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精神贵族精神
我拜师肖力行老师入门学拳时,凌汉兴老师95岁高龄,已不教拳了。肖师常说自己是护花使者,要为凌氏团队呵护好凌老师。
每年,肖师总会选在差不多凌老师过生日的时候举办一次凌氏心意沙龙,把各培训点组织起来,总结本年度教拳情况和团队工作,介绍新学员,请大家对凌氏团队各方面的发展提出意见,砥砺前行。同时,也借沙龙给凌老师过生日,让凌老师热闹热闹,高兴高兴。
因肖师2005出山后,一直秉持为凌氏团队培养阶梯,锻炼新人的方针,我十分有幸主持了几次团队的沙龙活动,还受肖师委派陪同凌汉兴老师出席了上海电视台对凌汉兴老师和朱全弟理事长的采访,以及上海英文日报(Shanghai Daily)姚敏吉记者对百岁凌汉兴老师的专访等。在这几次活动中,我得以近距离接触凌汉兴老师。
凌汉兴老师出身医武世家,又是心意拳宗师,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位中国传统的贵族老先生,让我既敬重,又好奇。凌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思路清晰,滔滔不绝,笑口常开,毫无半点老态龙钟的样子。有次,肖师派我开车接送凌老师,一路上凌老师都在跟我讲以前教拳的事,尤其讲到国燕师姐2006年第一次来中山公园学拳,那时凌老师已有90岁,他觉得王国燕好像不大相信自己还能打,遂一记拳让她跌坐在长椅上,从此信服。凌老师似乎很以凌氏团队有这样的秘书长而骄傲,夸国燕师姐是高材生,名牌大学毕业,又是证券公司老总,会英文,会开车,也为肖师有这样的高徒而自豪。
每次沙龙活动,凌老师都会给大家背一段古文,比如《朱子家训》、《三国演义》的卷首词《临江仙》,《师说》、《孟子见梁惠王》等,九十几岁的人依然中气十足,用沪语朗朗读来总让我觉得像在以前的私塾听先生上课,突然之间很羡慕私塾的学习氛围。凌老师还精通英文,和我们年轻人讲话时常会夹杂着几句英文来考我们。凌老师喜欢唱英文歌,几乎每次沙龙讲话最后都要给大家唱一曲英文歌,我们总报以最热烈的掌声,凌老师那时的笑容最最灿烂,像个孩子般的纯净开怀。
然而,只要一讲到拳,凌老师立刻会显出一种凛然的神情,让人肃然起敬。这样的神情倒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因为每次肖师教我们拳时也是如此,让人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气场和师道的尊严。我常常想,要不是学拳,像我这样一个出生普通家庭的年轻人,怕是根本不可能接触到像凌老师、肖师那样从真正的中国世家走出来的宗师级人物。他们身上有很强的精神和使命感,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忘我奉献,为自己的理想如战士般地奋斗不息。我常听说凌老师以前教拳,无论刮风下雨从不缺席,哪怕刮台风,场子上第一个到的也是他,这也是卢嵩高先师青睐凌老师的原因之一。我虽没跟过凌老师,但自师从肖力行老师10年多来,我亲身见到了肖力行老师每周教拳无一次缺席,无论天气多么恶劣,或者身体不适,往返路途不便,肖师都从不迟到早退。十几年如一日,只为传承二字。
