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弄者无自信 2021.4.11学拳小记
-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六合八法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1 )
--- 卖弄者无自信 2021.4.11学拳小记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1494 )


作者:晓舟
发表时间:2021/4/12 19:52:38

卖弄者无自信

      2021.4.11学拳小记

 

今日下雨,肖力行老师从苏州冒雨赶来,准点给我们教拳。老师目前住在刘侃希专为我们凌氏团队远程教学装修的太湖宅院,陈清怡秘书长提出接下去马上要天热了,老师这样长途跋涉太辛苦,应该是我们过去。老师却说,你们哪天到苏州来学拳,兼带玩玩是可以的,教拳还是我过来吧,你们平日都还要上班。老师总是首先为我们学生考虑,不但亲自来上海给我们教拳,还拒绝我们开车接送。几十年下来,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们之所以对老师如此尊敬和信服,不但因为老师出神入化的拳艺,还应为老师崇高无私的德行。正如老师在海南的一位学生所赠书籍上的题词,“对于真正的奉献者来说,没有什么是物质的。”我想对于传承来说,应该也是这样的吧。

今日来的同学中,有多时未见的跟了老师四十多年的著名资深记者朱全弟、有刚从新疆回来负责构建新疆数字产业集群“互联网+远程就业援疆”项目的蒋仲寅和周俊、有从无锡过来在高科技企业担任总监的陈东雷、有从安徽过来在上海重新开饭店的汪家林、有申万宏源某营业部负责人的祝总。

认识了新来的张博士,虽是第一次碰面,他说想来老师喜欢吃茶,特地给老师带了上好的新茶,到底是高智商。我到这二年才知道师父喜欢吃绿茶,春分送了刚出来的两盒碧螺春、二盒龙井新茶给师父,还沾沾自喜地说,我现在知道师父喜欢绿茶。老师笑着说:“还不错,不过晓为日前刚给我快递了二盒他龙井朋友自采的新茶了。还一定要我去他家新投资的酒店吃饭,他出面陪我还不行,要陆颖老板亲自来陪我。”想想自己不及晓为多已,他名下好多公司,对老师的敬重,难以想象。张博士听说老师从苏州赶来,忙说开车送老师。张博士对老师的敬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师先带领大家打了一套水浪拳,打完后,张博士问我跟老师练了多久?我说十年。张博士说看得出真是有十年功夫的。我心里面一边在佩服张博士的眼光,一边暗自庆幸没给老师丢脸。

接着,老师给6岁的致知看拳,致知4岁就在爸爸的带领下参加凌氏拳艺亲子班学拳,今天打给老师看的踩步、拗步大劈、收势等一招一式动作标准利落,老师连连夸赞,还给致知十分细致地指点了收势的手形,致知再打过比之前明显又上个台阶。经老师上次的指点,登登这次打拗步大劈也能蹲到位了。老师教小孩子也是那么认真和有方法。老师见致知在学二节棍,特地让我关注致知爸爸要给孩子戴好头盔,以防练时砸到脑袋,老师对学生的爱护可见一斑。

 

本节课的重点是给清怡、祝总接下去指点水浪拳下半套,以及给仲寅、周俊从上半套起式开始指点。老师因材施教,分秒必争,我从中学到很多很多。

指点祝总:

1、                老师再一次讲了下半套起式两掌心从画两个圈,到三个圈,到最后画一个圈。

2、                风摆荷叶,顾名思义,两手间距离是不变的,身体和手一起动。水浪拳中的风摆荷叶,就是太极拳中的云手,形意拳中的鼍形。要是没有练过形意拳、太极拳、六合八法拳,不能融汇贯通,哪能知晓。老师整个青少年时都在学习拳术,内家拳、外家拳无不涉及,对拳的变化脉络一览无余。

指点清怡:

1、        狸猫扑蝶,拳的节奏打反了,翻出去要快,下去要慢,手高一点。老师亲自做了示范。并告诉我们说,有时老师指点后学生一时间没法做到,反而打出来比之前更差,这是正常的。但只要看到老师打的样子,有了正确的概念,通过练习就会达到。初学者不太能,但像你们学了几年,跟老师打就会有一个概念能在30%左右,像王国燕已经能有80%90%了。

2、        手从高放下简单,还是从下提上来简单?打拳时和自然现象正好相反,因为在手上,没有打到肩上,放下来就感觉比提起来方便。如果走肩,下来是就有阻力,放下来更难,更吃力。我如果不说,你们再看视频也没有。越下面势越大,所以越吃力。体验到了,注意肩动,以后每一记拳都是肩动。肩透出去,肘透出去,手透出去。

