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系二期培训班水浪拳第一年学习总结--教学之道(初稿)
-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六合八法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1 )
--- 井系二期培训班水浪拳第一年学习总结--教学之道(初稿)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1031 )


作者:王国燕
发表时间:2017/11/24 21:31:55

井系二期培训班水浪拳第一年学习总结

——教学之道(初稿)

2016年10月到2017年9月,井系二期水浪拳培训班经过一年的训练,25次50个课时,全套路径的学习顺利完成。作为这期班教练,我和同学们一样,在教大家的同时,非常有幸的得到肖力行老师的指导,同学们在一一得到肖师指点同时,我在学如何得得法教得明白教得有效。这一年我和同学们一样,都在学习提高。总结一下在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今后的拳艺教学有着切实的指导作用。

一、如何教?

面对几十人的培训班,在教拳时该如何把握?记得在三林培训点开班之前,我曾请教肖师,老师说:每个班的学生总有领会得快,接受得慢的,作为老师首先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教会学生路径,掌握好教学进度,把大家的学习势头一鼓作气的带上来,至关重要。老师把他几十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如果以学得快为标准,教得太快,让大多数学生会跟不上,会打击大家学拳信心;反之教得太慢,学习的气氛就易散、势头会颓。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常常会把握好尺度,两头兼顾,以中等偏上一点程度的学生为基准,则较为合适。

碰到一时跟不上的缺课学生,可以在学的过程中安排学得快的同学来带教,互教,使学得慢的学生加深路径的记忆,使缺课的学生及时跟上教学进度。

二、怎么教?

1、从三遍:这是老师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所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每次上课,复习一遍前面学过的内容后,教授新的内容,由教练带教三遍,然后让学生去回想、去记忆。教练带教,是为了让大家熟悉新的路径,但没有后者的回想记忆,把路径刻录在脑中,教练带教次数再多,其效果也是事倍功半。

对没有一点基础的学生,刚开始学,进度放慢,待学生对水浪拳的动作有个适应,对教练的教学用语适应理解,再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可加快进度。

2、行于当行,止于当止:习拳者一层功夫一层境界,如果教练能掌握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循序渐进,个性化的指导,那么其离成为一个合格教师已为时不远。

对初学者,强调模仿是对学生的最基本要求。在模仿中,对学生的要求力求立身正中,虚领顶颈,初步教会学生的全套路径,体会外三合的第一层次即手与足合,结合讲解些初级技击要求,帮助学生对路径的认识。切不可对初学者用中级班乃至高级班的教授办法去训练,甚至超出他们的感知和功夫去讲解,比如用肩、胯等的要求来要求他们,功力未到,拔苗助长,其结果是适得其反,导致坏习惯形成;坏习惯一旦形成功夫,再去纠正,就不易改好。

3、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初期我们当教练的,会发现原本打得对的动作,带教学生后,会不自觉受学生影响,拳打偏走形了。困惑之余请教老师,师曰:走偏之因是教练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肖师告诫我,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会教正确的路径,也要要能模仿出错误动作,知道错误的来由,为什么会错?这样就不会被学生错误的打法所混淆,就能清晰的看清学生的问题,知道如何去指导学生。

在指出问题时,老师要把问题较为夸大的模仿出来,让学生感知。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以正确的糾正,只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够保证动作不走形。做到这点,对老师的功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深知还需不断学习提高。

4、削峰填谷,从粗到细的匡正:框架学好后,接下来就是N遍的纠正动作。群体训练,前三遍的采用宜短而不宜长进行片段式指导,强调动作的要点,力求手脚工整规范。

教练如何在略高于学生的功力之上,加以点拨,需要教练用心去体验,去感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随着学生的功力提高,指导的难度也加大,对教练的要求也越高,这需要教练不断的学习、总结和提高,学生的拳艺水准体现了一个教练的教学功力。

担任教练后,教了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后,深感作为一个拳教师的不易,对肖师十多年来对我的培养,充满感激。

5、多学习、多观摩、多思考、多总结。

成为一个优秀的拳教師,要多学习、多观摩、多思考,多总结。老师要求我不仅要观摩老师对不同层次的指导,也要观摩不如自己的教练辅导。正确的为师,学习!,错误的为资,提醒!在观摩中学习总結提高。

