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六合八法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1 ) --- 2017-07-29学拳笔记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1001 )
作者:刘侃希 017-07-29学拳/教拳笔记 今天在源深体育中心上课,还好今天没有大太阳,还有阵雨,感觉稍微凉快了一点。 在等冬雷的空隙,小凌老师让我打拳给他看。我从起势打到鸿雁双飞。老师点评说,第一感觉现在我打的拳内里实了,有东西了。以前打得也挺熟练,但是感觉里面是虚的。现在有实的感觉了,这是进步,但是有很多动作细节部分是错的,要针对性地加以纠正。然后老师让我跟着他打,我站在老师右侧,打着打着因为要看老师的左侧和后侧,我就跑来跑去地看,停下来后,老师说,以后跟老师打不可以这样跑来跑去地看,一跑就一断,一跑一断,必然干扰自己的思路动作气血运行等等,错过其他细节,得不偿失。正确方法是,这次站在老师左侧,下次就站在老师右侧,下次再站后方,下次再站前方,每次换一个方位站,就可以学到不同方位的动作细节了。 我观察老师打的:起势,左手伸向前,也是微弯的,不可能笔直,此时右手要翻掌向上到右侧腰间,跟伸向前方的左手成呼应之势。水浪拳里,动作永远是互相呼应,一枝动,百枝摇。不可能是一手固定在那里,另一只手在动,都是或上下或左右互相呼应的。大的动作容易做出呼应的感觉,小的动作比较难做出来,比如起势部分的手势,但是脑子里要有意识,左手右手互相呼应,慢慢就做到了。转肚之后右手从头顶上挥向右方,停住的时候,右手臂是跟身体有一个小小的角度的,好像就是肩窝的自然角度,并不是完全平行的在身体右侧。同样,沉沙落雁后右手臂挥向右方,也是有一个小小角度的,身体也略略往右偏。沉沙落雁:肩膀从头顶上压下来,手臂上是有承重的感觉,我打的时候这个手臂上是没东西的。 摘星换斗之后,转身,右手臂只是抬到胸部位置,我抬得太高了,到头顶了,不对。然后双手有个下压的动作,然后再抬起来到胸口,叫做归位。
再转身手从头顶压下来的动作,在弓步状态,先翻掌,然后转身,老师并没有把右脚并到左脚,而是在分开的状态转身向前,然后左腿提起到鸿雁双飞。
这些回去再慢慢练。现在越练越觉得这套拳奥秘无穷,逐渐逐渐有了一点身体被拳势带着动的感觉,举手挥手时候有了一点阻力的感觉。伏天练拳,汗如雨下,但是很畅快!想必明年一年身体会平平安安,不会生大毛病。谢谢老师!
教冬雷的记录: 1)先把上节课的复习一下,从起势到第二个临崖勒马:冬雷打得很好,路径上的错误都改过来了。注意临崖勒马的时候,腹部不要往前顶,要往内收一点。
2)再从第二个临崖勒马,打到鸿雁双飞。这段我看到的问题:一个摇撸的动作,然后转身双手伸向西方,此处的感觉不对,双手好像是脱离了身体在转,味道不对,但是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就是觉得不象,我觉得应该是身体转带动手臂转。摘星换斗之后,抬手抬腿,然后右手臂伸向前,这里冬雷左手右手多绕了一下,不要绕,直接伸右手掌出去即可。然后再转身向西北45度,要注意此时重心一直在后腿。然后再转身,双手从头顶上向正南方向砍下去,这个地方的方位是正南,冬雷打的是东南45度,要改正。
下节课预备从鸿雁双飞打到川流不息或者更远一点,到青龙探爪,感觉冬雷上半套还比较熟悉,可以加快速度,只要路径没有大错就可以,小动作先不去管他。是不是同时开始教冬雷下半套两三个新动作?
