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书工作小结
-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心意六合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5 )
--- 再版书工作小结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1173 )


作者:晓舟
发表时间:2018/7/24 13:35:55

再版书工作小结

 

随着再版书小组的工作进入尾声,按老师的惯例,每事必要检讨得失,不断提高,对于这次有着历史意义的工作更要做好总结。

 

在小凌老师的领导下,国燕教练的协助下,以及工作小组每位成员的努力下,凌氏拳艺再版一书必将为武术史翻开新的篇章,为内家拳的传承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能被老师信任,参与到再版工作,是幸运,更是荣耀,这在我人生道路中有着重大的意义。抱着对自己负责,对小组负责,对团队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在工作完成后及时反思总结十分必要。

 

跟随小凌老师时间长了,慢慢养成了习惯,做每件事前先要考虑清楚目的和意义,再要想想如何在现有的条件和基础上做得更好。老书再版,原本是最简单的一种出书方式了,重新排排版,改改错,不就OK了?然而,小凌老师却把之变成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难编的一本武学书籍。

 

为什么呢?因为老师一上来就把出再版书的目的和意义想清楚了,一为传承,二为锻炼队伍。

 

目的一,传承。学拳,不但要知道练对了是怎么样的,更要知道如何从不会到会,从不对到对,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传承。为此,小凌老师毅然决定增加下部,编凌氏拳艺文集。

 

目的二,锻炼队伍。试想一下,如果这本书全部由老师一个人来弄,只要我们打字,排版,是不是要快得多,省力得多?首先,上半部原书的错字,老师是最清楚不过的了,直接改出来就好。而对于下半部,哪些文章要,如何分纲目,其实老师早就想定了,又何须反复听意见,反复审改?老师的目的只有一个,给我们机会学习、实践、试错、改错、提高。然而,为了鼓励我们的工作积极性,老师对每条意见、每次修订稿都给予了最大程度的重视,大到拳理拳义,小到错字标点,不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耗损视力一次次的批示、讲解。

 

我有幸全程参加再版书的工作,协助老师挑选和修改文章等,由于老师为我们创造的条件和费心的帮助,让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历练,从中学到很多。我想从两方面进行小结:一、如何编一本书。二、如何做好团队工作。

 

如何编一本书?

总结下来,对编下部文集来说,难点主要有几个:挑文章,定纲目,改全书。

一、   挑选文章

外界常常是为写一本书凑文章,而我们由于小凌老师十多年的规划,文章太多,内容太丰富,有点挑不过来。小凌老师的指导思路是:先求全,后挑优,再优中选优,最后查漏。

其实,按老师的思路按部就班,做起来一点不难,但我们小组在实际工作中却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求全时不全,查漏时遗漏,害的老师为这些基本的事情反复检查。我想,因为大家是分章节工作,最后汇总到我,再由我发给老师,我在汇总的时候没有仔细检查,是导致差错最主要的原因,责任在我。而且,因前期文章录入、建档分类的同时进行,又出现了效率问题,有几次超过了原订的时间,拖了进度。也是需要检讨的。

二、   编制纲目

这部分大家讨论的较多,经过一起讨论,最后确定了老师的方案,现在来看我们还是考虑的不够充分,每个人所提的意见侧重点不同,但都没想到底,最后能做出来的,以现有条件能做到最好的究竟是那种。而老师却把我们没想到的都想到了,怎样定纲能突出亮点,聚而不散,如何分类便于统筹调整等等。只有把纲目定下来,才好往里装东西。而不是想我们那样,还没考虑清楚,就急着把文章都排进去,既缺乏条理,有容易重复或遗漏,一次次返工。

三、   整书修订 

老师说:“改一篇文章不难,全部文章都排好后,最后一次改是最难的。”老师说的时候我没领会到,等小组最后讨论完把问题提交给老师,老师答复完成后,老师重新再看时所发现的问题,恰恰印证了老师的这句话。因为,最后一次的修改不是站在一篇文章的角度来改,而是要站在全书的角度来改,有没有前后文重复的,或者前后文矛盾的,而这些在我们分章节修订时几乎没有意识到,我也没有在呈给老师前做全书的核查,只得又辛苦老师了。

从这次的工作当中,我们为以后的出书积累了经验,我觉得还是要继续把所有文章的归档,分类工作做好,修改过的要在原来的备份中更新好,避免以后的重复劳动。同时,微信、论坛上等新发的文章,老师的讲话、答疑等也要最好及时的备份归档,便于将来的使用。

 

如何做好团队工作?

