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肖师寄语》的启示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心意六合拳论坛“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肖师寄语》的启示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1 | 点击数:1028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肖师寄语》的启示
晓舟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团长
发帖:937
经验:1517
金币:1517
注册:2012/3/20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肖师寄语》的启示

“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

                                                              ——《肖师寄语》的启示

 

 

 

20171021日,凌氏拳艺24位同门拜肖力行老师为师圆满成功,作为这次拜师仪式的主持人,感到由衷高兴和无比荣幸。

此前,肖力行老师闭关数日,为24名拜师弟子倾心写就回帖寄语。我以侍者职,有幸先暏。净手焚香,恭读师语,捧读再三,热泪盈眶而不忍释手。师因材施教,知微而论。应机说法,教之以事,而喻之以德。篇篇寄语,字字千钧。字里行间无不有感师道之尊严,师心之慈悲,师情之真切。师为拳艺传承之宏愿,为团队发展之志坚,为弟子成材之竭力让我深深动容,五体投地。

掩卷沉思,不禁感叹师之寄语实乃当今之《论语》,拜师同门有此厚福良缘得拜真师深感祝贺,着实值得祝贺,忆起5年多前自己的那次拜师,更多了一层感悟。

 

2012212日,我拜肖力行老师为师。那时,才刚跟肖师学了两、三次拳,十分肤浅,相比这次拜师的同门至少也有了一、两的道行差之甚远。那日,我读过拜师申请书后,恳请老师训话,老师很客气的说:“训词不敢,望你习武之后,心系国术,由喜爱而成动力,由动力而成奋进,由奋进而成担当,由担当而为内家拳贡献出应有的作为。”当时,听起来觉得不过就是师对徒寄予的期望,点明了修炼次第,放之四海而皆准,无甚特别。反倒是事后的一封邮件,让我至今念兹在兹,无日或忘。

那是2012229日老师给王国燕师姐的一封邮件。老师在邮件里对国燕师姐说,“佳怡的写作能力,不在你我之下。佳怡说:‘本该早些整理好的(拜师小记),不知何故,这篇文章下笔时尤感困难’。我想主要是她在写该文时,纠结的魔咒在“自我”上,没做到“无我”。这也是内家拳和外家拳的区别所在。跳出三界内,不在五行中。行于当行,止于当止。则思逸神超,下笔无碍。”这份邮件是国燕师姐经老师同意后,转发给我并抄送人民公园五大才子的。

当时,我既纳闷又郁闷。老师明明说的是我,为什么不直接对我说呢?如果不是国燕师姐提议转发,岂非我根本就读不到。不是说过要彼此坦诚,如此煞费周折的沟通,难道这就是师徒之道?可能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反倒让我把这封邮件看到重之又重,人生当中第一次开始思考有我、无我的问题。若干年后,我总算有点明白,那份邮件和那样的一种沟通方式说明很多问题,绝非当时的我能够读懂的。不过后来,我也慢慢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把师父对师姐师兄,乃至师妹师弟们的教点,观照自身,反复琢磨,各番体会。久而久之,竟然由一种吃不到葡萄更觉甜的心态,演变成了一种颇为受益的学习方法。

 

如今再读,才发现原来老师在对国燕师姐的回复一句中,已经点出了从有我到无我之道,老师说“秘书长大气,又有仁爱之心,推己及人,岂有不同意之理。”

儒家的“推己及人”,释家的“渡己渡人”,道家的“贵大患若身”,其实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走向无我之境的起点在于有我。先哲们首先思考的问题是:我是谁?当有一天真正晓得“我”,觉察到“我”不管怎样都是有局限性的,七情六欲,生老病死,谁能摆脱?“有我”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无我”才能解决,由“无我”带来超越性。于是,儒家有了天人合一,佛家有了缘起性空,道家有了道法自然。

想明白了这一层,也就想明白了师父所言,内家拳,亦复如是,区别只在于文以载道,武以证道。通过打内家拳,有朝一日的体悟可以让你真正的认识自我,渐次达到超越自我。

 

老师在沙巴度假时赞赏国燕师姐的拳已达到“自是”,我想,便是已然达到了“知己”的有我之境,而这次寄语中的压轴一句“绿肥红瘦”便是指点师姐往无我之境的得道之师进阶。肖师又称吾之劲敌,当今之世唯国燕一人耳。这当是师姐与老师之间的累世因缘所致……..

 

因我在拳艺上尚未到“有我之境”,只能谈些初浅的认识。一层功夫,一层境界。老师定七年为入室首要条件必有其道理。我想,在我学拳满七年之际,或可对《肖师寄语》有更深一层的领悟。到时,争取能够结合自身的学拳之路,在《肖师寄语》的指导下写一篇“拳道次第论”作为学拳论文,请老师及各位同门指正。

 

                                          晓舟  2017年10月26日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17/10/26 15:13:05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10/26 15:05:25 IP:已记录
赵丹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73
经验:146
金币:146
注册:2016/10/11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肖师寄语》的启示

很佩服小舟的学拳精神,只有如此不断思考,才能真正慢慢体悟到内家拳的内涵所在,老师的认可提策,学生的用功用心,拳法的深广内涵,三者缺一不可,三者都具备了,培养人才就水到渠成了。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11/7 20:48:28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5/5 7: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