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为媒——记姜世钦学艺王公侠的“宫廷一品酥”,
拳为媒
——记姜世钦学艺王公侠的“宫廷一品酥”
肖力行老师知道我有个学生叫王公侠,其祖父曾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卫士,公侠是其祖父取的名字,老师一听名为公侠,心生欢喜,要我善待之。
那日公侠送我二份点心,一份让我送老师。当老师第一次品尝到公侠自制的宫廷点心“一品酥”,被其松香甜酥,香气四溢,甜而不腻的豆沙枣泥馅烧饼吸引,一连吃了六个,连称一级棒!老师这个吃劲不但没看到过,也没听到过,仔细想想老师的为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味道一级是肯定的,乘热的吃味道更好,最要紧的是老师珍惜做的人感情,让公侠高兴。
得知老师喜欢吃,一生从事点心制作的特级点心师公侠,对老师说,以后有机会常住上海的话,天天翻花样给老师做不同的点心吃,可以365天不同样。接下来的几个月,公侠每周翻着花样给老师送来他的特制点心:一品酥,排叉、麻花等名点。
年逾七旬的公侠是凌氏拳艺文昌培训点第四期学生,从小怀揣武侠梦的公侠,这次来文昌为能学到心意拳而欣喜。公侠的好学、勤奋让大家印象深刻,每天三次操练,在不到二个月的时间里与几个较自己年轻的新学员一起学完了全套水浪拳路径,流畅的打下来。当看到他厚厚的笔记本抄满了老师和我的文章,老师和我被他的认真好学而感动。秉承这份精神,公侠不优秀也难啊!
有好吃的,老师总不忘与身边人分享,这期间来探望老师的婉舟、郝处夫妇、晓舟、晓希、正翔、姜工、沈医生等,都有幸尝到了公侠的手艺。31日公侠下午又送来二种宫廷酥,我、郝处、彭伟,当场乘热每人吃了三个。走南闯北见识多广的姜工夫妇,被公侠的手艺惊艳到,希望能安排一次与公侠见面的机会,宴请公侠,拜师学艺。
为满足姜工要求,昨天下午老师亲携姜工夫妇登门向公侠学艺,看到姜工还带着一大包礼品,责备姜工太见外。踏入家门,老师对公侠说:我来介绍一下,姜世钦,他的祖父姜容樵是我父亲和我两代人的老师,来往密切,我们两家是世交,他是我的世兄。姜工二年前到培训点跟王国燕学习水浪拳,你是今年来学拳的,他是你师兄。其实你俩家乡很近的,姜工是沧州人,你是天津人。老师的介绍一下子把两人的距离拉近。老师接着说:我到姜工家里,想吃什么只要说一下,他都会亲自下厨,饭菜做得很好的。这次他提出来要跟你学,你要好好的教他,这样你不在我这里的时候,他就会做给我吃。老师的一番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公侠当场表态,老师放心,百分之百公开,一定教会。
忙于团队事务的老师,介绍姜工夫妇和公侠夫妇认识后,与第一次见面的公侠太太孙姐握手道谢。临走前,特意嘱咐,公侠制作过程要全程公开,录像给姜世兄带回。
姜工待老师真好,1日陪老师出席“琼菜人家”郝处长宴席,2日在海天花园大酒店宴请老师和郝处长。今天请老师无论如何抽空安排和公侠吃饭,已定下海天花园大酒店。公侠则一定要宴请老师和姜工。老师说,现在唯一叫得动我的就是世兄了,知你儿子十分优秀,过几天到海南,(公侠的儿子是某公司四川分公司的老总)到时一起请过来。
一品酥制作课程由此展开,公侠在太太的协助下,从如何选料,如何混馅,如何制面皮、做酥皮,边做边一一详细介绍,把制作配方誊写在纸上。姜工听得认真,不时记录,沈医生全程视频录像。当看到一锅金灿灿的一品酥出炉时,姜工高兴得说,今天收获好大。看到姜工夫妇高兴而满足的笑容,姜氏一品酥出炉一定为时不远了。
老师深深为姜工和公侠的义气折服,说:“有如此义气者,不输我也,我将引以为傲。”
王国燕
202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