我从入门以来,在老师的提拔下和团队的支持下,长期担任着第一线的各项工作。其中,有做得尚可的,也有做得很不好的,甚至影响到团队的团结。当时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还常常为受到老师的批评感到委屈,如今回想起来,反倒是很感激当初老师和国燕秘书长对我的种种包容和诸多担待。

这次则不一样,先是有建军的勇挑重担,达达、黎明一起分工协作,再是由晓希的中途受命,运杰的奋勇加入,可以说工作小组每一位成员做的工作都比我多。我感觉到的是要多多向大家学习,学习建军的仔细,学习晓希的干脆,学习黎明的质疑,学习达达的谨慎,学习运杰的体谅。

老师的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老师说:“我们团队都是人才,主要是放在什么位置,怎么去用。”老师还说过:“要和别人打好交道,首先要做好自己。”我觉得老师这两点上都做得很好,严于律己,身先士卒,善于用人,从谏如流。我从老师对大家提出的修改意见答复中发现,对涉及到老师的修改意见,老师基本上都接受了,我觉得有些地方其实改得并不太好,但老师为了鼓励大家也欣然接受。老师处于最高的地位,却始终保持着这两点精神,的的确确很不容易,我学了这么多年,还是没多少长进,更加高看老师的同时,也记住了老师跟晓希说的一句话,“做事情,做得好,别人才会高看,否则反而会看低。”可不慎乎?

我试着总结下,做好团队工作,首先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处事能力。另外,就是要有负责的精神,能行就做好,不行就让贤,要会做主角,更要学会做配角。以后在一线的工作中还要多仰仗晓希和大家,相互学习,角色互换,把团队工作做得更好!

感恩老师,感谢大家!

 

                            晓舟 2018-7-19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18/7/26 11:36:15 编辑过]


作者:仁者无忧
发表时间:2018/7/25 22:59:38

再版书工作总结

 

达达 2018-7-24

 

《凌氏心意六合拳艺传真》再版工作从201828日起至今,再版工作已经进入尾声。期间在小凌老师的带领下王国燕老师、晓舟、晓希、罗建军、张黎明、刘运杰和我有幸参与期中,受益良多。

我总结下我在此次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想法。从内容来看再版工作大体分为三大任务:文章选择、纲目编排、文章修订。而这三大任务并不是分开完成的,它们是贯穿在四个阶段里,寻寻渐进地完成的。

 

第一阶段:前期的准备+文章初选择

前期准备包括:小凌老师对再版书的总体设计,对锻炼队伍的考量;晓舟提前动员组员黎明、建军在云盘里分类收录的相关文章;建军自建的文章库;艺海的文章库。在此阶段《凌氏心意六合拳艺传真》(下半部)有40篇左右文章被初选入。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海选文章。不过从后面选入过100多篇文章来看,前期的海选还需改进。我觉得这是因为我们缺少一个统一的凌氏文档库文档库录入整理系统造成的。从这次再版工作来看一个统一完整的文档库是有必要的。它可以更好的支持前段媒体的工作,无论是博客、微信、艺海、书籍可以共用这文档库,不用分头作战。我设想这个文档库,1.将过去的优秀文章收入其中,2.定期的将新的优秀文章收入其中,3.每次收入文章,需要校对一次文字,4.对文章进行标记(时间、作者、出处、内容关键词),5.按一定格式做成word文件。做好这个文档库,可以使前段的媒体工作更严谨,更便捷。

 

第二阶段:初排纲目+文章格式确定

这个是将文章首次录入成初稿的阶段。因为小组成员都是第一次排书籍,所以该阶段重点在建立书籍的统一格式标准。将《凌氏心意六合拳艺传真》再版初稿可视化的呈现出来。

在这里,工作小组一度认为再版工作已经大致完成。可能是对工作定位的误判。我建议是,每一个阶段任务开始的时候,要有一次充分的沟通,可以是见面会议或是电话会议,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方法。然后建立一个工作进度总表(目标、分工、时间、注意事项),可以实时更新。

 

第三阶段:确定纲目+文章补充、调动、内容修改

此阶段该集中精力于调整纲目。现实中,老师和工作小组前期都耗费的大量的精力,进展不如预期。我想这是精力分散的原因。因为纲目、文章位置、文章的内容都需要同时调整,精力不济。后期晓希和运杰的加入,以及小凌老师的谈话,让大家明确了思路和工作方法,效率又上来了。

