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始,向道而行——水浪拳第三期视频集训课总结,
以学为始,向道而行
——水浪拳第三期视频集训课总结
2023年3月30日,水浪拳第三期视频集训课正式开始。从那一天起,每两周一次的学习成为我生活的固定节奏。每次上课,无论身处何地,我都尽量安排好一切,准时上线,哪怕在旅途当中,从不舍错过。到今年1月4日,41节课程圆满收官,我全程参与,每课提交作业,有始有终。回首这段历程,深感收获良多。
达达老师的备课之细致、点评之耐心令我钦佩。他事先把同学们的作业进行归纳,优点和问题,都用表格列举出来,一目了然。用截图、动图指示问题所在,非常直观清楚。所费时间和心血,不知几何。发现模糊之处,必定思考、探讨、请教,弄明白了再上讲台。无论是讲解问题还是提出改进建议,达达总是以探讨的方式而非权威发布的语气,令听者如沐春风。这种谦逊值得我好好学习。因为准备充分,所以达达在课堂上从容不迫,胸有成竹,气定神闲。展现了凌门七子的风范。
课堂上的讨论氛围纯粹而真诚。无论是老师的指导,还是同学间的交流,大家都直指问题本质,没有多余的客套,是我们课堂的一大亮点。这种坦诚的环境,让我不断发现自己忽略的问题,这是一个人单练所无法实现的效果。不由得深深感谢小凌老师搭建视频教学平台,让我们有一个规律性的课堂,可以检讨自己,提升自己,只要跟着课程的节奏保持往前,想不进步都不可能。
我深刻认识到水浪拳标准化的重要性和意义。无论是达达老师的点评,还是其他教练的指导,都基于统一的标准,同学们的学习也在相同的规范下展开。这种标准化让交流变得高效。如果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才是标准,那么讨论便会陷入无序,拳艺的发展也会失去方向。这套清晰而严谨的“金科玉律”,是小凌老师为我们创造的财富。水浪拳之所以能够独步天下,正是因为有这样一套明确而科学的标准为其基石。
如果要说达达老师的课程还有哪些需要改进之处,我个人认为,在开出真正奏效的“药方”这一点上,或许还可以更深入一些。课程中,达达老师对问题的观察极为敏锐且细致,但在如何具体实现正确打法的指导上,有时显得略微不足。这也是我自身的弱项——能挑出问题,却在改进问题的能力上颇有欠缺。
我常常将最终要达到的状态当作方法告诉学生,例如在“叶底藏莲”中,膝盖垂直于地是最终形态,但它并不是实现这一效果的方法。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通过调整步幅、加大开步,便能更自然地让重心到位。这种“成功之由”往往比“成功之美”更重要。正是在这一点上,我需要向小凌老师和国燕师姐多学习,他们的教学不仅指出目标,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这才是真正帮助学生进步的关键所在。
国燕教练代了三堂课,内容精彩,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和触动。她的教学方法别具匠心:先通过视频示范正确的打法,再将同学们的同类错误集中展示,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这种方法对比鲜明,易于理解,效果非常显著。同学们的问题各式各样,能够从中精准归类并开出对症的“药方”,对教师的观察力和教学能力都有很高要求。
这让我不禁回想起小凌老师在第二期视频集训课上使用的方法:将同学们的错误按程度分阶梯排列,不仅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自身问题,还能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设定可行的提升目标。这种方法时效性更强,教学效率更高,但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是我下一步需要重点努力的方向。
小凌老师提出,要将视频集训课打造为凌氏拳艺的品牌,并计划明年开设第四期水浪拳视频集训班。我自然会积极报名,期待“升入高年级”继续深造。如果有幸获得锻炼的机会,担当集训班的主讲老师,我定会全力以赴。在学习中吸收达达老师的从容与严谨,借鉴国燕师姐的分类教学方法,同时尝试触及小凌老师的点评思路。
最近,小凌老师对华政任玉欣同学平安夜视频的点评让我大开眼界。老师从动作速度、动作思维和动作形态多维度入手,结合形象化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不仅指出问题,还给予玉欣积极的感受,激发了她内在的向美、向善、向上的动力。这种点评方式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指导,触发了学员内心的深层需求,帮助她快速提升。对此,我深刻认识到自己与这种教学层次还有很大差距,但也更加坚定了努力的决心。一步一脚印地学习,点滴积累,我将以“宁要不是,莫要停”的态度,不断向这个目标迈进。
感谢小凌老师的付出,为我们打造了一个纯粹、热烈的学习平台;感谢达达老师、国燕老师认真细致的点评,感谢同学们的真诚反馈和切磋陪伴。这期课程的结束并不是终点,而是新一阶段的起点。 以学为始,向道而行,这是每一位凌门弟子的共同追求。我期待着在下一次课程中,突破自我,攀登新的高峰!
晓希
2025-01-07