看到老师辅导时,同一动作对不同人讲解时,采取的不同的教育方法,给我以思考和感悟。最让我敬佩的是,有时我没能看清问题的所在,一旁的老师已经一目了然,事后问老师这么多人在打,你如何知道的那么清楚?也没见你在仔细看啊!老师说:“我感觉的是行拳的气息,气息不对,我就知道他错在哪里”。老师对拳的全息透彻精细认知,让我惊叹。一招一式在老师的纠偏下,学生体感顿显。观摹时,我时常试着换位思考,如果是我,会如何指导?老师对主次的把握,个性化指导,让我受教深刻,如动作太过的,提示其不及,对不及者,则提示其要过,让学生清晰认知自身的问题,从源头解决。记得老师对全弟的水浪拳评价:跌岩昭璋,抑扬爽朗。是如此的生动贴切,全弟长处在于此,短处也在于此,在鼓励中提醒不足。观老师教拳更像一个研修的过程,对教拳学拳帮助意义非凡。

老师在培养我们时,强调文武双修,许多文中的不理解内容,通过练武能弄清弄明。今年初夏的浙南之行,老师面对山上的氤氲之气随即念起了道家学者陶宏景的“不可持赠君”诗,当我恍然明白其中的含义时,更对老师内家拳的造诣充满敬仰。难怪老师说,拳练到一定的高度,与其本身的修养密切相关了。从老师身上让我看到一个性命双修的名师彰显的大家风范和魅力。

拜师寄语老师对我的诤诤教悔,期盼我要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得道之师,我想不仅是对我,更是对我们每个学员的期望,修行之路时不我待,抓紧时间,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在学、问、思、辨、行中感悟前行。

三、如何学?

1、勤练勤记,多思多问

内家拳的三原则:崇德、健身、自卫。天天练拳,锲而不舍是崇德表现的一个方面。只要坚持每天持之以恒的修炼,就会有体悟,有心得,时间长了就会有新知。老师告诫我们,学内家拳无任何诀窍,不走弯路便是捷径。

学习中,碰到问题,问老师,问同学,多请教,许多问题在触类旁通中迎刃而解。微信群的建立,为大家相互探讨带来便利,对大家拳艺的促进有积极的意义。

感谢老师,在每次训练后,留出提问时间给大家,有效的提高了大家的学拳兴趣。

2、文武双修、健体益智

我们二期学员,严格遵循老师的要求,课上提问题,课后写小记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不仅有效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且一年来大家对拳的理解,行拳的进步,成效显著。大家能把这一良好的习惯保持下去,记录我们每一步的学拳历程,为今后武术教育留下了宝贵的参考资料。每个人的小记集,就是很好的教案,指导大家今后成为教练,成为教师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看到大家通过一年的学习,精神面貌的大为改善,小记越写越好,探讨问题的热烈,从内心感恩老师,感谢老师为我们营造如此好的学习氛围所付出的心血和用心。平生能遇到这样的名师,真是我们的造化和福分。

3、树立信心

只有在崎岖的小路上,不断攀登的人,才有可能达到光辉的顶点。初期学的好的、学的快的人,并不说明他能一直领先。每个人在一定的时段,激发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因此,暂时领先者不必骄傲,暂时的后进者不必气馁。只要大家能够循序渐进熟练精思、切己体察质问去疑居敬持志必能修成正果。

结束语:

在老师的亲自指导和关怀下,大家取得的成绩和各自的进步是那么的显著,大大超过我的预判。而老师的付出同样也大大超过我的预判,深感自己能力和德行的不足。每当我想起老师的寄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更是时刻的提醒自己,唯有抓紧一切时间、一切机会,跟着老师认真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不断提升文武双修之道。跟上凌氏拳艺形势的发展,和大家一起为传承好内家拳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王国燕

2017-11-24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17/11/24 21:34:31 编辑过]


作者:刘侃希
发表时间:2017/11/26 21:11:48

国燕老师总结得太好了!为所有要学着做教练的人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材料,今后我以此作范本,照着去做,教学方面当会少走许多弯路。谢谢国燕老师的倾心力作!


作者:晓舟
发表时间:2017/12/11 15:38:39

    学习国燕师姐教拳总结有感

    国燕师姐的这篇总结,我读了多遍,有好多地方值得细细思考和学习。

    我在教井系一期班的时候,觉得自己水浪拳教得不错,还曾跟小凌老师大言不惭地说,“我觉得教拳比练拳要简单”。后来,小凌老师委派国燕师姐来教二期班,又亲自指点,一年下来,我才觉得,我那时简直就是“不知者无畏”,根本就不懂怎么样去教拳,充其量只是个领打的,不少领打的路径和动作也还不正确。二期时,就常有一期班的学员问我,这记拳你怎么和老师打得不一样?