我的建议是:除了建立工作进度总表以外,再单独分开建立纲目表文章修改记录总表。纲目表是用来调整纲目用的,此阶段重点是确定纲目,所以文章的修改可以单独记录另一张表上。不用每次纲目变化了,文章修改记录也跟着纲目做一次调整。每次纲目上有较大调整的时候,生成一个汇总版本。文章修改记录总表中记录的是1.需要大改的内容、2.同质化的修改问题、3.细节问题。此表只需一直添加修改记录就可以。我建议只有需要大改的文章内容可以跟随纲目表的变动一同修改过来。期间老师的修改意见通过负责人直接记入在文章修改记录总表中,这样比较直观,不会遗漏。这样工作小组也就可以集中精力在纲目的调整上面。

 

第四阶段:考字究版

这个阶段重点是对文章细节问题纠错。在这个阶段有明确的纲目负责人,我同意黎明的看法,尽可能错开自己的纲目来校对。原因是这有利于更好得检查出纲目文章之间有没有重复的内容,是不是有前后不一致的问题。除了各纲目负责人还要有人负责总校。互校中两人的搭配最好是一个偏文的一个偏理的,容易看出不同的问题。在小组汇总校对意见时,组员要体谅纲目的负责人,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看出来的问题也会不同。把自己不能确定的问题提出来也是负责任的态度。

 

以上是我的工作总结及建议。可能有很多不成熟的观点,欢迎大家指正。


作者:晓希
发表时间:2018/7/27 10:57:41

 

我的再版书下半部工作小结

                                                

在《凌氏心意六合拳艺传真》这本经典之书即将再次付梓之际,作为凌氏团队领军人,肖力行老师不仅对原书一字一句进行推敲,对原文的错、漏、疑,一一进行考证和勘误,同时, 为了展现凌氏团队几十年来对心意六合拳艺的继承和发展、将众多优秀文章,辑录一处,编为书之下半部,使得再版书出版之时,更加丰满和全面。

    为完成书稿,本着行有余力,自愿参加的原则,老师向部分弟子发出征召,短短一个小时,报名者就超过了20人,最后老师选定晓舟、罗建军、黄腾达、张黎明,组建了工作小组,于2018227日,开始着手进行下半部书的编书工作。

     事非经过不知难。一般而言,书作者只有一人,书的内容只需表达作者一人的意愿。而这下半部书所集之文章,来自于凌氏团队的方方面面,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作者有几十人,年龄跨度从80多岁到10多岁,如何做到这么多的文章和作者,始终秉持一个理念,形散神不散,是对编书人的巨大考验。

     第一步重要工作,是挑选文章。凌氏团队几十年来文武双修,日积月累,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原创文章,晓舟、国燕以及其他工作组成员广泛阅读,纷纷从各个渠道挑选文章。肖师也亲力亲为,阅读了超过2百万字,挑选出了近100篇文章。经过众人两个半月的努力,到519日,符合要求的备选素材已经达到112篇文章,25万多字。

 

    第二阶段的工作,是分纲定目。这是最难的一个阶段。如何把这几十万字作者各异的文章,按统一的理念、一定的内在逻辑分章归类,形成书的章节,最考验出书者的功力。老师自己带头划分了一个六个章的纲目,凌氏团队、媒体精选、活动实录、文武双修、传经布道、习拳心得,同时号召行有余力的弟子发挥才智,对所选文章进行纲目划分。为了加快工作进度,老师于520日征调我加入工作小组,以加强组织协调。工作组成员以及其他同学们,纷纷开动脑筋,在一周内拿出了众多的划分方案。大家经过分析比较和讨论,最后一致公认,还是肖师的划分方案最为妥当合理,在统一的理念之下,用六个经典的不可替代的版块,形成一个丰满而完整的结构,全面而客观地展现了我们凌氏团队的风貌。同时,这六个纲又有一定的灵活性,便于局部调整子目,使得各章节易于取得平衡。六个大纲确定之后,就是对每个纲内的文章进行调整。肖师的目标是总数12万字,于是不得不忍痛割爱,再次进行精挑细选,适则留之,重复删之,不足补之。同时,肖师又一次号召同学们一起参与选择,对现有纲目的划分、文章的删留提出自己的意见,如果大家发现有更好的文章,也请积极推荐。工作组做了详细的征求意见表格,发到班级群征求意见。一周之后,意见收集上来,觉得信息量很大,我在微信群里转老师言,行有余力的同学还可加入工作组,运杰应声加入。工作组成员连续多天开工夜战,把肖师和众人意见及时反映到书稿当中,确定了六章的纲和目,留下71篇文章,计12万五千字左右的素材, 至此,书稿的雏形初现,此时为530日深夜。