指点仲寅、周俊:

1、        起式分掌后,右手拉到后面位置太低,然后前手动的幅度小,后手动的幅度大。

2、        临崖勒马后,右手翻掌下压,不要拉到太后面,下压时,放在下面的手马上就变红了。

3、        驻坔贯月,注意力放在下面的手,通过下行带动另一只手的上升,两手同步。

老师还就侃希的文章回答了建军关于直线出拳和螺旋的问题,又回答了东雷关于松不离棚的问题。老师的上述指点,每一处对内家拳而言都是弥足珍贵的,如果我们听课的学员能够就其一点整理成文,加上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练拳体悟,相信都能成为一篇经典之作流传后世,我想这是我们今后的小记中能够做的,也是我们应该去做的。

当有同学问到下半套起势到底是怎么样的三个圈和一个圈时,老师说,功夫不到说了反而坏。就像这次刘侃希写的文章,她一年以前问我,我说你功力不够,说了没好处。她自己打出来了,我才说,这才是因材施教。

老师拿我举例说,比如周佳怡,我教了她三年,她拿我第三年教的东西,去教刚来的学生。我教了她十年,她拿我第十年教的,去教刚来的学生。这不是因材施教,这就是不自信。你们看我教你们拳,教你们三年时和教你们十年时的拳都是不一样的,是根据你们的功夫去教,这才是因材施教。如果你们把我教你们十年时的拳去教一个刚学拳的人,那是误人子弟。我教初学者很方便的,就是手到什么位置,脚到什么位置,让他们心里有一个标准。所以我教得快,大家也学的快。你们教起来又累,人家学得又慢,说的更深奥一点,让学生感到厉害,这就是教拳的人没自信,没自信也说明程度不够。内家拳是为己,不是为人,实事求是,不要夸大。一是自己不要夸大,二是要针对对象的程度教,这样才有自信。但没自信是一个过程,没有一个天才一上来就有的。教了三个月,想想老师那时怎么教你的,你就怎么去教。打拳是功夫,靠嘴巴说是没用的,功夫不到不要说。教拳也要及时总结,觉得不对了马上改正。我也是这样过来的,你们现在都在教拳,从不自信到自信是一段必经之路,希望你们的这段路能比较快得走过去。

我一开始没有听懂,可能是当局者迷,看别人都看得清,碰到自己身上反而觉不到有问题。老师在教拳的时间那么紧张,那么累的情况下,还讲了那么多道理指点我教拳应注意的心态和方式,一定是有深意的。

我回去后重新回顾了自己这几年时间的教拳,再细想老师的话,终于有点明白了老师的苦心。老师说我没自信,那是客气的,本质上还是卖弄,为了在学生面前表现自己,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对自己没什么好处,对学生更没什么帮助。教拳就是教拳,不管是对谁,不管何时何地,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用最简明的方法,帮助学生取得最快的提高。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只有这一个目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拿出你最大的本事去教。

有人说,练拳很苦,很难坚持。我一点没觉得什么辛苦,越练越愉悦,越练越想学,乐此不疲。最近一段日子,事务所工作十分繁忙,天南地北地飞。为了不缺每一次宝贵的课程,哪怕晚上回上海,第二天学好拳,下午再赶回去,生怕这篇翻过,没有下一回了。

 

晓舟  2021.4.12  于北京长城饭店


作者:王国燕
发表时间:2021/4/12 20:20:15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21/4/12 20:49:39 编辑过]


作者:陈清怡
发表时间:2021/4/16 21:37:35

2021-04-11 学拳小记

到周五定下心来写小纪,回想上周的训练,要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前文从略,直接一条一条写。

 

定式问题(代建军问的问题)

1.  “弯弓搭箭”定式朝向哪里?小凌老师回答,正北。

2.  “蛰龙现身”和“步罡踏斗”的定式是什么动作?

