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主教练特训记20180107国燕师姐小记写得真好,有血有肉,越读越有味道。肖师教拳即为经典,字字千钧。
1、2、3不是目的
教初学者,老师要求一定要把分解动作的1、2、3打清楚。打熟练后,老师就给我们强调1、2、3只是学习手段,不是最终目的。
学会教学相长
老师在教我的同时也在指点储教练,如何帮学生指出问题,如何帮学生纠正问题。同样的,在教汪家林时,也在指点我们教练。老师不但在做师范,还在不断引导我们要学会教学相长。
往下沉,朝前钻
好多书多说打拳要“沉”,可是我看老师打拳招招“挺括”。其实,书中从来都没说清楚过究竟什么是沉,为什么要沉。经老师演示,刹那间被老师的气势震撼,又经老师指点,方知沉浮相对,沉兀有别。
拉丝绵的韧性
这个比喻以前曾在老师教水浪拳时听过,没想到十大形中竟也能打出如此滋味。抡劲系十大形手法的根源,也是内家拳手法的基本功,练好抡劲,可不慎哉?!
驾驭问题所在
几年前,一次大宁训练在给老丁指点水浪拳时,老师让国燕师姐模仿老丁的一记错误动作,国燕师姐打出来后,老师肯定说:“国燕可以为师矣!”当时不明,今日道破,方知老师与教练的区别正在于此:能够看清学生的问题,能够把他错的地方模仿出来,能够驾驭问题所在。
能听懂30%就不错了
老师对汪家林说,我今天教你的,你能记住20%-30%就不错了。汪家林一脸不服。我在一旁却有另一番感悟。一感老师的慈悲,老师明知以学生现有的程度有些东西说了也白说,但为让学生高兴,有时还是会尽可能多说些。二感自己的无知,汪家林今日的不服,我之前也一直有。
少一只手,少一只脚
“武痴”吕文发师兄跟老师打完水浪拳后说,“老师呀,我每次跟着你打拳,就觉得自己要么少一只手,要么少一只脚。”我们听了一头雾水。老师一听却哈哈大笑:“小八子呀,你是因为看到我身体在动,就感到自己跟不上了,他们看到的是我手脚在动,不会有什么难跟。你说少一手或一脚,你的双手双脚中还能有三样跟得上我,说明你的功夫越来越深了。”老师又一次懂了文发师兄,难怪,每次文发师兄总要向老师问几句话,每次听老师说完就舒心不已。
自然而然
我请教老师,练十大形的时候到底要不要发劲,老师道出了拳艺的真谛!最上乘的武功秘籍无外乎此。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18/1/10 11:50:25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