    晓舟第一时间将初稿一汇总文件发于老师审阅,老师十分高兴。工作组终于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更直观的平台,可以抢时间给大家有的放矢地修改,可以推动编书工作大踏步前进。老师同时也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我再次组织大家连续作战,对初稿一按老师要求进行修改,于610日深夜完成初稿二汇总稿, 此时为75篇文章11.5万字,发给老师审阅, 老师感谢大家的辛苦,并说:“连日来在晓希的“威逼”之下,工作进展迅速,成效显著。就是把大家弄得没日没夜,筋疲力尽了。我决定调整一下这段时间的工作,征调国燕作为生力军来协助我,帮我做这个汇总版的调试蓝图,晓希作为原来的主抓,为了便于有效沟通,到时还请再辛苦一下,建军、黎明、达达、运杰、晓舟等这个阶段休息一下。“


     老师安排工作组成员适当地休息,但是老师一点没有给自己安排休息时间, 在初稿二的基础上,老师反复阅读,动手改了几十篇文章,在每个章节里反复调整,力求章节之间的平衡。 同时也请其他同学们对书稿发表意见。工作组休息一周后,恢复工作,将陆续收集的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更新到书稿当中。到623日,形成初稿五汇总文件,文章增至104篇,字数增加到16万字。这一版初稿众人阅后,普遍都认为,书稿虽然文章多作者多,但是一以贯之,没有散乱之感,而有百花齐放之美。当初最为担心的问题,至此放下心来。

 

第三阶段的工作,是考字就版。这个阶段,要把整部初稿全篇地整体地去看,去除前后重复和矛盾之处,接着对每篇文章的文字和照片进行细细推敲,统一名称,纠正错误的表述,修改错别字,替换不合适的照片,有疑问的地方摘录出来进行考证。这个阶段,老师和工作组分头进行,老师日夜兼劳,工作组连续夜战,于630日完成考字就版第一稿,计104篇文章,16.4万字。71日一大早,我在南京将书稿打印装订成册,速递给老师。厚厚两大本,目录、文章、修改、批注,一目了然,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努力,终于看到了书稿纸质样品,老师甚感欣慰,对工作组的成绩予以了充分肯定。

 

老师收到打印书稿,即开始进行第二次考字就版,在书稿上写上自己的修改意见。于此同时,工作组也同步进行第二次考字就版。经过前面几个阶段的锻炼,工作组已经有了一点经验,这次改进了工作流程:按分工,每人先校对自己分管的章节,再交叉校对其他成员的章节,尽量自己解决问题,在自校、互校过程中发现的难以决断的问题,搜集起来,开微信会议集中讨论,群策群力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才提交老师。经过一周的奋战,工作组将自己的修改,结合老师的修改意见和老师的答疑,于79日,完成考字就版第二稿 ,计105篇,15.9万字 , 提交老师审阅。 老师感谢大家的努力,并再次让工作组稍事休息,再次征调国燕教练协助自己, 一边继续对文字内容进行推敲,一边进行照片的考字就版。


    这次做出考字就版书稿,老师虽然肯定了工作组的成绩,但是也指出,我们有很多不足,需要提高改进的地方很多,充其量只能算及格。我作为第二第三阶段的组织协调人,对书稿最后呈现的质量负主要的责任,有任何的问题,首先是我安排组织不当造成的,请老师见谅。

 

     回顾这两个月的做书工作,很感谢老师对我们的一路引导,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不仅学习老师做事的思路和方法,也学习老师做事情认真负责勇于承担的精神,感觉这两个月自己做人做事都有了进步。其中有一点我感受很深,觉得对我很有启发和帮助。在做书过程中,亲身感受了老师如何去保持团队的朝气蓬勃,如何去保护团队各人的自信和锐气。每当工作组打了一场硬仗,老师就会安排大家休整几天,同时征调其他弟子来继续工作,让每个参与做书的弟子,都能保持充沛的精神和热情。如果没有老师的运筹帷幄,调兵谴将,在我的高强度的压力之下,大家可能很快就疲惫不堪,心生厌倦了,工作效果也会越来越差了。所以,并不是投入工作的时间越长越好,一定要根据人性,合理调配工作时间和强度,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工作效果。久战则疲,久疲则厌。作为组织者,一定要有这个意识,去疲去厌,保持团队活力。