教张新宇: 路径基本对了,要注意右肩膀耸起来明显高于左肩膀的问题,注意重心在后腿前三后七的问题,现在重心基本是正中间,注意屁股不要往后翘。
课后老师答疑: 起势的时候左手臂伸出去是否也是之字形?水浪拳里没有笔直地伸手臂的动作,因此此处也是微微弯着伸向前,同时与右手呼应,就可以了。
刘侃希
作者:shutjy 陶嘉严2017-7-29学拳小记 这次学拳我来的很早,但是没有想到储教练和黎明已经在那里练十大形了,这么热的天,储教练还这么早到,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先跟着储教练练十大形,还是踩步,练的时候,储教练指出,手不能离开身体,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后手,手和脚要同时到位,虽然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练到位还是有难度,正好这次微信号发布的文章《“虎抱头”析疑——兼答王锡斌同志》中有“肘不离肋,手不离腮”这一段,顿时明白储教练的意思了。 随后练水浪拳,这次学的内容有点多: 1. 狸猫扑蝶:我读中学的时候养过猫,还真的见过它去扑蝴蝶,狸猫扑蝶的招式和猫扑蝶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双手要在一条线上摆动,一开始左手在右手上方,每次摆动就将双手的位置换一下,摆动三次。 2. 抽梁换柱:抽梁换柱的时候,一手再上,一手在下,然后双手换个位置,在换位时,下面的手要上去之后,才能把原先的撤下,王老师在教这招的时候说过“如果手不到位就将原来的手撤下,那么房子直接塌了,也就不能换柱了”,说的非常形象。小凌老师说这招的重心在后,一定要记住,我自己一开始打的时候,总是不自主的将重心放在前面,练了好几次才改过来。 3. 风卷残云:右手在前抬右脚,左手在前抬左脚 4. 哲龙现身:右手的位置要注意,往左下方,围绕一个圆走一圈,左手在走的时候要对着圆心。 5. 乌龙摆尾:王老师在《七年琢玉日晶莹----回眸凌氏水浪拳习练经历》中,这么写到“理应由手带动肘,再带动腰的动作。”我现在只能先模仿,还没有练到文章中的境界。 这次学的内容有点多,当中有不懂的地方还向大师姐请教了一下,不得不说大师姐打的是非常好的,跟着大师姐打了2遍,也就把路径给打顺了。[此帖子已被 shutjy 在 2017/8/12 18:03:29 编辑过]
作者:罗建军 刚到体育馆豆大的雨滴就落了下来,在我们开始练拳时雨势进一步加大,增添了一点凉意,纵然如此,汗水也把大家的衣服都打湿了。练拳结束时才发现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停了。
这次王国燕教练教了我们下半套的:狸猫扑蝶,抽梁换柱,风卷残云,蛰龙现身,乌龙摆尾。
狸猫扑蝶 接上式,先带动右手向左划,从左手下方向前,左手顺势叠在右手上,右手轨迹类似于回力标的形状,同时右脚向向左并然后向前一步,重心在后脚,手脚一起到。两手向下落,右手翻到左手上,两手回到起始位置,同时左脚越过右脚向前一步,手脚同时到位,此为第一扑。第二扑类似,只是左右交换了。
要点:
抽梁换柱 接上式,左手沿着右手前臂上方向肘部收,翻掌放于右臂下方,左脚斜上前一步,同时左手沿着左脚方向虎口向外向前捋,右手向后放于左腿外侧。左手不动,右手向前伸于左手背下方,两手翻掌,左手向后放于后退外侧,若向前,则是同时右脚越过左脚向前一步,身体转向左;若向后,则是同时左脚越过右脚向后退一步,身体转向左。重心皆在后。向前一次,然后再向后一次。有两次换柱。 要点: 1.两脚呈外八字 2.前手虎口平着
风卷残云 接上式,左脚收回并向右脚,两腿保持半蹲,同时左手翻掌从头顶下插,右手掌心向外向中线回,两手背相交。两腿慢慢伸直,同时两手由下向上再向外,变拳,左脚斜向前一步,右膝抬起,两圈向左挥动,左拳虎口向下,右拳虎口向左。右膝放下,右腿向右一步。同时两拳向右转动3/4圆,然后向右挥去,同时左膝抬起,形成拳照定式。 要点:
蛰龙现身 接上式,左膝放下,向后退一小步,右脚跟上,两拳亦向下收于身前,两拳张开为掌,右手从下向上再向下摆动,左手由下向上向前摆动,同时右脚向前一步。左手向下,右手向上摆,同时左脚越过右脚向前一步,左手向上为荷叶掌,右掌向左放于身体左侧,同时右脚向前一步呈拳照定式状。然后两手不动,围着一个圆两脚交叉向前开始趟泥步。
要点: 1.趟泥步时重心不要起伏 2.两手始终向着一个中心
