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两代宗师传承内家拳的情愫凌氏两代宗师传承内家拳的情愫
——缅怀仙逝的凌汉兴老师
凌汉兴老师与肖力行老师与其说是父子,不如说更似师生。凌老师是肖师幼少时十大形、十二形、太极拳的老师,又是学习古诗文的启蒙者和引导者。肖师每每提起往事,满怀深情。小时候因贪玩,一时没能完成父亲布置的背诵作业,没少罚立壁角,完成得好,父亲的奖励绝不吝啬。凌老师是肖师拳理拳艺的启发者、探讨者和切磋者,父子俩通宵达旦的交流是常事,为肖师后期的攻文经武打下了扎实基础。肖师对拳术的爱好和领悟,为五、六十年代同时学习同门所羡慕,常得到凌老师高度赞赏。
四、五十年代凌老师家里殷实,天津路交通方便,现在的应氏围棋学校所在地。一时高朋满座,名家如流。有国术界、国学界、生意界,在这里学习、研究、切磋、交流、探讨。肖师在这种得天独特的环境下,潜移默化,日益熏陶,造就了日后的雄才伟略。这样的土壤,空前绝后。
五十年代,卢嵩高老师在人民公园设立场子公开教授心意六合拳,由凌汉兴代师授徒,终卢师一身,唯凌汉兴一人。
一九五三年,凌老师编写完成了《心意六合拳艺传真》一书,文革年代险遭灭顶之灾,部分流失。一九六三年凌老师应工作单位之邀,在工厂里先后开班教授杨式太极拳、十二形、十大形。学员中杰出者有王裕昌、赵来兴、李富祥、陈进泉等。
一九六六年起,父子两人各自在多个公园教十大形,名噪一时。八零年,应邀在徐汇区武术协会开设凌氏十大形培训班,受到社会追捧。肖师作为总教练代凌老师全权负责教学任务,深得学员之仰慕。乃至凌老师生前常在学员们面前毫不掩饰内心的骄傲,说肖师天赋异禀,悟性、慧根和他的拳艺至今为止无人能及。嘱咐我和大家好好跟着他,一定会学到很多好东西,对健康长寿会有极大效果,越久感悟会越深,越久所得会越多。
一九七五年父子合作,拍下了武术史上经典之作,鹰熊斗志照。一九七六年元旦,诗人余昂,赋长诗一首,描写生动,活灵活现,与拳照相得益彰。鹰的英姿威慑,熊的厚重浑然,鹰熊对峙的心里活动悄然跃出纸面,栩栩如生。一时沪上书法家云集,纷纷书写此诗,他们中有胡问遂、任政、张森、沃兴华、刘小晴、单晓天、侯殿华等。
凌老师怀着对内家拳全面了解的更高要求,不顾自己的年龄,竟然重新从头学起;七十年代初用了三年时间,跟金仁霖先生学习了叶大密老师所传的杨式太极拳和太极推手。一九七六年又用了三年,跟随李道力老师学习心意六合八法拳,最终成为心意六合拳中寿命最长的一位尊者。
一九八八年由朱俊杰师兄领衔,在复旦大学印刷厂通力协助下,出刊了全部凌老师手迹的全套影印本《心意六合拳艺传真》书,供凌门弟子参学。一九九四年在朱全弟师兄、钱明德师兄的大力协调下、在华东师范大学陈邦林、彭仕齐教授的鼎力相助下,由红旗出版书公开出版了《心意六合拳艺传真》这一武术史上经典之作,恩泽心意六合拳爱好者。
新千年伊始,凌老师以84岁的高龄,在中山公园开设教授心意六合八法拳,有几次身体不适,仍由保姆陪着前往培训点指导大家,这种敬业精神,令众学员感动。
二零零五年五月肖师再度出山,全身性地担负起凌氏拳艺的传承大任。制定宏伟的十年规划,开设为期三年的心意六合拳教练培训班。昔日弟子纷纷来到肖师麾下,三年后在肖师的培养和推荐下,众教练相继开府建牙。凌氏拳艺培训点如雨后春笋相继推出。看到凌氏团队,在肖师的带领下,凌氏拳艺师资队伍不断扩大,爱好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安享晚年的凌老师,欣慰又高兴,不断发展的凌氏团队成为凌老师的精神寄托。
二零零六年七月在肖师和全弟师兄的精心策划下,举办了凌师90岁华诞,上海电视台等媒体跟进采访,并于当晚在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此后十年,年年如此,留下了凌老师愉快的喜悦,许多诗词的朗咏,经典古文的背诵,平安夜的歌声,也留给众学员对凌师美好的回忆。同年凌氏拳艺网站设立,凌老师特意请家人为他配备了电脑,学习如何上网查阅。
二零一三年《凌氏艺海》杂志正式出刊,凌老师认真阅读,不时提出修改意见。