 

    令人敬佩的是,做书过程中,老师安排弟子们轮番休整,犹如大战,井然有序。但老师从头到尾没有休息过一天,从决定做再版书的第一天起,老师每天生活的主旋律就是这本书,选文章,改文章,调整纲目,寻找照片,未有一天停歇。老师对人很宽,对己很严,老师数度对做书的缓慢进度感到焦急难当,但是又不忍心催促弟子们给大家压力,于是只好自己挺身而出,承担了大量的阅读、构思、设计、审核的工作,严重影响视觉。如果说我们工作组也勤勉努力做了一些事情,莫若说是受到了老师这种极端负责,天降大任舍我其谁的精神感召,从而跟随老师一起战斗。

 

    目前老师在对考字就版二的书稿进行审阅,视力又是问题,我心中很是不忍,为让老师也能放松休整,已定下在再版书定稿之时,请老师到我参与投资的一个山村酒店修养一段时间。怕对老师照顾失周,和要处理一些门内事务,特邀国燕师姐一起陪同前往。请老师和师姐体谅我的先斩后奏!

 

    老师说这一次做书不是最主要的目的,以此培养锻炼队伍,为凌氏拳艺的发展,进行战略人才储备才是更重要的目的。通过这次做书,发现工作组的成员个个是人才,有才华又认真努力,又年轻,加以磨练,日后一定能够为拳艺传承承担更大的责任。也证实了老师对我的告诫,要尽量保持每个人的个性,只要把大家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上,人人都是才俊。

 

    目前,需要工作组集体行动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老师对我说,编委会应该对前面的工作做一个总结汇报,如能给以后此类工作带来帮助,是很值得的。我于是执笔写了这份小结。这里我非常感谢老师对我们工作组的肯定,也很感谢工作组各位成员对我的支持和包容。我在日常的工作安排中比较主观,给了各位同学很大的压力,在此恳请各位见谅。通过这次的学习和锻炼,大家共同进步。相信我们下次一起合作做事,会更顺利更愉快更有成效!

  

晓希

2018-07-17


作者:罗建军
发表时间:2018/7/27 16:32:07

       再版书下半部编排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都是第一次进行书籍的编排,而且不是行业从业者,怎么做,用什么流程,工具,都没有经验,也没有可以咨询者,包括老师。所以下半部应该要做到什么样子,在最后没有完成之前心里都是没有谱的。期间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正常的,如果一帆风顺反而不正常。那么是不是就坦然面对暴露出来的不足呢?显然不是的,我们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来者。

 

       首先,我觉得,流程上应该先定大纲,然后再初选文章,最后再优选文章并进行修剪。为什么需要这么做呢?因为大纲就是框架,框架定了,后面的事情就是填充而已。从这次工作也看出,在纲定了后,工作效率也稳定下来。而且也可以方便进行任务划分,定负责人。

 

       其次,每次工作循环里,在提交老师审核前缺乏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较和讨论。这点在后期有所改善。最明显的就是老师已经提出的修改意见在下次提交的文稿里依然存在。这是因为工作循环节点不合理清晰,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

 

       最后,就是我们缺乏一个工作协作平台,目前我们的编辑修改办法是比较原始,低效率的。仅仅实现了文件的同步,沟通交流在微信群里。

 

 记于2018722日,改于2018727

[此帖子已被 罗建军 在 2018/7/27 16:33:58 编辑过]


作者:黎明
发表时间:2018/7/27 23:40:37

经验:

1.章节认领负责制:特别是下半部,各章节每人认领一章,作为最终责任人,极大提高了责任感和工作效率;

2.互校:不同章节负责人,交叉校对,可以较好的扫盲掉遗漏的问题,同时还有相互督促、相互提高的潜在好处;

3.有层次的分工合作,落实到人:建军负责全书整合,讨论信息收集归档;侃希及晓舟和老师实时沟通;侃希对全局进度的控制等方面的分工合作方式,可以说是高效有序的;

4.问题分层讨论解决机制:重大、重要的问题,及时网络会议讨论,工作组统一意见后,再和待定问题一并提交老师决策;

5.工作氛围融洽:小组成员,可以在一个很融洽的氛围中,充分提出、讨论各自的不同意见,并快速达成共识;

