁,女孩为10岁、6岁,一位小朋友年龄不祥,预计为10岁左右。1. 主要教学内容: 1) 复习十大形的“踩步”和第一次“水浪拳”教学内容(起式到第2式的临崖勒马),晓舟教练带领小朋友复习后,小凌老师逐一对小朋友的这2部分进行纠正和指导。 2) 十大形的“轻步站”和“水浪拳”3~5式(03闭门推月/04拨云见日/05临崖勒马)。 3) 小朋友复习背诵“轻步站”拳理要旨。 4) 2期和亲子班教学内容同步。2. 亲子班教学情况小记 复习和纠正 对于第一次教学的“水浪拳”1、2式(停车问路和临崖勒马),5位小朋友基本可以在跟着晓舟教练复习后,全部比划出来,但是部分小朋友动作不连贯,有跳跃性。期间小凌老师对小朋友十大形的“踩步”一对一纠正。大约时间1小时(估计)。其后有5~10分钟休息。 新教学内容 新教学内容为“水浪拳”3~5式(03闭门推月/04拨云见日/05临崖勒马),招式相对复杂,中间连贯动作多,存在方位变换。(1个小朋友提出方位变换搞不清楚,讲解后不确定是否真正明确)。时间大约也是1个小时左右(估计)。 小朋友情况记录 第一个小时复习配合较好,按要求完成动作。但是第二个小时教学的后半个小时,2个小男孩注意力开始不集中,穿插嬉戏跑动。6岁小女孩在后期已表现出有些疲惫。2个10岁的小女孩整个过程表现较好。 可能需要考虑不同年龄段的接受程度问题,控制教学时长,内容和难度。注: 1. 以上只为记录教学情况,为以后亲子班的开设和教学积累经验。 2. 教学内容要点见论坛另文“井系2期和亲子班第二次教学内容20161112”。 [此帖子已被 陈清怡 在 2016/11/13 15:21:56 编辑过]
作者:范小莉 [此帖子已被 范小莉 在 2016/11/13 15:38:59 编辑过]
作者:柏伟磊 一切成功可能性的基础
近日,小凌老师在亲子班的课上说,我们开的亲子班,虽然是以教授内家拳为主,但是教导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孩子往所谓的大师培养,也不是要他们成为英雄,而是帮孩子营造一个学习和认知的氛围,首先成为心智健全、举止得体、善于学习、充满快乐的幸福的普通人。 在我们的亲子班上,每个孩子之间,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互相学习和玩耍的伙伴。一如内家拳为己而练的要旨,努力超越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一点点,就是莫大的成长。 在当今极度焦虑的社会中,到处充满了成人世界认知中的竞争和攀比,自己不如别人,就要求自己的小孩子要比别人的小孩子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别人会的你必须会,别人好的你必须更好。奈何人生却是一辈子的长跑,并且每个人的终点又是不同的,所以对孩子这样的要求,只是以爱的名义在实施伤害,可悲、可叹。 都说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因为身有南北,心无东西,但是又有几个人去思考过,激发无限可能性的基础是什么?是五岁开始学英语?是每个周末参加各种补习班?是逼着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钢琴?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其实是嫁接于自己的人生的,更多的是想在孩子的身上,弥补自己过去的遗憾。但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他不懂表达,无力反抗,都还没有感知到这个世界的样子,就不得不过起被成人规划好的生活。 所以我们的亲子班,把心智健全、举止得体放在教导的首位,因为只有先成为一个心智健全、举止得体的人,才能去更好地感知这个大千世界,这是一切日后成功的可能性基础。一旦会逢其适,自身必将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建筑学上,基础( foundation)是指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基础承受着房屋的全部荷载,因此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稳定地把荷载传给地基,同时基础应满足耐久性要求。如果基础先于上部结构破坏,检查和加固都十分困难,而且还会影响房屋建筑的使寿命。 可见,没有良好的基础,是不可能建起高楼万丈的,即使勉强建了,也经不起时间的洗礼。 人生亦是如此,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父母不该过多以自己过往的经验,来干涉孩子未来的成长,就像打游戏一样,他必须从第一关开始一关一关打,不要以为你短短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就是通关秘籍,可以帮助孩子直通最终关卡,不经过每一关的锻炼和经验积累,面对最终关卡,只有被秒杀的份儿。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过往的历史经验,都是具有局限性的,哪怕是历史上的伟人,他的观点和经验,也具有他所处时代的局限性,如果一味照搬,一定是不完全符合当下的,更别说未来了。打个比方,未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人类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但究竟未来是什么样的,现在的人是无法完全理解的,就好比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无法想象现在的互联网社会一样,但是,孔子所提倡的很多为人处世的哲理,是适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所以我们要在不断学习进步的同时,更多的去关注那些本质的东西,关注那些可以传承千年的东西。 所以心智健全,就不怕面对困难;举止得体,就能适应社会生活;善于学习,就能不断进步;乐观向上,就能勇于战胜挫折。难道这不是我们更该在孩子人生的开始阶段教会他们的吗?这些品质,才是激发孩子未来一切成功可能性的基础。 