乌龙摆尾 接上式,两手从左向右划圆,同时右脚越过左脚向左一步,左脚向右退一步,与右脚成前弓箭步,两手手心相向,上下交错,左下右上。转动两手成上下相向,两手由前向后,由后向前摆动,变为左上右下。连续摆动三次,每摆动一次两手交换上下位置。然后左脚弓步向前,右手向前伸,左手放于右肘下方。
储教练也教了我们新的十大形招式,感觉学得不是很好,等动作熟练了再记录。
作者:柏伟磊 7.29学拳小记 本次课还是在源深体育场进行,早上8:30到场地,发现储教练和几位同学已经练开了十大形,大家挥汗如雨,动作也越来越像样。老师说学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每天保持一定的训练量,还是练好拳的基本,特别是十大形,和水浪拳不同,式式单操,看似简单,要练好真不容易,古人踩步就要练三年,所以还是要好好体会和练习,多向老师请教。 这次水浪拳的课,学了狸猫扑蝶、抽梁换柱、风卷残云、蛰龙现身和乌龙摆尾,记录如下: 1、狸猫扑蝶:左右各一次,需要注意手和脚的同步性,手掌翻转时要有灵动之感,同时手掌是一直保持在一个平面上的。 2、抽梁换柱:一手在上,手掌向上呈托举之状,一手在身侧下方,掌心向下呈支撑之状,两只手应该是有呼应的,并且上下成对冲之势。左右手换边时,前手收回向下后手托起向上,需要注意下面的手需要抬起至另一只手的肘部,上面的手才能撤回,衔接上要多练习,因为前手抽回时后手如果没顶上,那好比抽掉了原来的梁,但是新的梁没接上,房子就塌了。另外一点,整个动作,重心都是在后脚的,换边的时候特别要注意重心的问题。 3、风卷残云:手脚是同边的,即右手在前时抬起的是右脚,左手在前时抬起的是左脚,怎么打出风卷残云的感觉,暂时还没有体会到。要注意的是两拳挥出时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 4、蛰龙现身:这一式,左手在上方托起,大致和视线齐平,手掌是荷叶掌,掌心略微凹陷,右手在身前往左下方45度角推出,然后两手不动,逆时针绕圈走6步,第7步的时候右脚往左一个交叉步,同时双手臂在身左侧转圈并在身前抬起,双腿成弓步。要注意的是走圈时身体不能上下起伏,两手一直固定朝着中心,类似走八卦步的感觉。 5、乌龙摆尾:两手在身前好似龙的尾巴,以左右左的顺序在身侧甩动三次,这个动作应当是由手带动肘,再带动腰,同时下半身一直是保持弓步,不能晃。 我感觉这几式要打出连贯性,需要反复练习,同时腕直、沉肩、坠肘、弓步、虚灵顶劲等基本要点,不能在连续的动作中变形,一招一式都要到位,又不能断,真正是非一日之功可成。 另外,上次小结中提问的,风摆荷叶一式中身体是否上下浮动,老师回答说不浮动,对目前的我来说,记住这一点就行了,之后会逐步体会到为什么。 回来后我仔细想了想,又去网上找了相关视频,确定风吹荷叶的动是左右摆动,不是上下浮动,所以从这点上来说,水浪拳的招式命名和动作要领,是写实和唯物的,我们平时在练拳的时候,要多体会招式名字背后的含义,应该对打好拳有很大的帮助,至于这一招在实战中怎么应用,我就想不出了,就要等老师解惑了。 写实、唯物的招式和实战的应用技巧,这两者本身就存在辩证关系,所以任何一招一式确实不能乱打,都是有的放矢的,真是要时刻体会个中的含义。
作者:xiejianxiong 2017/07/29 源深体育场. 到达体育场已经看见储教练已经在教黎明练习踩步了.于是赶紧踩步起来,储教练说我最明显的问题是身体高低起伏.在步时要保持身体同一高度.后面几天练踩步特地注意了这个问题,尤其是在打3式只后回到1式是身体容易站起.要保持身体高度特别吃力气.打两遍水浪拳,全身湿透,还好不怎么气喘.打了5分钟踩步,就上气不接下气了.后面再跟储教练学了虎扑双把.感觉比踩步容易,也许精妙之处还未体会吧 接下来继续水浪拳, 狸猫扑蝶、抽梁换柱、风卷残云、蛰龙现身和乌龙摆尾 1. 狸猫扑蝶: 双手上下拉动,一直线,扑蝶3次 2. 抽梁换柱:后手一定要到前手下面,前手才回抽.另双跨是打开,我之前打大是双脚的膝盖是朝一个方向的. 3. 风卷残云:承上式左收自头部下来,至小腹,手掌竖直向下,掌心朝内,右手在外,横掌,掌心朝外,小鱼际在上.打风卷残云时,双手是要保持水平卷残云 4. 蛰龙现身:之前打的时候双手的位置有点象闭门推月,左手放了稍低,掌心摊平,但右手位置高了点,小凌老师演示时,是要求右手手压低. 5. 乌龙摆尾:之前一直牢记是身体带动手,所以我打这一式是腰带动手,感觉可以练练腰肌.王国燕老师说是手带动肘,肘带动腰.之前一直打错了.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看了小凌老师的解释,茅塞顿开,大道至简,没有啥玄之又玄,你每天练的时间即是功.三年就是三年的功,十年就是十年的功力.