6.主动相互帮忙:当个别成员,因工作、生活原因,不能及时完成任务,小组成员能主动及时的帮忙完成;

7.工作组外成员的积极帮助:除了分会和沙龙,积极提供建议、帮助搜集资料的帮助外,还涌现出后期加入工作组的侃希和刘运杰;换句话讲,就是充分发动了群众的主动积极性;这个模式值得进一步总结经验并优化;

 

不足:

1.     合作沟通模式还是偏松散:

相对公司内正规的项目工作模式,效率还有非常大提高潜力;(正式项目模式,按目前状态可行操作性偏低,但后续工作,有些管理方面的工具和模式可以考虑适当引入,以提高沟通和进度管理的效率)

2.      开始时工作目标定义不够清晰:

特别是下半部,刚开始大家对下半部书的定位,理解、认识不是很到位。对整个工作进度,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如:后来引出的纲目讨论,实际上也是各人对此不同的理解引出的;

当然,我认为是老师有意为之,前期没有更多的说明,更多是为了锻炼队伍;综合看,还是得大于失的。

3.      开始时,整体进度略失控:

这个有上一条的影响,也有一开始缺少全局把控的责任人;这一点,侃希加入工作组后,有很大的改善;

4.      互校模式升级建议:

建议后续再有互校的话,可以轮流互校不同的章节,而不是相对固定的两个人之间互校;这样,不管是对个人还是整个工作,都有好处;


作者:刘运杰
发表时间:2018/7/28 17:03:44

再版书工作小结

5月份,响应晓舟教练号召,加入再版书工作小组,和小组成员共同奋战近两个月,我是第一次从事类似的工作,收获颇多,特总结如下:

一是关于再版书方面的经验总结。

(一)主题要集中。因此次出书为凌氏心意六合传真,专注十大形,主题明确后,纲举目张,取舍分明,事倍功半。因此跟水浪拳相关的文章都未采用,涉及到水浪拳的地方都进行了处理,最大程度保证了主题一以贯之。

(二)体现整体。再版书的下半部从六个章节上基本完整展现了凌氏拳艺的全貌,发展历程、重大事件和重要文章都在书中得以展现,更重要的是每个练拳者都有自己的心得、文章收录其中,这恐怕是本书最大的亮点了。或许每个人的心得体会、文章水平千差万别,本书在尊重真实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保证可读性,这也是体现整体最难的地方。

(三)尊重历史、真实和作者。因为本书要收录众多人的文章,小组在遣词造句方面有不同的理解,或者文字有歧义,或者文采不够,小组成员也有分歧,小凌老师明确该项原则。这项原则确实是收录众多人文章须遵循的准则,不然文章会失真。

(四)重要的用词要反复推敲。重要的用词看似相同,其实大相径庭,表达不出准确的意思,值得反复推敲。比如第四章文武双修,黎明认为说文论武也可以,而且主要偏文化方面,建议改成说文论武,我觉得不妥,但找不出有力的理由。小凌老师说,我们这本书是练武的人谈论练拳的心得,谈论相关文化,达到文武双修,才能叫文武双修。说文论武,任何人都可以说文论武。由此统一了意见。用词的不准,是我们自己理解的程度不够。

二是小组的工作方面。

(一)分工协作,明确时间节点。在明确任务之后,重要的是如何去做,也就是找到方法。在重要的工作上,我们小组往往充分讨论,找到方法后,明确分工和时间节点。没有时间节点的分工是低效的,没有约束力的,无效果的。

(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工作中难免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或者处在问题中,没有意识到问题或者意识到后束手无策,这时候需要站出来纠正问题。侃希的作法值得我们学习,在一次讨论文稿时,计划一晚上把整个文稿全部讨论一遍。但是大家在开始的几篇中,针对个别字词耗费了大量时间,我当时感觉很郁闷,感觉这样一晚上讨论不了几篇文章,觉得不对劲,这是侃希说,针对个别字词,自己可以酌情修改,因为文章修改无尽头的。实在拿不准的,我们一起讨论,如果我们解决不了,请教小凌老师。这样,我们的效率又提高了。可见,当你处在问题中,或者难受、不对劲的时候,应该进行反思,看是否需要做出调整。

(三)相互补位。我们在编书稿时,有的组员时间紧张,难以按时完成任务。我们组员及时分担任务,体现团体作战。

不足:一、自身来讲,一是求真不够,有的时候过于随意,随和,比如关于郭的照片问题,小凌老师问起,我回答得过于随意,思考不够;比如,碍于同门间的情意面子,不讲出问题,指出错误,是对同门的不负责。二是私心过重,在考虑参加小组时,考虑自己是否有时间,考虑自己多了些,考虑小凌老师、团队少了些。