我经常跟着肖师去看望凌老师,记得一三年秋的某一天,我与肖师一起去桃浦家探望他,他兴致勃勃地带着我们来到家附近经常锻炼的河边,河边是宽7米左右等待修建的景观道,与人行道有近45公分的落差,凌老师利索地从拦杆外侧翻到内侧,不失机灵地用双手紧握栏杆攀沿爬进爬出,稳妥地落在景观道上,这一切竟是一个97岁的老人所为,非亲眼目睹,可能没人会信。
二零零六年春,100岁的凌老师偶遇风寒,初未加重视,险些酿成大祸。肖师带着我去医院探望,凌老师第一句话就是询问肖师,自己能否过这一关?“听我的,没问题!”肖师简单的六个字,给了凌师极大的鼓励和信心。住院的日子里,我有空就去,常常喂凌老师吃些东西,只见他越吃越少,说话声音一天比一天轻,最后只有肖师能听懂讲什么,情况十分危急,我心急如焚。那时肖师天天探望,时刻观察,紧急关头,肖师作出决定用食管,并大声鼓励凌老师,一定要配合,每次争取多吃些,超越百龄一定能行。给予凌老师极大的关怀,增添了与病魔斗争的勇气。没想到果然出现奇迹,凌老师竟然一天好似一天。半个月后,健康出院。
为庆贺凌老师百岁大寿,在晓希师妹、柏伟磊会长的努力下,团队定制凌老师百岁纪念毛巾。毛巾上“凌汉兴百岁”为凌老师百岁之时的手迹,英文为肖师手迹。在黄腾达主编的领衔下,《凌氏艺海》编委同时推出凌老师百岁华诞专刊,记载了凌师一生授拳育人的不平凡事迹。继纪念毛巾后,今年晓希师妹再次制作了印有凌老师百岁手迹的团队标志物——凌氏拳艺沙滩包。
同年六月九日,团队为凌汉兴老师举办100岁大寿庆典,凌师出院不久,身体羸弱。是否为凌老师举办100岁大寿庆典斟酌再三,最终肖师决定从简举行。派出医大毕业的王涛师兄专车接送,以策应变。抵达海神诺富特大酒店,凌老师远远看见肖师迎来接应,好生高兴。只见凌老师轻提司的克,兴奋地边走边敲击地面说,“凌彪在,万事太平!”引得众学员大笑不止。我却颇有悲凉之感,肖师只有一个,凌老师要他,内家拳传承要他,凌氏团队需要他......可肖师分身无术,他没有三头六臂啊。
这么多年来,也算跟着肖师南征北战,处理门内外各类事务,天子门内无私事,对某些事常怀不平之愤,忍无可忍。肖师慈悲,胸襟宽广,包容万事,只为传承大业,只为凌老师安康,从不计个人得失。知子莫若父,凌老师这句话,代表了对肖师几十年来高尚人品和办事能力的最高赞赏。足以宽慰自己,他们父子情深无限、大爱无疆。
每次看到发在群里的全弟师兄探望凌老师的合影,肖师总要端详照片良久,有一天肖师对我说:“知我者,小朱也。他懂我心啊,他常常是在代我看望凌老师。”我十分感动,想是上苍知道肖师为传承内家拳的艰辛,给了他一个这么好的兄弟以帮衬。“是我弟”三字,含义之深,感情之真,令我和多少师兄弟羡慕不已。
二零二一年八月初,他老人家住进医院,肖师当即嘱咐我和家明即刻到医院探望,他随后从苏州来上海。遗憾因疫情,医院拒绝所有家属探访。与主治医生沟通,得知凌师因小恙住院,可能饮水少了,引起肾脏不适,一周即可康复出院。没想到出院后不久,8月16日夜10点40分,尊敬的凌汉兴老师在睡梦中,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105岁。
17日凌晨在肖师的指挥下,迅速成立了侃希、建军、达达、国燕、晓舟、全弟和清怡纪念工作小组。大家全力以赴,撰写讣告、悼词、凌汉兴老师生平简介等、采集了凌老师生前部分活动照片和视频剪辑汇集成册等。当天晚上,凌氏拳艺网站、H5、公众号、头条、博客等媒体齐发,向外界公告。本着“疫情期间,一切从简”的精神,婉言谢绝了各方出席的要求。21日上午老师在晓希的陪同下,从苏州到上海,和全弟、晓舟、家明、我等部分凌门弟子参加了大殓。
当天中午12:30,肖师不顾劳累,一如既往地撑起从父亲手中接过的国术传承大旗,践行着当年对李道力老师的承诺,赶到灵石公园继续指导拳艺。望着肖师迈着坚定的步伐踏入公园的背影,眼前又出浮现了一幅幅凌老师教拳的情景,心中除了感动,更多的是被二位宗师传承拳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深地折服。
谨以此文,祭奠凌汉兴老师在天之灵,一路走好!
王国燕
敬写于凌老师仙逝断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