另一点就是规矩和做人,凌老师每次出场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滴水不漏,大师风范尽显,而肖力行老师只要凌老师在,总以“一人为大”之心待好凌老师,让凌老师高兴。肖力行老师常说他既是儿子,也是学生,而更多的时候他把自己当作凌老师的学生。肖师那种克己复礼的程度,在我看来却感到不平。有一次,凌氏拳艺高境镇沙龙活动,有上海电视台和宝山电视台来采访,大家都忙着拳艺汇演。因为96岁的凌老师出席,肖力行老师提前与王国燕秘书长进行了踩点,选择好了合适的场地和周边的饭店,既能打拳,方便电视台拍摄,又不至于让凌老师太累。每一次沙龙活动,肖师都是如此,为凌老师和大家打好头阵,照顾好凌老师,确保活动有序进行。高境镇沙龙活动当天,王国燕秘书长带了一张写好了汇演各项安排的纸条,忙碌而有条不紊地组织大家换好统一服装上场一一操练,凌老师精神矍铄地看着弟子门人的拳艺汇演十分欣慰。汇演结束,我们才意识到肖力行老师去哪了?绕了一圈后发现肖师竟然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广场角落里的椅子旁边给大家看包。我问师父:“电视台采访您怎么不过去?”肖师说:“你们去就可以了,东西总要有人看的,我帮大家看着。”我当时羞愧地无地自容,想想师父是如何待好凌老师的,我真是差太远了,也为师父觉得好委屈。肖师从2005年再次出山执教就是凌氏团队的掌旗人,叫谁不能来看包呢?可师父却说:“团队里缺什么角色,我就应该补什么角色,惟义所在吧!”记得那天沙龙上,肖师为我接下去的团队工作提出了三点:允公、允能、纳言,尤其告诫我为团队做事一定要把“公”放在第一位,我当时只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为什么师父还要批评我,我才不想像师父那样为了团队处处委屈自己。国燕师姐那日估计也感觉到了我的小心思,特意为我讲了一段要如何和肖师相处,可我也不以为然。后来几年里,我在为团队做事中,屡屡犯错,直到师父忍无可忍……如今,我再次回忆起师父让我主持凌老师96岁生日的那次沙龙,任命我为侍者,早就把该讲的话都为我讲清楚了,言犹在耳,我却没听进去。由于我的私心,因私忘公,让师父痛心失望……
肖师曾对我说过“公生明,廉生威”,我跟了师父十年,终于有点明白了什么是“公”。为了拳艺传承,肖师抛却了亲情、友情,七十岁的年龄仍然分秒必争,不遗余力地在为凌氏拳艺的继承发扬,为凌氏团队的继往开来付出全部的时间和精力。不知为何,这让我想到了乱世出家以佛法救国救民的弘一法师。我想这就是“公”,一种儒家文明熏陶下中华民族千年不灭的贵族精神!也只有真正的贵族家庭,严格的贵族教育才能熏陶出这样的一身贵气,天下为公。贵族绝不是一颗高傲的心,而是可贵的精神品质,为国、为民、为理想而献身的高贵人格!
我曾经是那样的无知、浅薄、自私、虚荣,然而在凌氏团队学拳、工作的十年间,让我感受到了凌汉兴老师和肖力行老师为拳艺传承所展现出的那种让人深深敬佩的贵族精神,这种精神让我震撼,让我忏悔。我虽然没有那样的出身和贵气,但我有高贵的师门和我最尊敬的师父。师父的恩情,师父的教诲,我一日不敢忘。恳请师父再原谅我一次!弟子一定严格约束自己,绝不敢再违反团队规定,给您添乱,给团队添乱。我也想做一名堂堂正正的凌门弟子,对得起师父,也对得起自己。
如今,凌汉兴宗师以105岁高龄羽化,肖师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肖师不顾高温,不顾疫情,不顾70多岁的年龄,不顾为凌老师后事诸多操劳,毫不间断为我们教拳,呕心沥血指点我这个不成器的小徒,师恩如山,真不知如何报答?我想我只有踏踏实实学拳,听师父的话,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气,时刻存一份“公心”,也许将来有一天有机会能为团队出一点点力,为传承出一点点力。如果我们年轻一代能够不辜负肖力行老师的教导逐渐成长起来,凌汉兴老师的在天之灵看到凌氏拳艺薪火相继,凌氏精神生生不息,应该是他老人家最最欣慰的吧!
晓舟 2021.9.30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21/9/30 20:44:55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