二、从小组来看,我们最需提高的一点,不要卡在自己的情绪中。相逢是缘,因拳走到一起,得遇小凌老师是我们的缘分,福分。别人提出不同意见,我们要表示感谢(小凌老师语),不因别人提出意见而带有情绪,这样我们的看法、做法都带有情绪,难免有偏,影响工作、生活和感情。我们要时时觉知,不断改正。


作者:晓希
发表时间:2018/8/3 17:53:02

前言:

我们工作组各人的工作小结,真是精彩纷呈,个个有思想有见地,非常有价值。按照老师一贯的要求,除了各人进行自我小结,最后还是要出一篇工作组的总结,考虑到大家工作都很忙,我将各人小结中的精华,综合了一下,形成以下这篇编委组的总结报告:

 

再版书下半部编委组之工作总结

 

在小凌老师的精神感召之下,我们工作组齐心协力,认真努力地完成了编书的阶段性工作,感谢小凌老师给我们这个锻炼成长的机会,我们不仅学打拳,还学做书,文武双修,齐头并进。通过做书,增长了自己的本领,也认识了自己的不足,工作当中,有经验,有教训,有失误,有提高,现总结如下

  

好的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学习了如何去做一本汇编书。

分为三步:

第一步,选取素材。先确定书的主题,然后按主题选取素材。

第二步,分纲定目。按统一的理念、一定的内在逻辑,将素材分章归类,确定书的框架结构,然后加以调整,使得各纲目大致平衡。

第三步,考字就版。先对每篇文章的文字和图片逐一校对,纠正错漏,再统观全书,去除重复和矛盾之处。确保理念正确,内容正确,达到出版标准。

 

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将各章节分给具体人,负责相关章节的所有事情,极大提高了各人的责任感和工作效率。

三、明确时间节点。

在明确任务之后,重要的是按时完成,没有时间节点的分工是低效的,没有约束力的,无效果的。工作组在按时间节点的要求推进工作以后,进度大大加快。

四、互相校对。

除校对自己分管章节外,不同章节负责人,再交叉校对对方章节,一人不及两人智,这样可以较好地发现对方遗漏的问题,同时还可相互督促、相互提高。

五、分层次讨论解决问题。

工作组各人先解决简单问题,重大、重要的问题,及时开网络会议讨论,集体力量也解决不了的,再统一汇总提交老师决策,既锻炼了各人,也减轻了老师负担,得以让老师的精力用在最紧要的地方。

六、主动相互帮忙。

当个别成员,因工作、生活原因,不能及时完成任务,小组成员能主动及时地帮忙按时完成,体现了团队的温暖和效力。

七、善用工具。

这次我们使用了坚果云盘来进行协同工作,方便将各人的文章和工作成果,进行实时同步和共享,弥补了微信群在协同工作上的不足。

 

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对工作的主次分得不够清楚。

做书一定要把书的框架搭起来,粗糙一点没有关系,但是要有基本的结构,也就是要把纲目先定下来。有了确定的大纲之后,众人才可以开展具体的工作,文章的取舍增减等,大家才有了做事的基础。用老师的话说,先要有个筐,才好往里装。没有这个筐,文章再多再好,还是散在各处。所以,作为做书人,确定这个大的框架是重中之重。我们工作组对划分纲目这重要一步,迟迟未能实质性推进,影响了成书的进度。这一点我们再做下一本水浪拳的书的时候,就会懂得了。

 

二、缺乏整体的规划。

做书一共要分几步,每一步要做什么,下一步要做什么,每一步需要多长时间,都是老师想到了告诉我们工作组,但是我们自己却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我们习惯了等候老师的指令。要成为一个成熟高效的工作部门,我们还显得很稚嫩。但好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了。

 

三、工作的主动性还不够。

对老师要求搜集的意见,我们也就是搜集,而没有一个加以分析和判断的过程,最后呈现给老师的,是一个未经加工的原材料合集,而实际上老师需要我们对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工作组的意见。这一点我们是到了考字就版一出来以后,才开始意识到要这么去做,有些晚了。以后要多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先自己开动脑筋思考讨论,再将小组的观点和建议及时提交老师。这一点还可以推而广之,用于学拳教拳的各个方面,比如成立教练小组,把学员的问题在组内讨论,教学方式,方法,教案等,都在组内讨论,互相学习,互相锻炼,互相触进,有了统一意见,或者有了不能决断的问题,再提交老师。