内家拳强调崇德、健身、自卫。个人认为,自卫包含的含义,不只是保护自己不被别人欺负这么简单,在现代和平社会,应该从更广义的角度去理解成能够适应社会生活,能够好好生活的本领,包括物质上、精神上。所以通过练习内家拳,让孩子首先成为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就是为人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可有人会说,这个目标太低了,人生要树立崇高的目标才可以,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话是没有错,但是却需要搞清楚,树立目标的目的和初衷是什么。 曾经微信上有篇文章很火,叫《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大意是,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所以,如果你愿意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健康、快乐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是很好的人生。文章指出,人的本性,素来以强大、耀眼、在竞争中取胜为乐,真正能从永远为别人鼓掌中获得乐趣的人,并不多。如果你一生庸庸碌碌一事无成,眼看着别人被拥簇,被尊重,被追捧,享尽荣耀,难保不会渐渐失去存在感,继而否定自己的价值,甚至心理失衡产生怨愤。 貌似很正确啊,所以在这样的逻辑下,就不断督促我们去竞争,去努力,包括对孩子的要求。可是,这个逻辑的错误,就在于没有想明白,竞争的主体是什么?努力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和别人比吗?是为了获得别人敬仰的目光吗? 千古一帝秦始皇扫六合而平天下,虎视何其雄哉,小混混刘邦和落魄贵族项羽都是见过秦始皇出巡场面的。项羽当即对叔父项梁说:“彼必可取而代也。”而刘邦则长叹:“大丈夫当如此也!” 有什么区别?项羽是强调自己与他人作比较,要比他强。而刘邦则是感叹自己应也有如此建业,是对自身的进取要求,这是两个人视野广狭之分。细微中见真章,为何最终刘邦战胜了项羽坐拥天下,因为刘邦是纵向和自己比,是可以不断进步的,而项羽是横向和别人比,会陷入永无宁日、绝无胜算的自我折磨,因为永远有比你强的人存在。 自身的不断进取,评判的标准是昨天的自己,能获得的信息是充分的,除非自欺欺人,所以是可以持之以恒的,就容易意志坚定,在反省和坚持中不断进步。而和别人的比较,评判的标准是别人的表现,能获得的信息是不充分的,你怎么知道真实的别人是什么样子?所以会陷入自我的折磨当中,心态逐渐变坏。 所以我们强调,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是对自己的要求,是自己未来可能性的基础,是为己的,跟内家拳的要旨契合。 所以让我们从自己出发,先把拳打好,每天坚持练拳,是否能改掉过去晚睡晚起的习惯,坚持每天早起练拳?是否能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做到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去告诉孩子该怎么做?是否能把偷懒拖延的毛病改掉,每次学拳之后写下自己的感悟,哪怕是微乎其微的。 马化腾在某次互联网+主题的演讲中说,连接是一切可能性的基础,而站在人生的角度来说,首先学会成为一个幸福的普通人,是人生一切成功可能性的基础,有一个良好的基础,你终将不只是一个站在路边鼓掌的人。
柏伟磊 2016年11月13日
作者:王国燕
写得好!
作者:柏伟磊
作者:代瑜 在这次课上,梁天弈小朋友从头至尾学习得非常认真,路径基本跟下来了。回来后问他的感受,他说第二次课比第一次课简单。感觉小朋友通过这两次课逐渐树立了信心,练拳也比此前积极很多。 个人这次练拳有这样几个体会:一是练拳之前要放松,要把心沉下来。课上第一次练习的时候没有放松,因此手、肩膀都是僵硬的,王教练立刻给我指了出来。后面练习时可能因为沉浸到练拳的氛围里去相对比较放松。因此在每次练拳前的放松很重要。二是在整套拳大部分时间里,手臂和腿都不要完全伸展出去,留有余力,含劲待发,这样迎敌的那一刻才能迸发出更大的力量。三是有些招式中有较多的手臂交叉的动作,到底左臂还是右臂在上容易混淆。个人理解向前推动的手臂应该在上,以便为采取攻势的手臂留出更大的活动空间。 个人理解,不当之处,请老师指正。
作者:王国燕 在第二次的训练课上,看到小代熟练打出了上节课的内容,感知她的认真好学。本次总结的三点体会,非常不错。老师一直要求我们学而常思,小代已经做到了。 老师对我们这期培训班寄予很高期望,在你们身上看到的希望,我和你们一起努力,高质量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16/11/16 15:11:10 编辑过]
作者:刘运杰 身有南北 心无东西 11月12日,亲子班第二次上课。在课前,小凌老师讲到一句话“身有南北,心无东西”。初听平淡无奇,深思蕴含深意。“身有南北,心无东西”本意是每个人虽然来自不同地方,出身、秉性、背景各异,但是起初或者少年时的内心都是一样的,都是空白的,都是有无限潜能的,就像一张白纸,可以描绘美丽的画卷,都是可以成才的,起码成为心智健全的人。 但是现实生活中,少年、青年出现问题的人大有人在,为什么“白纸”上的作品出现了问题,有了瑕疵,原因何在?根本上是我们的家长、老师在教育上盲目追求结果,片面追求竞争,在整齐划一的学习环境中力求好学校、好名次、好工作,衡量学生成败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成绩。片面追求成绩,造成学生个性无法发挥、心理压力无法疏导,心理问题频发、人格成长缺少就不足为怪了。 亲子班的拳艺教授别有不同,秉承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原则,根据各个小朋友天资的不同,施以不同的方法、顺其天性,因势利导,或轻松活泼,或严格要求,求精不求多,负责每一个,基本实现“一对一”的教授。通过心意六合拳的练习,由拳强身、明礼、化德,达到由外而内,借拳修身的目的,使练拳的小朋友筑牢根基,树立信心,成为一位幸福的普通人!