小凌老师回答(非原话),“蛰龙现身”的动作就是定式照片的动作,“步罡踏斗”其实是“蛰龙现身”的动,如果需要确定的话,按左右步法分。“蛰龙现身”的下一步就是“步罡踏斗”。

 

水浪拳指导

小凌老师这次对我的水浪拳指导是从“狸猫扑蝶”到“潜龙出水”。

1.  “狸猫扑蝶”,快慢的动作翻了,翻掌快,撸下来慢。不一样。

2.  “抽梁换柱”,前手要分开。不明就里,被小凌老师用分开的前手对着脖子来了一下,一些明白了,是拇指要分开。和“童儿送书”很类似。而且自己打,前手分开了,后手自然也分开了。过渡到下一记的“风卷残云”,手都是自然掤着。

3.  “风卷残云”注意要两手臂的的相对距离是一样的。今天才理解老师这么说是为什么。

4.  “乌龙摆尾”,最后一记前出穿掌的动作,不要一边摆尾一边上步穿掌,要摆尾完成后,再穿掌。

5.  “平分秋色”,(非老师原话)体会肩膀自上而下落下的过程中,肩对手臂的控制。

 

“风摆荷叶”

这是知道祝总说的,小凌老师说(非原话)要注意观察荷叶在风中的摆动,因为荷叶只有1片叶子,所以动手臂的间距是一样的,就这么宽。这个就是形意拳中的鼍(tuo)形。“鼍(tuo)”就是扬子鳄。我这个字都不认识。

 

教拳的自信

老师说(非原话),大家教拳的时候都非常不自信。为什么呢,因为大家教拳,自己体会到或者老师最新教你什么了,都就马上把这个教别人。其实,这个是大家对自己教拳的没信心。如果大家真正有信心,就应该知道对于1年的新生应该教什么,对于5年拳龄的人应该教什么,是不一样的。不是把什么都告诉他就是好的。应该是他体会出来了,就把它说明白。要不告诉早了,反而没有益处,不会打了。发现自己就是这个毛病。

 

松和散

东雷问“掤”,小凌老师说如国燕教练在《武魂》复刊号的投稿说的。松和散之间就差了一个“掤”。

 

“提”和“拎”

老师问“提”和“拎”的动作差别,大家不知道。老师解释说,“提”是提手旁+是。“是”在《说文》里就是“直”也。所以“提”手臂是直的,一点不是弯曲的。所以,从这个文字就能知道“提手钻拳”到底应该怎么打了。

 

考核规定的问题

老师肯定了建军的考核规定的计划安排。同时老师让告诉建军,考核规定里面,小纪汇总中有些文字记录的某一段话前写小凌老师说,好多话其实老师没有说过,是大家的理解。需要注意区分。

 

录像问题

kathy委托,代为记录小凌老师教学的过程,这次来的人非常多,而且天下雨,长亭内更是拥挤,事后看,有些地方老师的收声不是很好。背景杂音非常大,都听不见老师说话了。还有,有同学在走动的时候挡住了镜头。所以需要后面提醒大家,并且拍摄的时候要有人负责挪动。

 

本周习拳

最近习拳如常,没什么变化,又有点左右2边些许不一样的感觉,一边好一点,另一边差一点。


作者:陈东雷
发表时间:2021/4/24 19:46:41

陈东雷  2021-4-11 学拳笔记

周日正好有空,想着抓紧能抓住机会学习,就临时决定周日去大宁学拳。正好有幸小凌老师今天也在,受益匪浅。

看小凌老师教拳所得

平分秋色

不足:手臂交叉放下的时候没有控制意识

纠正:手臂交叉放下的时候要有控制意识

体悟:不需要控制的时候,手臂是放下容易,但是如果要控制速度和方向,放下比提起要难。同理 ,在其他拳式中,放下都需要有控制意识。

旋转乾坤

不足:我转了六圈

纠正:老师说转三圈,等以后有所悟了,应该是一圈


图一

意识:双手掌心伸出的两支毛笔,让两个笔尖同时在一个平面上画螺旋线三圈,如图一


图二:等角螺旋


图三:等距螺旋(阿基米德螺旋


二维单螺旋大概分两大类:等距螺旋(阿基米德螺旋,如图三)和等角螺旋(如图二),前者每个周期螺旋臂到原点的距离增量不变,也就是距离等速增加,后者螺旋臂到原点的距离以几何级数递增


老师说现在是画3个圈,以后要画一个圈,猜测是从等距螺旋向等角螺旋进化。

体悟:上半套起势时是指气入地,锁定不动,身体动。下半套的起势是掌气画螺旋动,身体不动。取名旋转乾坤,不知是否是取象于天空的云图或星图

 

课后问老师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有“掤”,老师说是得有意识,我原来猜测的也是,但不确定,这次得到了老师的确定答案。

                    

陈东雷

                        2021-4-21

 

[此帖子已被 陈东雷 在 2021/4/24 19:51:41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陈东雷 在 2021/4/26 13:09:4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陈东雷 在 2021/4/26 13:25:56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陈东雷 在 2021/4/26 13:32:1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陈东雷 在 2021/4/26 13:37:50 编辑过]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4/20 1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