作者:晓舟 看了上面几篇作业,先提几点我的想法,争取和大家一起提高: 1、 每次上好课写小记是有时效性的,通常老师刚讲好的时候,记得最牢,因此先记下来再逐步完善是可以的,但不好拖拉。 2、 水浪拳六十六式拳名不应该写错,不清楚的可以在我们网站上查,再不清楚的可以问,如果连我们这里的人都用错,水浪拳的传承更加堪忧。请嘉严把写错的几记拳名更正一下,小凌老师说嘉严悟性好,踏实度不够,聪明之人往往如此,但认真是把事情做好的前提,首先要“敬”,和嘉严共勉! 上次课上小凌老师先给侃希看拳,在对侃希的拳整套指点完后,老师过一些时间会看一下侃希练到的程度,再根据当前的情况做出指点。这是小凌老师教拳的方式,既在前面指路,又给学生自己消化的时间和成长的空间。侃希一套打完后,小凌老师指点如下: 1、现在打出来的拳对路径有底气了,不像以前很多地方打出来很虚,自己也不知道打得对不对。但是,你现在认为对的,有些却是不正确的,还是需要多跟老师打。 2、你们现在初学,两个礼拜跟老师练一次,时间隔得有些长了,因此,最好每次跟我打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看老师的动作,尽量跟着老师的节奏打。 小凌老师老师特别看了东雷的拳,颇为赞赏,夸赞道:“东雷他日可堪大任!” 小凌老师为我看了上次指点过的上半套结尾和下半套到琵琶遮面,主要指出了两点:1、薰风扫叶下手翻掌中注意腕直平翻。2、像太极“倒卷肱”的一记,前手翻掌同时退步,人不可高低起伏,保持轴的平移。 在小凌老师答疑后,大家讨论了近期工作: 1、 把每次的问答进行整理,收集成册。 2、 想要拜师的同学,在八月底前递交拜师申请。 3、 对各项工作的汇报和推进。 最后对班委提一点建议,我觉得班委间的互动还不够,我们班委的分工、合作没有很好的开展,当然,主要责任在我,对班委的关心不够。下次训练后是否班委们可以讨论一下。
作者:于一碧诗 [此帖子已被 于一碧诗 在 2017/8/10 21:16:13 编辑过]
作者:刘运杰 学拳小记 7月29日,天气炎热,来到源深,先跟储老师学习踩步。这段时间高温,练习得比较少。我打了一遍给储老师看,请求指点。储老师说:第一,你的弓步两脚跟要呈一条直线,这样才会稳;第二,两手要放松,还是放松得不够;第三,踩步出去要后手送前手,后手发力。 王老师教授水浪拳,接倒骑龙背,到乌龙摆尾。 狸猫扑蝶:双手重叠,左手压在右手上,且左手探出;右脚上步,呈虚步;后两手环绕,右手压左手,左脚上步,呈虚步;再做一次左手在上的动作。注意动作连贯,重心在后脚。 抽梁换柱:左手沿右臂内侧滑下,至肘部向上撑出,呈荷叶掌,右手按至腰侧,左脚上步,重心在后脚;右手去替换左手,在替换的瞬间翻转,掌心向上,左手撤下时,掌心也转换向下,右脚上步;下一个动作回撤至左手在前的动作,退步换掌。 风卷残云:右转身120度,左手下插到右手后,手背相对,微屈膝,双手从左下划到右上,双手变锤击出,两臂呈直角,提右脚,此为击打对方头颈部;后提左脚,左拳击出。 蛰龙现身:左脚后撤一步,右脚略后撤,双拳摆至身体左侧,变掌,右臂摆至右侧,左掌先出,为拗步动作,迈左脚,出右掌,换到左掌后开始趟泥步,走八步或者六步。 乌龙摆尾:左脚稳住后,两手从左到右划圆,右脚交叉至左脚左侧,左脚后撤呈弓步,双手左上右下,掌心相对,顺势下抡,来回反复,共四次。后上左脚,右手前伸,左手放于右手肘部。 我问:打拳时会有手重的感觉,不单单像有一记拳能体会到手重(双手在腹前拉开,膝盖微微弯曲)? 小凌老师回答:你的感觉是对的,这记拳本身不存在,是为了让大家体会感觉,特意加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