    通过一段时期的看国燕师姐教拳,又看小凌老师指点,才发现教拳是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教那么多人,更要讲究方法,才能得到一定的效果。

    上周六训练结束后,侃希和我一块乘地铁,侃希说:“我以前一直听你说,国燕教练的肩很松,今天我终于看出来了,她的肩能始终保持松沉的状态。”我说,“国燕师姐不但打得好,教水浪拳也教得很好,我现在看她教拳,越来越觉得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不但对自己打拳有帮助,对这套拳的理解,对教拳的学习上都有很多帮助。”其实,我以前也只觉得国燕师姐打得好,看起来舒服,但究竟好在哪里,以我那时的功力并没有怎么认识,只是觉得松。现在,好像对国燕师姐打拳和教拳有多了一些认识,斗胆尝试着总结一下:

      首先,是动作的标准度高。尤其是许多定式动作的到位程度,肩与胯合等外三合的标准度要远超过我。这当然与国燕师姐十几年的功力有关,也与师姐自身对老师指点的认真领会和刻苦练拳密不可分。为什么大家跟着国燕师姐练拳,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教好的成绩?这就是做教练最基本要做到的。把路径打正确,把动作打到位,要能够在缓慢的演示和反复的演示中不变形,不出错。这样就确保了学生有标准的范本可以模仿。小凌老师给国燕师姐拍摄的水浪拳的定式照是非常非常珍贵的,一定要反反复复地参照比对,找出自己不对的地方,不断修正。

     其次,是气息的控制度好。我们打的是内家拳,离不开气息。气息的控制与打拳的重心、稳定性、节奏、气势、韵味等戚戚相关。做教练是要打给大家看,比自己打拳更难把握好气息的稳定。而好的教练却能够用自己的气场去调动大家的拳,正如小凌老师给国燕师姐的评语。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大概需要四个字“驾轻就熟”,而这绝对离不开丰富的教拳经验。当然,这点对目前的我来说,难度还太大,我先要做到的是在自己打拳的时候,能慢慢往气与意合的方向去提高。

     第三,是对每记招式的理解度高。我学拳过于活囵吞枣,没有细细体会每记拳的内涵,每记拳的行拳的重心、意识、用法等常常被我忽略,只知道把一套打下来,没有太难看的动作就好。在教的时候,也总是模模糊糊的带过去,学生则更加会把我打的不清楚的地方或错误的地方扩大化。看国燕师姐和小凌老师在给大家讲解时能讲得细,示范时能停得住,让我从中学到很多,对水浪拳的理解程度有了不小的提高。

     第四,是要有责任心和爱心。小凌老师十几年风雨无阻的教拳精神自不必说,国燕师姐也是好几次外地出差赶回来给大家教拳,这次又是教好拳又急着赶到公司加班。没有他们的这种精神,不可能教得好拳。在教拳的过程中,小凌老师从打拳中仔细观察学生的个性特点,为每个学员度身定能帮他们扬长避短的学习方式,不时地夸奖学员的进步,激励他们。甚至,还关心学员们的身体健康、生活和工作,在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他们最及时和有效的帮助。国燕师姐也越来越像小凌老师,给予大家关心和帮助。老师有这样的责任心和爱心,哪有教不好的学生?

    正如小凌老师讲的,第一阶段的目标,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会,能把一套拳打下来。第二阶段的目标,是要让学生打对,知道手往哪摆,脚往哪摆。一开始可以教的慢些,在开始的一小段中,把学生整个行拳中最主要的错误指出来,让学生意识到如何避免,带到后面的练习中。后面就可以适当加快些速度,进行“削峰填谷”式的指点。老师也是这样教我的,每隔一段时间能有幸得到老师给我看一次拳的机会。最近一次老师给我的指点中,也是在进行“削峰填谷”。

     我想先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目标去努力,在教亲子班的小朋友时,多注意教学方式方法,同时让自己的拳有所进步。

    我在2011年12月18日第一次跟老师学拳,学拳两年后,老师让我完成人生大事,用了一年时间怀孕生子。如今又是三年过去了。感恩老师的同时,更希望能多为老师分担些,减轻老师的负担。我会脚踏实地的把拳学好,并认真向小凌老师和国燕师姐学习如何教水浪拳,争取进步的快一些,有能力为凌氏拳艺多承担些责任,也好让老师不要再如此操劳。

                                               晓舟  2017年12月11日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7/16 22: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