  

四、时间节点观念不够强。

做书是有一个截稿日期的,按照那个时间倒推,每个阶段应何时完成,我们应当定出明确的完成时间。但是我们做这本书,好像有用不完的时间,没有一个必须何时交稿的时间压力。这是老师对我们初学做书者的宽容,但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太可能有这么舒服的时间安排给我们的。老师对我们的缓慢进度感到焦急难当,但是又不忍心催促我们给我们压力,于是只好自己挺身而出做了大量工作,眼睛几次累出了问题。老师累坏了,就是说明我们工作组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希望我们工作组的全体成员,早日成长起来,可以为老师分忧解困,让老师可以不那么累,可以放心放松地等待我们的工作成果。

 

五、缺乏高效的工作协作平台。

目前我们的沟通交流是在微信群里。讨论问题的时候,为了留下讨论记录,采取的是各人打字的方式,但是这样要耗费大量时间,效率偏低。并且我们进行编辑修改的办法也比较原始,就是在word里面改。以后我们要学习使用更先进的工作平台和编辑工具,以提高沟通、编辑和进度管理的效率。

 

六、缺少一个统一的凌氏拳艺文档库和文档库录入整理系统。

从这次再版工作来看,一个统一完整的文档库是有必要的。它可以更好地支持前端媒体的工作,无论是博客、微信、艺海、书籍都可以共用这个文档库,不用分头作战,减少重复劳动,增加便捷和正确率。建议这个文档库工作,可以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组的工作安排,大家群策群力,找到好的工具和方法,分工协作,早日把文档库建立起来,给下一本书出书打好基础,也给前端媒体提供素材。请老师定夺。

 

七、校对模式需要进一步改进。

以后的互校环节,建议轮流互校不同的章节,而不是相对固定的两个人之间互校。这有利于更好地检查出各纲目之间有无重复的内容,是否有前后不一致的问题;除了各章节有人负责校对,还要有负责人总校。这次我们工作组提交书稿给老师之前,是没有经过总校的,所以老师还是能发现很多问题。下一次的工作安排,我们要把总校需要的人员和时间事先放在工作规划中,以提升我们提交书稿的质量。

 

八、对我们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是管理自己的情绪。

相逢是缘,因拳走到一起,得遇小凌老师是我们的缘分,福分。别人提出不同意见,我们要表示感谢(小凌老师语),不因别人提出意见而带有情绪,这样我们的看法、做法都带有情绪,难免有偏,影响工作、生活和感情。工作就是修行,我们要时时觉知,不断提醒自己纠偏和改正。

  

这次编书的工作,是大家第一次参与,在凌氏团队之外,恐怕很难有这样的机会,感谢老师对我们的培养。大家一起摸索、一起磨合,再一起反思、总结得失,相信经过这些努力,大家都得到了提升。今后不论是我们团队的工作,还是各人自己原本的工作,都一定会有更进一步提高。

 

晓希

2018-08-03

 


作者:天阙
发表时间:2018/8/13 13:53:30


看了再版书编委们每人的工作小结,尤其是晓希的工作总结,非常高兴。反复读了几天,高兴的劲一点没有减少,欣慰之至!你们秉持着凌氏团队高尚的理念,做事有始有终,做到了真正的君子作为,为自己也为后人做出的榜样。

看到建军、运杰、黎明、达达、晓希等生力军的崛起,尤其是晓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凌氏团队涌现出一批可贵的人才,相信你们以后都会成为团队可靠的领军人物。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再版书的完成日子,就以晓希的总结发表日为准。

再次感谢大家!


作者:晓舟
发表时间:2018/8/14 11:37:46

这次再版书的工作中,肖力行老师关键时刻英明决策,点将晓希。晓希毅然受命,勇领群雄,不辱使命。

肖师的用人不疑,晓希领导力的出众让我印象深刻,师生之间的肝胆相照更是让人感佩。

同时,也对建军、运杰、黎明、达达在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对凌氏团队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及各自所展现出来的强项和才能感到由衷的欣喜。相信在老师所创造的机会下,大家会得到更大的锻炼和提高,将来为拳艺传承做出不同凡响的贡献。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18/8/14 12:12:07 编辑过]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4/11/23 6: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