作者:王国燕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16/11/22 22:06:04 编辑过]
作者:刘飞 我今天打水浪拳了,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的。我觉得我打水浪拳的时候,小凌老师教了我们轻步站二的时候,手应该放在肩膀上;晓舟老师测试我们上一次练习的水浪拳,看看我们有没有在家里练。 我休息的是时候和几个小哥哥一起看足球比赛,我今天学到了第二个临崖勒马,第一个临崖勒马是往左边的,第二个是往右边的。我觉得今天打水浪拳比上一次好玩,今天不是在室外,我觉得室内好一些。 我今天发现郭楚宁和蔡欣珂姐姐打的都很好,每一个动作打的都很细致。今天晓舟老师给我们讲了丁八步,就是这个腿又像丁步又像八步就叫丁八步。 我觉得今天学的水浪拳都很有趣。这是我最开心的一节课啦!
刘茗露 2016.11.12 注:刘茗露不会写字,上面是她说我记录下来的,比较乱。
作者:晓舟 郭海睿的日记 刚上一年级的郭海睿自创的图文版学拳日记,右上角小人儿是海睿在打拳的自画像。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16/11/24 13:22:23 编辑过]
作者:郭明虎
作者:刘侃希
作者:刘侃希
作者:郭明虎
作者:天阙
哇! 楚宁真行,小小年纪,非同凡响,惹人喜欢。 相貌娇美,性格文静。文章一级,字迹漂亮。图像逼真,形神具备。 希望她早日成为我们凌氏团队优秀的接班人。 郭博士为你有这样的女儿感到骄傲,谢谢你和你夫人对我们团队的信任,把楚宁送到我们团队的亲子班来学习。 [此帖子已被 天阙 在 2016/11/29 11:02:57 编辑过]
作者:郭明虎
作者:余忠惠 内家拳周报(张新宇家庭)——2016年11月12日
妈妈说: 我这次学新的动作,总是学了后面,忘了前面,一套动作打下来磕磕巴巴,不能连贯。王老师打水浪拳,如水波澹荡、起伏有致,望之有气定神闲,行云流水之感。而小凌老师在示范动作要领时,我恰好站在他身旁,几个动作简洁刚劲,拳风赫赫,是攻防兼备的打法。同样一套拳,竟可以因人、因时、因境,打出不同的气韵和神采,确实叫人叹为观止。
小凌老师指出我们夫妻的动作较为紧张,要放松,精神的紧张会带来动作的僵硬,更会影响身体的健康。更谈到,真正的老师不仅在简单的传授技艺,更是传道授业解惑。感动于小凌老师的敏锐、因材施教和为师的境界。
群里还公布了老师们教拳视频,这个学习方式不错,回家后根据录像,便于复习,特别好。
爸爸说:
这次小凌老师说我练拳的时候很紧张,我也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也不是第一次被人这么说了。本来学拳的一个原因是,打拳的时候如果能够忘我,那么是可以感觉到轻松的(自我感觉,可能别人还是觉得我紧张)。 上次学好后,争取每天至少打一次,目前学的动作不多,一次十分钟打完后,感觉很不过瘾,好像刚进入状态就结束了。
熙珩(老虎)学拳小剧场: 老虎最近跟妈妈去旅行,一天在吃饭,老虎跟饭店老板三岁的儿子进行了如下对话: 老虎:你会打拳吗?我会打螳螂拳,我可以教你。 三岁男孩:真的? 老虎:当然啦,嚯嚯哈嘿……(比手画脚一番) 三岁男孩:(⊙ˍ⊙) 哥哥好腻害! 妈妈默默吐槽,老虎你的忽悠功力也太强了吧。 妈妈:你的螳螂拳是从哪儿学会的? 老虎:从动画片《爆裂飞车》上学的。 妈妈:据说亲子班还教小朋友学十大形,其中就包含螳螂的动作。 老虎:那十大形和水浪拳是什么关系,是一种拳吗?十大形除了螳螂还包括哪些动物?螳螂拳是不是第一大形,是最厉害的吗? 妈妈(懵圈眼):这个我也不知道,我们下次学拳的时候问问老师吧。 [此帖子已被 余忠惠 在 2016/12/9 17:15:30 编辑过]
作者:王国燕
一家对话,栩栩如生,亲子之情,跃然纸上。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16/12/11 22:14:12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